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YY003)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俞建梁陈先梅郭纯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语义
  • 1篇心智
  • 1篇研究范式
  • 1篇意象图式
  • 1篇语义范畴
  • 1篇图式
  • 1篇模态
  • 1篇模因
  • 1篇句法
  • 1篇范畴论
  • 1篇范式

机构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2篇俞建梁
  • 1篇郭纯洁
  • 1篇陈先梅

传媒

  • 1篇外语学刊
  • 1篇现代外语
  • 1篇外语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句法与语义界面研究60年反思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对60年来句法与语义界面研究进行全面反思,将其分为形式主义、功能主义、联结主义、认知主义和语言类型学五个研究范式,并指出不同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为,相关研究缺乏对语义概念的深入探索,缺乏对句法与语义认知互动的深入分析,对关系的描述缺乏合适的理论模型,语义研究与句法研究出现脱节现象,缺乏跨语言的对比标准等。为此,本文提出,句法与语义界面研究应采用综合的研究范式,应鼓励实证研究。
郭纯洁
关键词:研究范式
模因范畴论被引量:13
2016年
文章以模因论为依据研究范畴化的认知过程,认为概念范畴中的不同语义成员是范畴的模因、语境以及主体意向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的主要观点是:(1)意象图式是概念范畴传播中真正潜在的模因,作为心智产物的意象图式凝结和反映认知对象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是范畴成员稳定与变异的核心和依据;(2)不同的范畴语义成员则是范畴模因通过遗传和变异而产生的表现型,因此范畴成员之间表现出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3)以概念范畴模因及其表现型为特征的模因范畴论为研究经典范畴理论与现代范畴理论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
俞建梁
关键词:模因意象图式心智
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研究三十年被引量:3
2013年
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自发现以来已有30年,这期间人们提出了各种语义概念组织的理论模型。本文首先从各理论的假设、预测及其特点等维度回顾了基于不同构建原则的三类理论模型:1)基于神经结构的语义分离假说;2)基于联结主义的结构相关假说;3)综合的理论假说。然后讨论了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各理论模型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最后对其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范畴特异性损伤的研究对深入理解心智和大脑中语义记忆的组织形式以及语言理论的建立具有深远意义。
俞建梁陈先梅
关键词:语义范畴模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