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473)

作品数:11 被引量:232H指数:8
相关作者:陈伏生胡小飞余明泉葛刚甘露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土壤
  • 4篇氮素
  • 3篇氮素矿化
  • 3篇亚热带
  • 3篇演替
  • 3篇森林土
  • 3篇森林土壤
  • 3篇森林演替
  • 3篇湿地松
  • 3篇化学计量
  • 3篇化学计量比
  • 2篇氮磷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 2篇有效氮
  • 2篇湿地松林
  • 2篇松林
  • 2篇土壤氮
  • 2篇土壤氮素
  • 2篇土壤氮素矿化

机构

  • 13篇南昌大学
  • 5篇江西科技师范...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山江湖...

作者

  • 13篇陈伏生
  • 12篇胡小飞
  • 6篇余明泉
  • 5篇甘露
  • 4篇葛刚
  • 3篇杜天真
  • 3篇詹书侠
  • 2篇朱友林
  • 1篇郭恢财
  • 1篇弓晓静
  • 1篇任文
  • 1篇袁平成
  • 1篇沈文清
  • 1篇姚成义
  • 1篇冯雪
  • 1篇胡岸峰
  • 1篇胡海军
  • 1篇刘义
  • 1篇田秋香

传媒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中国植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乡梯度森林土壤有效氮季节动态被引量:2
2009年
亚热带地区土壤中有效氮主要以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形式存在,是限制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以位于南昌市城乡生态界面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城区、郊区、乡村3个不同梯度土壤有效氮月份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01),土壤有效氮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城乡梯度对土壤有效氮、硝态氮占矿质氮的比例(相对硝化速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01),其中土壤铵态氮的年平均含量为城区>郊区=乡村,而硝态氮、矿质氮和相对硝化速率均为城区>郊区>乡村。可见,城市化过程不仅影响森林土壤有效氮的总量,还影响其形态组成;硝态氮是城区和郊区森林土壤中有效氮的主要形式,而铵态氮是乡村森林土壤中有效氮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城市森林管理中应加强土壤硝态氮的养分管理。
余明泉杜天真陈伏生胡小飞
关键词:有效氮
城市地被植物麦冬叶片氮磷化学计量比和养分再吸收效率被引量:52
2007年
氮磷供应、叶片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和再吸收效率可反映植物对土壤氮、磷养分状况及全球变化氮沉降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本研究以城市地被植物麦冬为研究对象,分析氮、磷添加后麦冬叶片的氮、磷含量、化学计量比及其再吸收效率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氮、磷养分的供应明显影响植物叶片氮、磷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和再吸收效率。氮添加提高了叶片氮浓度、氮∶磷和氮再吸收效率,而降低了叶片磷浓度和磷再吸收效率(P<0.05);磷添加提高了叶片磷浓度和磷再吸收效率,降低叶片氮∶磷,而对叶片氮浓度和氮再吸收效率影响不显著(P<0.05)。氮、磷同添使叶片氮、磷浓度、化学计量比及其再吸收效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叶片氮∶磷能反映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并与植物氮、磷再吸收效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模拟氮沉降相比,麦冬对磷富集的响应过程更加敏感,调节能力更强,同时,也反映出其具有更强地净化磷富集的功能。氮、磷存在明显的生态耦合过程,南昌城市地被植物的养分管理必须兼顾氮、磷,但磷的重要性高于氮。
陈伏生胡小飞葛刚
城乡梯度森林土壤氮素矿化变异性
土壤氮素矿化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生态过程之一,可作为自然生态系统对城市化响应的重要表征指标。本研究于2007年7月以位于南昌市城乡生态界面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应用 PVC 顶盖埋...
陈伏生余明泉胡小飞
文献传递
城市化对湿地松人工林氮素供应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以位于南昌市城乡梯度(城区、郊区和乡村)的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估测城乡梯度森林土壤有效氮的季节动态,分析城市化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松人工林土壤有效氮的供应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其中秋、冬季铵态氮高于春、夏季,而春、夏季硝态氮、矿质氮和相对硝化速率高于秋、冬季(P<0.05);有效氮供应的季节动态与湿地松的生长节律(即需氮过程)基本吻合.城乡梯度不同位置森林土壤有效氮及其各组分与相对硝化速率的差异明显,城区均显著高于乡村(P<0.05);城市化会加快森林土壤的矿化和硝化过程,增强土壤的供氮能力,提高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建议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应配置需氮能力强,特别是对硝态氮吸收偏好的地被植物,减缓城市森林中有效氮的流失及其引发的环境污染.
余明泉袁平成陈伏生胡小飞杜天真
关键词:有效氮
森林采伐对林地表层土壤主要特征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3
2007年
森林采伐是森林经营过程中的一类常见作业,而森林重要生态过程都离不开林地表层(土壤及覆盖物),为此,理解和把握森林采伐对林地表层的影响对于合理经营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单回顾了采伐对森林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基础上;介绍了森林采伐对林地表层温度、湿度、土壤结构、pH值、养分(C、N、P、S)等理化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生物对森林采伐的反馈过程;阐述了森林采伐对林地水文、C、N转化等生态过程的作用。最后,从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三个方面提出森林采伐影响林地表层研究的发展趋势,指出森林采伐的边缘效应和空间异质性;森林采伐后土壤生物的响应;森林采伐后的水、C、N转化和循环等生态过程及其耦合作用是目前及今后研究的三大热点。
