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3-SW-220)

作品数:18 被引量:371H指数:11
相关作者:陈木宏向荣郑范肖尚斌陈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季风
  • 4篇冬季风
  • 4篇有孔虫
  • 4篇全新世
  • 4篇陆架
  • 4篇南海北部
  • 3篇东亚冬季风
  • 3篇氧同位素
  • 3篇同位素
  • 3篇南海南部
  • 3篇浮游有孔虫
  • 3篇冰期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东海内陆架
  • 2篇旋回
  • 2篇水合物
  • 2篇天然气水合物
  • 2篇泥质
  • 2篇泥质沉积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海洋沉积与环...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2篇陈木宏
  • 9篇向荣
  • 7篇郑范
  • 6篇肖尚斌
  • 6篇陈忠
  • 3篇陆钧
  • 3篇颜文
  • 3篇李铁刚
  • 2篇孙荣涛
  • 2篇朱照宇
  • 2篇李安春
  • 2篇李前裕
  • 2篇范德江
  • 2篇谢强
  • 2篇张兰兰
  • 2篇蒋富清
  • 2篇苏瑞侠
  • 2篇杨作升
  • 2篇汤贤赞
  • 2篇郭志刚

传媒

  • 5篇地球科学(中...
  • 3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矿物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海洋地质环境...

