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2007ZDGC-17)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许云华牛立斌武宏张夏妮蔡美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原位合成
  • 5篇钨丝
  • 5篇复合材料
  • 5篇WC
  • 5篇复合材
  • 4篇铁基
  • 4篇铁基复合材料
  • 4篇铸铁
  • 4篇WC颗粒
  • 3篇电磁
  • 3篇电磁场
  • 3篇原位反应
  • 3篇磁场
  • 2篇原位生成
  • 2篇增强铁基复合...
  • 2篇碳化钨
  • 2篇耐磨
  • 2篇耐磨性
  • 2篇反应机理
  • 1篇液固

机构

  • 10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许云华
  • 9篇牛立斌
  • 6篇武宏
  • 4篇张夏妮
  • 3篇蔡美
  • 2篇彭建洪
  • 1篇崔雅茹
  • 1篇叶芳霞
  • 1篇焦有生

传媒

  • 2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铸造技术
  • 1篇铸造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3篇2010
  • 7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磁场作用下原位生成WC颗粒的研究
2009年
在电磁场的作用下,金属W丝和灰口铸铁熔体中的C原子集团发生原位反应,形成WC颗粒,该颗粒分布在未反应的W丝周围。在颗粒和未反应的W丝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过渡区域。电磁场加速了熔体中的质量传递,有助于在W丝周围形成一系列的Fe-W-C三元微区,微区中W的含量较高,这改善了原位合成WC颗粒的动力学条件。但WC颗粒的间隙降低了元素的扩散速度。
牛立斌许云华武宏
关键词:原位反应WC电磁场
高碳铁与金属钨丝原位合成WC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液固态的高碳铁和准0.25mm的纯钨丝形成了微区Fe-C-W三元体系,并在该微区内原位合成WC颗粒,用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对微观组织结构及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位合成WC受温度的变化较敏感,在1428K时,原位合成WC较少;当温度降到1423K,原位合成WC较多,且颗粒的分散性好。保温时间延长,生成复相化合物的可能性增加。原位合成WC主要受碳的扩散速度影响。
牛立斌许云华张夏妮蔡美
关键词:原位合成
铸铁与铬丝原位反应的研究
2009年
采用1135℃×20min的工艺,让提前置于铸铁中的铬丝与周围碳原子原位反应生成M7C3[(Fe,Cr)7C3]型铸铁复合材料,对复合区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显微硬度测量、耐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区硬度最高达到1750HV0.05,平均硬度是基体的9~11倍。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相对于铸铁标准试样提高了2.89倍。
张夏妮许云华牛立斌焦有生
关键词:铸铁M7C3显微硬度耐磨性
热处理对钨丝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2009年
研究了铸态和热处理态两种情况下的钨丝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热处理的温度分别为1000℃和1100℃。利用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及三点弯曲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检测。三点弯曲的试验结果表明,与没有增强的铸铁相比,钨丝增强的铸铁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抗弯强度和弯曲模量,且抗弯强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增强体和基体之间的扩散反应,基体中石墨片数量明显降低;一些较高硬度的碳化物颗粒出现在未反应的钨丝周围。不但基体和增强体的硬度发生了变化,而且增强体的区域扩大了。
牛立斌许云华彭建洪武宏
关键词:铁基复合材料钨丝
