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120)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俞志刚纪红蕊竹学友丁为民李芬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活性
  • 2篇抑菌
  • 2篇抑菌活性
  • 2篇铜配合物
  • 2篇配合物
  • 2篇席夫碱
  • 1篇对氯苯基
  • 1篇絮凝
  • 1篇絮凝剂
  • 1篇絮凝效果
  • 1篇生物絮凝
  • 1篇生物絮凝剂
  • 1篇吡唑
  • 1篇吡唑啉
  • 1篇吡唑啉酮
  • 1篇唑啉
  • 1篇啉酮
  • 1篇酰基
  • 1篇氯苯
  • 1篇活性组分

机构

  • 3篇哈尔滨理工大...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2篇俞志刚
  • 1篇丁为民
  • 1篇杨莹
  • 1篇竹学友
  • 1篇秦智
  • 1篇肖凯军
  • 1篇纪红蕊
  • 1篇闫鹤
  • 1篇马放
  • 1篇何婷琳
  • 1篇李芬
  • 1篇马慧媛

传媒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MBP缩2-萘胺席夫碱及其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被引量:3
2012年
合成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缩2-萘胺席夫碱(HL)及其铜(Ⅱ)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络合滴定法、质谱和摩尔电导值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uL2],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热重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还对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对受试的4个菌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抑菌能力配合物强于配体,呈现浓度效应,在浓度为3.0 mg.mL-1时最大直径可达14.9 mm。
何婷琳俞志刚肖凯军马慧媛
关键词:席夫碱PMBP铜配合物抑菌活性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培育及其活性组分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农业固体废弃物秸秆类纤维素为原料制备复合型生物絮凝剂(CBF),优化了CBF的培育条件。同时解析了CBF活性物质在发酵液中的分布,并对CBF的活性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效纤维素降解菌HIT-3的作用下,秸秆类纤维素发酵3天产糖量达到高峰,此时接入CBF产生菌于灭菌后的纤维素发酵液中,在30℃、140r/min的旋转式摇床上培养36h,整个过程中只需将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pH值调节到7.2。在上述条件下CBF可获得较优的絮凝效果;多糖是CBF的主要组成成分,CBF的热稳定性良好。其絮凝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杨莹闫鹤李芬秦智马放
关键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活性组分
1-对氯苯基-3-苯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胺类席夫碱铜配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被引量:7
2010年
合成了7种新型酰基吡唑啉酮席夫碱过渡金属铜配合物.7种席夫碱分别为:1-对氯苯基-3-苯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苯胺(HS1)、对氯苯胺(HS2)、对溴苯胺(HS3)、糠胺(HS4)、对甲氧苯胺(HS5)、对乙氧苯胺(HS6)和萘胺(HS7)席夫碱.由元素分析、络合滴定法、质谱和摩尔电导值确定配合物的组成通式为[Cu(S)2](S=S1,S2,S3,S4,S5,S6,S7),通过红外光谱、热重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7个席夫碱配体及其7个铜配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7个配体的异构体存在方式不同.配位时酮式结构可能转化为烯醇式结构,按去质子方式以烯醇氧负离子和亚胺基氮原子双齿形式与铜中心离子成键.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对受试的4个菌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配合物普遍强于配体.抑菌能力呈现浓度效应,在浓度为3.0mg·mL-1时最大直径可达16.0mm.
俞志刚丁为民纪红蕊竹学友
关键词:席夫碱铜配合物抑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