年份

  • 1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黄海暖流系统的演化被引量:49
2007年
以黑潮为主干的东黄海暖流系统,所携带的高温高盐水对我国近海的海洋环境和大气环流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系统重建由黑潮暖流、对马暖流和黄海暖流组成的东黄海暖流系统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演化过程,建立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黄海暖流系统的演化模式,对取自黑潮主流轴附近的DGKS9603孔、现代对马暖流边缘的CSH1孔和与黄海暖流相伴生的冷水体下面的泥质沉积区YSDP102孔的古海洋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东黄海暖流系统是伴随着末次冰消期以来黑潮的演化和海平面的脉冲式上升而形成与演化的,地理边界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控制因素。16kaB.P.黑潮对冲绳海槽的影响开始加强,之后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对马暖流开始发育,到8.5kaB.P.左右,现代对马暖流正式形成,期间黑潮暖流经历了Heinrich 1和Younger Dryas事件的两次减弱过程。7—6kaB.P.是黑潮暖流和对马暖流末次冰消期以来最强盛的时期;约6.4kaB.P.左右黄海暖流开始出现,至此东黄海暖流系统的基本格局已完全形成;在5.3—2.8kaB.P.期间,冲绳海槽发生了以“Pulleniatina低值事件”为标志的黑潮变弱过程,导致对马暖流主流轴在3kaB.P.左右发生了一次向太平洋方向的偏转事件,低温、高营养物质含量的陆架冷水团对冲绳海槽北部影响加强,期间在黄海暖流附近冷水体下面堆积了巨厚的泥质沉积体系。此后,由黑潮暖流、对马暖流和黄海暖流组成的东黄海暖流系统显著加强,直至达到现代的态势。
李铁刚江波孙荣涛张德玉刘振夏李青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全新世
南海北部大陆坡冷泉碳酸盐结核的发现:海底天然气渗漏活动的新证据被引量:73
2006年
对在南海北部大陆坡新发现的冷泉碳酸盐结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结核由含铁白云石、菱铁矿、少量文石和方解石以及非碳酸盐矿物针铁矿、石英和黏土矿物组成.含铁白云石和菱铁矿呈微晶结构,显示了直接从冷泉流体中沉淀出来的特征.含铁白云石/菱铁矿的δ^(13)C值为-18.24‰~-36.07‰,δ^(18)O值为0.42‰~2.76‰,中等亏损的^(13)C表明碳来源于热解成因气或混合气,是指示该海域存在甲烷冷泉的重要证据.结核表面分布有管状蠕虫遗迹,蠕虫生活环境与冷泉流体的存在有关.半固结结核中分布有蜂状排溢孔和流体通道,其未被碳酸盐或沉积物充填.研究表明,碳酸盐结核区海底可能存在孔径为200~600μm仍在喷溢的天然气微渗漏系统.
陈忠颜文陈木宏王淑红陆钧郑范向荣肖尚斌阎贫古森昌
关键词:碳氧同位素天然气水合物南海北部
南海北部陆架柱状沉积物记录的残留沉积被引量:13
2006年
对南海北部外陆架珠江口西南的E602孔进行了粒度分析和AMS14C年龄测定,通过沉积学分析,认为该孔沉积物形成于近滨环境,时间为全新世初期。根据岩性的变化将该孔分为上下2段,下段岩性较均匀,粒度参数变化较小,主要是风暴成因的递变悬浮沉积序列,形成于近滨上部环境;上段为均匀悬浮,为近滨下部环境。该孔下段的沉积作用主要是对晚更新世低海平面时沉积物的改造和再沉积,基本没有新的陆源物质加入,属于残留沉积或准残留沉积,只是在晚期的上段沉积中才有少量以细粒物质为主的新物源加入。
肖尚斌陈木宏陆钧陈忠向荣郑范谢强陈莉
关键词:粒度AMS南海北部陆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方法在南海定量矿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以MD01-2393孔为例被引量:10
2005年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方法以其测量多种矿物绝对含量的能力在古环境研究中有很大的优势 .运用FTIR方法分析了南海南部湄公河口MD0 1 - 2 393孔的矿物成分含量 ,对比运用X射线衍射 (XRD)的半定量分析方法 ,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和湄公河盆地晚第四纪 1 90ka以来风化剥蚀演化历史 .结果显示 ,全岩高岭石 /石英和粘土粒级 ( <2 μm)高岭石 /蒙脱石比率可用作陆源区风化侵蚀的矿物学标志 .晚第四纪 190ka以来 ,青藏高原东部和湄公河盆地机械侵蚀作用在冰期比间冰期强 ,化学风化作用在间冰期比冰期强 ,揭示出亚洲季风气候驱动的风化剥蚀演化历史 .全新世期间 ,虽然全岩高岭石 /石英与粘土粒级 ( <2 μm)蒙脱石 /高岭石比率指示相同趋势的风化剥蚀作用 ,但全岩高岭石 /石英比率显示更强的机械侵蚀能力 。
刘志飞Christophe ColinAlain Trentesaux
关键词:粘土矿物晚第四纪
南海南部活体浮游有孔虫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探被引量:12
2006年
通过对2002年5月采自南海南部海区11个站位20个垂直分层浮游拖网样品的浮游有孔虫组成和分布特征的初步分析,发现该区表层水体中浮游有孔虫分布广泛,共鉴定属种20种,以热带暖水种占绝对优势,广适应性冷水种有零星出现。深水种Globorotalia menardii在南海南部50 m水层中广泛出现,但壳体相对较小,壳壁较薄。该区0—50m水层活体浮游有孔虫丰度范围为(6 138—64 174)枚.1 000 m-3海水,大致呈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在西南部浅水区和西北部上升流区丰度最高,与表层水体的营养水平密切相关。将水样浮游有孔虫分布数据与该海区23个站位表层沉积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遗壳浮游有孔虫与活体的分布关系密切,虽然在种属丰度以及分布范围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但两者具有相似的优势种组合。主要差异在于水体中浮游有孔虫优势种相对丰度差异较大,易溶种Hastigerina pelagica含量较高,而遗壳中浮游有孔虫各种属分布趋向于均匀化。此外,陆源物质的释稀作用对沉积物中的有孔虫丰度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崔喜江向荣郑范陈木宏