高铬铸铁棒/高锰钢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耐磨性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将高铬合金粉药芯焊丝预制体插入到高锰钢熔体中,制备出高铬铸铁棒/高锰钢复合材料。利用OM、SEM、XRD、显微硬度以及三体磨损试验对复合材料的组织和耐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芯焊丝中的高铬合金粉末,在高锰钢熔体热的影响下,没有远距离扩散,而是烧结成致密的高铬铸铁棒。随着高铬铸铁棒在复合材料中所占面积分数的增加,与对比试样比较,在低载荷下,耐磨性提高1.70~2.49倍,其耐磨性的提高取决于高铬铸铁棒的数量;在高载荷下,耐磨性提高1.38~1.86倍,其耐磨性的提高取决于高铬铸铁和高锰钢两种材料的共同作用。
牛立斌许云华张夏妮蔡美
关键词:高锰钢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WC颗粒与钨丝混杂增强铁基复合材料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钨丝和灰口铸铁熔体组成的体系施加一定的电磁场,促使钨丝与熔体中的碳原子进行反应,原位生成WC颗粒。利用SEM、EDS和XRD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磁场频率为4kHz,电流为15A时,原位合成的WC颗粒均匀地分散在钨丝周围,WC颗粒与未反应的钨丝共同组成混杂增强铁基复合材料。两体磨损试验结果表明:与对比试样相比,混杂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提高约2.5倍,这可归因于原位合成的WC颗粒硬度较高且弥散分布在基体中。
牛立斌许云华武宏彭建洪
关键词:WC颗粒原位合成
通过电磁场法原位合成WC颗粒(英文)被引量:3
2010年
在1300℃时,对由金属钨丝与灰口铸铁熔体组成的体系施加一电磁场,金属钨原子与灰口铸铁中的碳原子集团原位反应形成WC颗粒和残余钨丝共同增强的铁基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当电流为15A时,随着电磁场频率的增加,原位合成的WC颗粒数量增减增多,钨丝的量不断减少。当电磁场频率达到5kHz时,钨丝反应完全。电磁场能够加速质量传递和元素的扩散速率,有助于在钨丝周围形成一系列的Fe-W-C三元体系微区,该微区内的钨浓度较大,改善了原位合成WC颗粒的动力学条件,而在颗粒间隙类似与过滤器降低了元素的扩散速率。
武宏牛立斌许云华
关键词:原位合成碳化钨灰口铸铁电磁场
原位合成WC_p/W丝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1
2009年
在1 100℃和1 150℃下,钨丝和灰口铸铁中的石墨相原位合成WC颗粒,该颗粒与未反应的钨丝协同增强灰口铸铁,得到铁基复合材料。通过SEM、XRD、EDS、微观硬度和干式销盘磨损测试等手段,对复合试样进行组织形貌观察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1 150℃时,原位合成的WC颗粒较大,其复合材料在小的载荷下耐磨性较好;而在1 100℃时,原位合成的WC颗粒细小,其复合材料在大的载荷下耐磨性较好。合成反应的机理受到反应物的扩散速度的影响。
牛立斌许云华蔡美张夏妮
关键词:钨丝铁基复合材料原位合成WC反应机理
电磁场作用下原位生成WC颗粒机理的研究
2010年
为了提高灰口铸铁的耐磨性,用施加电磁场的方法,在灰口铸铁熔体中原位合成了WC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研究了合成产物的物相、显微组织以及化学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电磁频率有助于WC颗粒的原位合成,当电磁频率5kHz、电流为15A、作用时间为5min时,可得到细小,且分散性较好的颗粒.主要是电磁场的存在,降低了钨丝的表面张力,使钨原子容易从表面脱附,同时提高了钨丝附近的Fe-W-C三元体系微小区域的混合熵,引起了生成WC颗粒的自由能降低,从而利于WC颗粒的合成.
牛立斌许云华武宏崔雅茹
关键词:原位反应钨丝WC反应机理
电磁场法原位合成WC_p/W丝增强铁基复合材料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对钨丝和灰口铸铁熔体组成的体系施加电磁场,在1573 K时,熔体中的碳原子与钨原子能够原位反应合成碳化钨颗粒。结果表明:当电磁场频率小于4 kHz,得到碳化钨颗粒与钨丝混杂增强灰口铸铁基复合材料;当电磁场频率达到4 kHz时,得到碳化钨颗粒增强灰口铸铁基复合材料。电磁场除了加速熔体中的质量传递外,还有助于在钨丝周围形成一系列的Fe-W-C三元微区,该微区中钨的浓度较高,利于改善原位合成WC颗粒的动力学条件。但是,WC颗粒的间隙类似于一个过滤器,降低了元素的扩散速度。复合材料较好的耐磨性归因于WC颗粒的较高硬度以及颗粒的弥散分布。
牛立斌许云华武宏叶芳霞
关键词:原位合成碳化钨电磁场复合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