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000)

作品数:25 被引量:297H指数:10
相关作者:郭晓东王治华和文言莫宣学王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成矿
  • 6篇同位素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滇西
  • 5篇岩浆
  • 5篇盆地
  • 5篇斑岩
  • 4篇地质
  • 4篇地质意义
  • 4篇矿床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岩石
  • 3篇造山带
  • 3篇山带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化学特征
  • 3篇包体
  • 3篇成矿时代

机构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7篇武警黄金地质...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国家地质实验...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矿产地质...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西安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郭晓东
  • 6篇王治华
  • 5篇莫宣学
  • 5篇王梁
  • 5篇和文言
  • 4篇喻学惠
  • 4篇黄行凯
  • 2篇陈晓吾
  • 2篇刘玖芬
  • 2篇杨迪
  • 2篇许强
  • 2篇邓军
  • 2篇王淑贤
  • 2篇蔡福龙
  • 2篇丁林
  • 2篇葛良胜
  • 2篇李小伟
  • 2篇杨玉霞
  • 2篇张利云
  • 2篇李勇

传媒

  • 5篇岩石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黄金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矿产与地质
  • 1篇矿床地质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Scienc...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朗县蛇绿混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西藏东南部朗县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研究。朗县蛇绿混杂岩的变质橄榄岩和变辉绿岩具有低Na2O+K2O,且Na2OK2O,低P2O5以及MgO和TiO2变化较大等特点;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略微亏损或富集的平坦型;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Sr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变化较大。变玄武岩的TiO2,P2O5与N-MORB十分接近;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略微亏损或富集的平坦型,拉索村和白露村-朗县附近地区玄武岩具有E-MORB特征,而里龙地区的玄武岩具有N-MORB特点;与典型的洋中脊玄武岩比较,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丰度值普遍偏高,拉索地区的大离子亲石元素比较接近N-MORB,里龙地区的高场强元素十分接近N-MORB。体现具有典型洋中脊玄武岩的特征但又不完全相同,微量元素分布形式非常类似于阿曼蛇绿岩的特征,表明朗县蛇绿混杂岩可能形成于大洋中脊到岛弧的过渡环境。
张万平莫宣学袁四化王立全王冬兵刘伟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冈底斯—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前陆盆地系统及构造演化被引量:15
2009年
碰撞带前陆盆地的建立是大陆碰撞的直接标志和随后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忠实记录。本文对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前后发育在拉萨地块上的冈底斯弧背前陆盆地,同碰撞产生的雅鲁藏布江周缘前陆盆地,以及碰撞后陆内变形产生的喜马拉雅前陆盆地的沉积地层演化以及碎屑锆石物源特征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前人及我们近些年的研究成果,认为冈底斯岛弧北侧发育一个典型的弧背前陆盆地系统而不是以前普遍接受的伸展盆地。除传统认为的喜马拉雅前陆盆地系统外,在碰撞造山带中还发育一个雅鲁藏布江前陆盆地系统,它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以后,欧亚板块加载到印度被动大陆边缘产生的典型周缘前陆盆地。上述2个造山带前陆盆地系统的识别,大大提高了对新特提斯洋俯冲、碰撞过程的认识。造山带前陆盆地证据指示,新特提斯洋至少于140 Ma以前就已开始俯冲,110 Ma俯冲速度开始提高,在65 Ma前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喜马拉雅山于40 Ma开始隆升,其剥蚀物质大量堆积在喜马拉雅前陆盆地中。
丁林蔡福龙张清海张利云许强杨迪刘德亮钟大赉
关键词:青藏高原前陆盆地沉积地层
腾冲地块晚三叠世-早始新世岩浆岩成因机制
本文通过对腾冲地块梁河岩体、板瓦岩体、龙陵岩体、勐连岩体和勐弄岩体岩相学、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其原位Hf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岩浆作用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周淑敏
关键词:腾冲地块岩浆活动大地构造背景
西南三江地区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被引量:16
2014年
以沉积岩为容矿围岩的铅锌矿床种类繁多,储量巨大,是世界上铅、锌资源的主要来源,因此,一直受到矿床学家和地质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三江特提斯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成矿条件和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而成为矿床学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研究区广泛发育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空间上与自北向南发育的各新生代沉积盆地密切相伴;成矿发生在喜马拉雅碰撞造山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阶段,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41~20 Ma之间;矿床主要赋存在二叠统和三叠统灰岩地层中;矿床分布受区域逆冲-推覆系统控制,表现为近NS向断层控制矿床分布的区域性特点;矿化主要表现为热液充填逆冲断层上盘中各次级构造、裂隙和开放空间成矿;围岩蚀变较弱,主要为方解石化;主成矿元素Pb+Zn外,往往还伴生大量诸如Ag、Sr、Sb、Cu等元素.基于区域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明了找矿方向.