胡小飞陈伏生葛刚
关键词:森林采伐土壤理化特性土壤生物生态过程
温度、水分和森林演替对中亚热带丘陵红壤氮素矿化影响的模拟实验被引量:26
2009年
研究了温度、水分和演替阶段及其交互作用对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区森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其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演替阶段对土壤氨化速率影响显著,其中12℃<24℃<36℃,灌丛林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低于常绿阔叶林(P<0.05);而水分的影响不显著.水分和演替阶段对土壤硝化速率有显著影响,土壤半饱和含水量高于自然含水量及饱和含水量,且马尾松林高于灌丛林(P<0.05);而温度的影响不显著.温度、水分和演替阶段对土壤氮净矿化速率的影响均显著,其中12℃<24℃<36℃,土壤半饱和含水量高于自然含水量和饱和含水量,灌丛林<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P<0.05).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土壤氨化速率和净矿化速率,温度过高则抑制土壤硝化速率;土壤含水量适中有利于土壤氮素矿化过程;顺行演替将提高土壤供氮能力,且抑制过强的硝化作用.
陈伏生余焜甘露刘义胡小飞葛刚
关键词:土壤氮素矿化森林演替全球变化
南昌市不同植物类群叶片氮磷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被引量:56
2008年
对南昌大学前湖校区89种主要植物叶片的N、P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乔灌、常绿、针叶、种子、裸子和单子叶植物类群的N浓度分别低于相对应的草本、落叶、阔叶、蕨类、被子和双子叶植物类群,而C3和C4植物差异不显著;乔灌、常绿和裸子植物类群的P浓度含量分别低于相对应的草本、落叶和被子植物类群,而针叶和阔叶、蕨类和种子、单子叶和双子叶、C3和C4植物类群间差异不显著;乔木、阔叶、被子和双子叶植物类群叶片N/P分别高于相对应的灌草、针叶、裸子和单子叶植物类群,而常绿和落叶、蕨类和种子、C3和C4植物类群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不同类型植物对N和P的吸收利用存在差异,且对不同养分供应采取不同的适应对策。结合研究区土壤养分现状,建议优先选择常绿、针叶、裸子和单子叶植物类群作为城市园林植物。
甘露陈伏生胡小飞田秋香葛刚詹书侠
关键词:养分循环化学计量比植物功能群城市园林植物
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区森林演替典型阶段土壤氮磷有效性被引量:43
2009年
在中亚热带典型丘陵红壤区选取裸露地、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地、针阔混交林地、常绿阔叶林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氮(N)、磷(P)供应、有效性及其耦合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C、全N、净矿化速率、中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随森林演替进展呈现逐步提高的变化趋势;而土壤全P、C/N、C/P、氨化速率、硝化速率、树脂P、NaHCO3-P、NaOH-P、声波P、酸性P、总有效P、酸性磷酸酶活性未表现出此趋势;但反映N、P有效供应的指标,除氨化速率、树脂P和酸性磷酸酶外,在常绿阔叶林中均为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大部分N、P供应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丘陵红壤区森林演替初级阶段P的限制性明显强于N,土壤N、P供应在森林演替进展过程中可以逐步得到优化而实现协调供应。以常绿阔叶林为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区植被恢复的最终目标是可行和理想的。
詹书侠陈伏生胡小飞甘露朱友林
关键词:森林演替中亚热带地区
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区森林演替典型阶段土壤氮磷有效性及其耦合
氮(N)和磷(P)是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的两大限制性因子,N、P供应在森林演替进程中的耦合关系及其调控机制对于指导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还很少就此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以丘陵红壤区的裸露地、马尾松(P...
陈伏生詹书侠胡小飞甘露朱友林
关键词:森林演替中亚热带地区
文献传递
氮磷添加对红壤区城郊湿地松林凋落叶分解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城市化易导致城市森林氮(N)沉降和磷(P)富集,进而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产生影响。以位于南昌市郊的湿地松(Pinuse lliottii Engelm.)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尼龙网袋分解法,模拟N沉降(10g N·m-2·a-1,[N])、P积累(2.5g P·m-2·a-1,[P])和N沉降+P积累(10N·m-2·a-1+2.5g P·m-2·a-1,[N+P])对凋落叶分解速率与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N]、[P]和[N+P]均促进凋落叶的前期(0~180d)分解速率,抑制中期(180~360d)、后期(360~540d)的分解速率;至540d时分解速率表现为[N]、[P]和CK无差异,但均高于[N+P](P<0.05)。[N]提高分解过程中凋落叶N浓度,N含量表现为分解前期积累、后期释放;[P]提高分解过程中凋落叶P浓度,P含量持续积累;[N+P]提高N和P浓度,分解前期N、P含量积累,后期释放;而不同处理的C含量均表现为释放。凋落物基质C/N/P比与分解速率的相关性随分解阶段而表现各异。综合来看,城市化导致的N沉降和P富集叠加效应具有抑制城市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的潜在性。
弓晓静余明泉胡小飞郭恢财陈伏生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湿地松城市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