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770019)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侯甬坚孟凡治王世伟耿占军陈隆文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兴衰演变
  • 2篇人口
  • 2篇隋唐
  • 2篇隋唐五代
  • 2篇隋唐五代时期
  • 2篇唐五代
  • 2篇唐五代时期
  • 2篇五代时期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元年
  • 1篇政府
  • 1篇人类史
  • 1篇散放
  • 1篇胜地
  • 1篇水环境
  • 1篇水利
  • 1篇水利发展
  • 1篇清代
  • 1篇自然史

机构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作者

  • 2篇薛平拴
  • 1篇孟凡治
  • 1篇耿占军
  • 1篇刘景纯
  • 1篇陈隆文
  • 1篇侯甬坚
  • 1篇王元林
  • 1篇杨向春
  • 1篇张华
  • 1篇王世伟

传媒

  • 6篇唐都学刊
  • 1篇唐史论丛
  • 1篇暨南史学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隋唐五代时期关中地区人口的兴衰演变
<正>隋唐时期,作为京畿之地的关中地区人口经历了几次巨大波动,其间既有人口快速增长,也经历了人口急剧减少。五代时杀伐不息,加之全国政治中心东移,关中人口为之锐减。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将隋唐五代时期关中地区人口的兴衰趋势勾勒...
薛平拴
隋唐五代时期关中地区人口的兴衰演变被引量:1
2014年
隋唐时期,作为京畿之地的关中地区人口经历了几次巨大波动,其间既有人口快速增长,也经历了人口急剧减少。五代时杀伐不息,加之全国政治中心东移,关中人口为之锐减。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将隋唐五代时期关中地区人口的兴衰趋势勾勒出一个较为明晰的演变轨迹,并对关中人口兴衰演变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人口迁移、流动人口等方面,尤其是关于唐长安人口数量的研究成果更为集中。1947年,日本学者外山军治《唐长安的人口》
薛平拴
关键词:隋唐五代
长安城——人类史和自然史研究之胜地被引量:3
2008年
将历史分为自然史、人类史两个部分的做法简略而富有意义,考察有关学术实践活动,如今又增加了人类文明史和自然演变史的含义。由人类史的角度考察西安城市史,认为:1)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西安还是中国境内建都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所在;2)都城文化、后都城文化、现代都市文化一脉相承及其交织融汇;3)作为世界著名古都所在地的西安,享有独特的东方文化声誉;4)长安城是观摩和认识东方文明、中华文化内涵的珍贵标本。由自然史的角度考察西安城市史,认为:1)在人工栽培作物取代地表天然植被后,一种重要的人为土———土壤耕作层成为极为重要的农业资源;2)为满足生产生活用水,从依赖地表水到依赖地下水,是该地区人类活动作用下自然资源发生的最具影响的变动;3)地形演变趋于平整顺直;4)气候仍然是旱涝间隔与冷暖交替。围绕上述两种角度展开的对映式研究,得知长安城是一处资料序列较为完整、学术意义独到的研究胜地,东方文化远播的"光明之城",研究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可为现代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历史经验和地域启示。
侯甬坚孟凡治
关键词:人类史自然史
试论清代陕北水利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在明代以前,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向来缺少水利建设。进入清代以后,由于统治者的重视,陕北地区的水利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当地水利发展的一般特征是:灌溉面积小,受季节影响较大。而受人口增长、水稻种植和人们水利观念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陕北地区的水利兴修主要集中在清朝最后的五十年;另外,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陕北地区兴修的水利渠堰主要集中在地表径流丰富的延长、榆林、安塞等县附近,其他地方渠堰很少,甚至根本就无水利可言。陕北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地理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耿占军王世伟
关键词:清代水利黄土高原
历史上关中东部盐碱地的改良
2010年
历史时期关中东部泾洛下游沮洳和盐碱地面积较大,人们采取挖渠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引洪淤灌,放淤压碱。同时,采取种植水稻,让土壤脱盐,使关中东部盐碱地面积大为缩小。现今关中东部盐土的形成,与历史时期黄渭洛及支流河道变迁有关,与历史时期引洛洗盐时有间断有关,也与泾水下游引泾灌溉、种稻洗盐,放淤压盐等没有间断有关。
王元林
关键词:盐碱地历史时期
1901年西人在陕赈灾活动考述——以美国赈款的散放为中心
2009年
1898—1901年间,陕西大旱导致严重饥荒。在清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民间赈济力量之外,美国各界民众通过《基督教先驱报》为陕西灾民募集赈款,并由英国浸礼会、中国内地会、瑞华会等新教传教士在陕西西安、三原、临潼、渭南等地开展赈济活动。本文对此次赈济活动的缘起、赈灾机构的组建、美国《基督教先驱报》记者的灾情调查、灾情向西方媒体的传播途径、赈款的散放方式和过程,以及这次赈济活动的深远影响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考述,以期推进陕西近代对外交流史和近代西人在陕赈济的研究。
史红帅
关键词:传教士饥荒赈济
简论秦对关中的经营和开发被引量:1
2010年
秦从初建国获得关中地区部分的经营权,到全部获得关中地区的经营和开发权经历了440余年的历史,直到秦王朝灭亡,秦共经营关中达565年。立足这一过程,就秦经营和开发关中农业、工商业和都城区的特点和成就加以论述,对于认识关中地区的历史变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景纯
史念海先生与关中水环境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回顾史念海研究关中地区水环境的缘起,总结史念海研究关中水环境的主要成就,阐释史先生关中地区水环境研究的价值。史先生经世致用的学术指导思想形成于抗战初年,贯穿于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和关中地区水环境研究之中。史先生全面地复原和分析了关中地区的水环境,尤其对西汉时期起所谓"八水绕长安"的水环境,进行认真仔细的考察。而且对关中有关人工渠道进行了复原,从而使我们对西安附近的河流和重要的渠道,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史先生认为西安地区诸河流量的变迁与该地区植被的存废密切相关,而地震、旱?对河流流量的变迁影响不大。通过对泾渭清浊历史变迁的考察,史先生认为泾渭清浊变迁与当地植被的存毁与水土流失有着密切的关系。史先生提出了改善西安水环境的具体措施,就是要多植树造林。
陈隆文
关键词:水环境
“关中五千年: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研讨会综述
2010年
杨向春张华
关键词:环境变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