关键词:南海南部浮游有孔虫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近2300a来环境敏感粒度组分记录的东亚冬季风变化被引量:85
2006年
对位于东海陆架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B2孔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从中提取出了对沉积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研究表明该敏感组分的粒级含量和平均粒径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制约.根据以上粒度指标与AMS14C测年相结合建立了近2300a东亚冬季风高分辨率的时间变化序列.结果表明近2300a东亚冬季风变化和中国东部气候变化序列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00aBP(50AD)以前和1450~780aBP(500~1170AD)这两个阶段东亚冬季风相对较弱,与气候变化的暖期相对应;1900~1450aBP(50~500AD)和780~219aBP(1170~1731AD)两个阶段为东亚冬季风强盛期,与气候变化的冷期对应,后者为近2300a以来最寒冷的气候阶段,对应于小冰期.其中各阶段内部东亚冬季风有明显的次级波动.在1900aBP(50AD)和780aBP(1130AD)前后有两次明显的阶段性的气候由暖转冷突变事件,后者可能与全球尺度大气环流的改变有关.
向荣杨作升Y.Saito郭志刚范德江李云海肖尚斌石学法陈木宏
关键词:东海陆架泥质区东亚冬季风小冰期晚全新世
近2 ka来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正>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分布在长江人海口以南、水深60 m以浅的浙闽沿岸地带,主要由源自长江的悬浮体于冬季沿岸流输送而沉积。泥质沉积区是东海陆架的现代沉积的中心,是物质的“汇”,对东海陆架物质通量和陆海相互作用的研究...
肖尚斌蒋富清李安春徐方建郑范
文献传递
西太平洋暖池近3万年来的沉积序列及其环境特征—WP92-3柱样的REE记录被引量:11
2006年
WP92-3柱样采自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利用稀土元素(REE)特征参数研究了该柱样的沉积物来源和地层序列划分,并对其所揭示的环境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样品的REE分布模式揭示了该海域的沉积物源主要为海相自生沉积;基于REE指标的垂向深度变化特征可将该柱样划分为3个地层序列;∑REE,LREE/HREE和δCe几个指标对环境的温度变化以及地磁场的极性变换均有良好的响应,∑REE高值段基本对应于δ18O和SST所揭示的暖池低温期,而地磁场极性转变的时间正好对应着稀土指标(∑REE,LREE/HREE和δCe)快速大幅波动的层位。REE特征参数较好地记录了暖池区近3万年来的沉积和环境变化信息,是一组对气候环境演化具有潜在良好指示作用的地球化学指标。
颜文陈木宏李春娣汤贤赞陈忠郑范
关键词:环境特征西太平洋暖池
海生贝类壳体生长层的高分辨率同位素记录研究——以南海北部典型贝类为例被引量:6
2005年
对南海北部贝壳生长层高分辨率分析表明,贝壳生长率、成分和同位素组成存在着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和趋势变化,季节性变化主要是气候变化所致,而趋势变化主要反映贝类的生理趋势.由于大多数贝类成年后的生长比较缓慢,所以在整个生长序列中都存在生理趋势,分离生理趋势后可获得环境的季节性变化.与环境变量对比分析表明,贝壳氧同位素组成季节性变化主要受海温影响,并与之有较好的相关性,因而是高分辨率研究海洋环境的替代性指标.在本研究的贝类中,鳞砗磲与海蜗牛氧和碳同位素的变化基本是同步的,并且与温度的季节性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指示着在温度控制下它们的氧碳同位素发生了平衡分馏,而褐带鹑螺则相反,意味着其碳同位素还可能受代谢作用的影响.
苏瑞侠朱照宇孙东怀
关键词:氧碳同位素贝类南海北部高分辨率同位素记录氧同位素组成
放射虫现代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利用放射虫化石揭示古海洋、古环境的基础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放射虫以其不易溶解的硅质壳体在古海洋、古环境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种类组合与海洋物理、水文环境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随着放射虫在古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研究手段的改进,放射虫现代生态学研究在世界各大洋得到了广泛开展。中国加入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势必会加快我国古海洋学的研究步伐,放射虫作为海洋微体古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其生态学知识是重建古海洋、古环境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向我国学术界提供放射虫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及最新发展趋势,促使我国放射虫的研究与国际接轨,以提供更多的古海洋、古环境替代性指标。
张兰兰陈木宏向荣张丽丽
关键词:放射虫现代生态学古海洋学综合大洋钻探沉积物捕获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