江彪邓军张长青
关键词:沉积岩型铅锌矿成矿规律
滇西马厂箐复式岩体岩浆混合作用: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7
2015年
滇西马厂箐铜矿区含矿斑岩体中的暗色包体与其寄主富碱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的特征。寄主花岗斑岩Si O2含量为65.10%-70.60%,Al2O3为14.65%-17.55%,Mg O为0.80%-1.70%,Ca O为0.43%-1.92%,Na2O+K2O为8.25%-12.23%。受混染包体Si O2为62.50%-77.30%,Al2O3为10.00%-15.70%,Mg O为0.75%-3.82%,Ca O为0.86%-2.15%,Na2O+K2O为7.68%-10.22%。二者稀土配分曲线都是典型的右倾型配分模式,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寄主岩具有高Sr(392.00×10^-6-919.00×10^-6)、低Y(10.10×10^-6-17.10×10^-6)、低Yb(1.00×10^-6-1.40×10^-6),高Sr/Y(33.24×10^-6-104.43×10^-6)、高(La/Yb)N(36.08×10^-6-89.09×10^-6)特点;暗色包体也具有高Sr(314.00×10^-6-652.00×10^-6),低Y(7.20×10^-6-15.10×10^-6)、低Yb(0.60×10^-6-1.50×10^-6)特征。通过对混染MME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前人对未混染或弱混染包体的研究资料,提出马厂箐复式岩体和其中的MME可能与该地区地幔玄武岩的底侵作用有关,而这种玄武岩底侵导致的不同岩浆混合作用可能是马厂箐铜矿的部分成矿条件。
张广宁邓军叶锦华孙诺和文言刘江涛高雪
关键词:岩浆混合作用滇西
西藏尼木变质岩特征及变质温压条件被引量:2
2011年
出露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尼木县的变质岩主要由石榴黑云片麻岩和黑云斜长角闪角岩组成。研究表明岩石变质程度达到角闪角岩相-辉石角岩相;石榴子石变斑晶具有生长环带,角闪石均为钙质角闪石,黑云母大多为铁质黑云母和铁叶云母,长石多为更长石和中长石,少量为正长石。利用石榴子石-黑云母温度计、石榴子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压力计和角闪石-斜长石温度及压力计计算获得石榴黑云片麻岩和黑云斜长角闪角岩的变质温度分别为619~661℃,695~702℃,压力范围分别为1.86~1.94kbar和3.69~4.56kbar。野外和室内研究认为岩石原岩为冈底斯带南缘叶巴组火山岩及其上部沉积岩,岩石经历了高温低压的接触变质作用。结合已有冈底斯带陆缘岩浆活动特征,对变质岩的形成环境和过程进行了反演。
孙凯周肃赵志丹张琳琳刘栋
关键词:变质岩温压条件
胶莱盆地金矿床黄铁矿特征及找矿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胶莱盆地及其周边地区近年来已先后发现了众多金矿床,根据产出位置,主要有:盆地边缘接触带金矿床(乳山蓬家夼、西涝口、辽上、土堆、沙旺、东刘家等),盆地内部金矿床(牟平发云夼、史家、次火山岩型五莲七宝山),盆地外围基地老地层中的金矿床(平度大庄子)。对这些类型金矿床的黄铁矿、金矿物的一些标型特征进行研究,从黄铁矿的粒度、形态、主成分、微量元素、含金性以及金矿物的成色、粒度、形态、赋存状态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判断了这些矿床的成因和产出深度,对该区找矿标志进行了确定,找矿方向进行了预测。
张志臣刘晓煌刘玖芬范立勤张汝生刘淑亮
关键词:胶莱盆地金矿床黄铁矿金矿物找矿意义
云南马关新生代钾玄质玄武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被引量:5
2012年
云南马关地区广泛出露了一套富含大量幔源包体和捕掳晶的新生代玄武岩.对该地区的新生代玄武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为该地区自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以来发生的岩浆活动及壳幔物质交换等问题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岩浆岩约束.研究表明:该区玄武岩具有富碱且富钾的特征,其中全碱含量w(K2O+Na2O)变化在2.94%~8.23%之间、K2O/Na2O在0.44~6.72之间,21个样品平均的K2O/Na2O比值为1.26.采用火山岩类型系列与划分方法,确定本区多数岩石属于钾玄岩类的玄武岩或碧玄岩.岩石具有富集LREE和LILE的特征,经球粒陨石/原始地幔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配分形式和微量元素蜘蛛图均具有与OIB相似的特征.岩石中含有大量深源岩石包体,斑晶含量少且结晶程度低,相容元素Ni含量较高等特点,符合原生岩浆的基本特征;唯有Mg#(0.49~0.72)偏低,可能与源区本身的性质或者源区发生的壳幔混合作用等因素有关.根据钾质岩石构造环境判别标准,显示岩石形成于板内环境,其成因与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诱发的软流圈物质向高原东南方向侧向挤出有关.
黄行凯莫宣学喻学惠李勇和文言李小伟
关键词: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环境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经历了原、古、中、新特提斯及新生代的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是我国少数既存在俯冲斑岩型Cu(-Mo-Au)矿床和陆陆碰撞型Cu(-Mo-Au)矿床的区域。岩石圈结构的解剖对理解不同环境背景下...
杜斌
关键词:地壳生长区域成矿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现代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古高度重建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具有非常强的抗成岩改造特征,被认为是研究生态环境变化和重建古高度的理想载体之一.对青藏高原腹地现代食草动物(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牙齿珐琅质的稳定同位素进行了分析,拉萨地块和羌塘南部地区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δ13C(PDB)平均值为-11.3‰±1.1‰,羌塘北部和可可西里地区为-10.2‰±1.4‰,与高原以C3植物为主的植被景观是一致的;δ18O(PDB)值也同样表现出从南向北逐渐升高的趋势,喜马拉雅山地区吉隆盆地平均值最低,为-11.8‰±3.4‰,拉萨地块和羌塘南部地区平均值为-11.1‰±1.1‰,羌塘北部和可可西里地区最高,为-9.0‰±1.1‰.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氧同位素是河水(或降水)与食物(植物)氧同位素的混合,不适合直接用来进行高度预测.建立了高原现代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氧同位素对降水、植被及高度的响应关系,为利用食草动物牙齿化石氧同位素重建青藏高原古高度提供了依据.
许强丁林张利云杨迪蔡福龙来庆洲刘静史仁灯
关键词:食草动物青藏高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