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560)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巩宁邵魁双孙野青张浩姜涛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海事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大型溞
  • 2篇阻燃
  • 2篇阻燃剂
  • 2篇氯代
  • 2篇海域
  • 1篇蛋白
  • 1篇底栖海藻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实验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镍
  • 1篇应激
  • 1篇应激蛋白
  • 1篇营养生理
  • 1篇早期发育
  • 1篇生态策略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生物毒性

机构

  • 7篇大连海事大学
  • 7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山西大学
  • 1篇大连市环境监...
  • 1篇重庆市公安局

作者

  • 7篇邵魁双
  • 7篇巩宁
  • 6篇孙野青
  • 1篇贾宏亮
  • 1篇曲翊
  • 1篇赵磊
  • 1篇姜涛
  • 1篇林正志
  • 1篇张浩

传媒

  • 4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氯代阻燃剂得克隆对孔石莼(Ulva pertusa)繁殖及早期发育的影响
2017年
得克隆(Dechlorane Plus,DP)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氯代阻燃剂,具有潜在的毒性效应。但目前已有的生态毒理学数据还十分有限。本文选择分布广泛的大型绿藻孔石莼(Ulva pertusa)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浓度DP对孔石莼繁殖细胞转化及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0-6~10-8mol·L-1)DP暴露不同程度地影响孔石莼繁殖细胞的形成、释放及附着,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P处理(10-6mol·L-1)分别使繁殖细胞的形成率、释放率和附着率显著降低了76.76%、46.26%和85.64%。在丝状幼体阶段,DP处理组(10-8和10-7mol·L-1)幼体体长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减少了32.74%和38.98%。结果表明,DP暴露抑制了孔石莼的繁殖及早期发育。基于绿藻繁殖特性及早期发育的生物学指标对DP暴露较为敏感,能够为海洋环境的DP生物学效应研究提供数据。
巩宁邵魁双张钰昆景德清孙野青
关键词:孔石莼繁殖早期发育
氯代阻燃剂得克隆在大连黄海海域潮间带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含量及生物富集被引量:5
2013年
得克隆(dechlorane plus,DP)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氯代阻燃剂,具有顺、反两种异构体(syn-DP和anti-DP),被广泛添加于电线、电缆和电脑连接器、建材等塑料产品中而被美国EPA划为高产量化学物(high production volume,HPV)。由于其产品使用过程中或者废弃后很容易释放到环境中,已成为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本研究以大连黄海海域潮间带为研究区域,测定了表层海水、底泥以及大型海藻中DP两种异构体的含量。结果显示,两种DP同分异构体在大连黄海海域潮间带的3种环境介质中均被检出,表层海水、底泥和大型海藻样品中D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54±0.73)ng/L、(0.87±0.18)×10-9干重(dw)和(4.84±1.25)×10-9湿重(ww),f syn值(syn-DP所占比例)分别为0.34±0.06、0.51±0.03和0.18±0.01。表明不同环境介质对两种异构体存在不同的代谢和富集形式。表层海水与底泥中DP的含量线性相关(R=0.849,P=0.032<0.05)。大型海藻可富集海水及底泥中的DP(BCF=21 200±12 300,BSAF=5.93±1.46),其中anti-DP更易富集,具体原因尚待研究。
巩宁邵魁双贾宏亮张浩赵磊姜涛孙野青
关键词:潮间带环境介质生物富集
陆源排污对邻近海域底栖海藻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海域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为了明确富营养化对底栖海藻群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选择了与大连凌水河口(污水河)毗邻的海藻床作为野外观测点,研究底栖海藻群落对营养盐自然衰减梯度的响应规律;在实验室内,选择了在排污口附近优势分布、营r-生态策略的绿藻缘管浒苔和仅在寡营养区域分布、营k-生态策略的红藻柔质仙菜作为实验材料,开展了营养吸收动力学和生长动力学研究。通过二者在营养盐吸收、利用和繁殖策略方面的比较研究,剖析了底栖海藻群落对不同营养环境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随着海水中营养盐浓度的降低,底栖海藻群落呈现种类数增加、优势种覆盖度降低的趋势。根据底栖海藻在群落水平对氮源营养的响应,认为现行海水水质标准中无机氮一类水质标准的限值应该由目前的14.29μmol/L降低为6.69μmol/L。在富营养环境中,营养盐浓度的上升促进了r-策略海藻幼体的竞争力和种群繁殖力,使其占据了大量的生态位,形成优势种群,导致底栖海藻多样性较低;在寡营养环境中,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盐供应,r-策略海藻幼体的竞争力和种群繁殖力都受到制约,占据的空间生态位有限,为其他种类的生存提供了条件,而那些对营养盐需求较低但利用效率高的k-策略海藻则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能快速突破早期环境筛的限制,形成成体,因此,在寡营养海域,底栖海藻的多样性比较丰富。
邵魁双巩宁曲翊李珂
关键词:营养生理生态策略
纳米氧化镍颗粒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纳米氧化镍(nNiO)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纳米颗粒,其水生毒理效应研究还很有限。为探索nNiO对海洋贝类的毒性机制,本研究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置于不同浓度(0、1、10、100mg·L^-1)的nNiO中暴露96h,分别测定鳃和消化腺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鳃和消化腺中应激蛋白HSP70和AOX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100mg·L^-1nNiO处理下,2种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显示纳米颗粒造成了长牡蛎的脂质过氧化,并可能引起相应的氧化损伤。同时,nNiO暴露也诱导了长牡蛎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的改变。其中,SOD和CAT活性在10mg·L^-1浓度处理组达到最高,而POD活性在1mg·L^-1浓度组即达最高值。在高浓度nNiO(100mg·L^-1)胁迫下,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均比低浓度(1和10mg·L^-1)处理组降低,表明抗氧化酶的保护作用在较低浓度暴露下更有效;而热激蛋白(hsp70)和交替氧化酶(aox)基因却分别在长牡蛎消化腺和鳃组织中上调表达(P<0.01),并表现出一定的组织差异。说明高浓度纳米颗粒暴露中主要是应激蛋白发挥了作用。本文结果为纳米氧化镍对海洋双壳贝类的毒性机制研究及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
张钰昆巩宁车程邵魁双王迪林正志孙野青
关键词:纳米氧化镍长牡蛎抗氧化酶应激蛋白
模式生物大型溞在水生生态毒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大型溞(Daphnia magna)因其个体小、繁殖快、易于培养及对污染物敏感等特点,而成为水生毒理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模式物种。本文构建了一套以大型溞为受试动物的水生生态毒理学实验内容和方案,可用于本科生基础性、综合性实验教学。本方案以形态学观察、生理学和毒理学测试为主,也可扩展为包括分子毒理学在内的其他毒性终点的创新性实验。此外,授课教师还可以本方案为基础,对实验内容酌情增减或联合使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生态毒理学实验需求。
巩宁孟紫强邵魁双孙野青
关键词:大型溞实验教学
不同粒径聚乙烯微粒对大型溞的生物毒性效应被引量:14
2020年
微塑料污染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研究热点多集中于海洋微塑料及其生物学效应,对淡水生物潜在影响的研究还很有限。本文选择淡水模式动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作为受试生物,以2μm、20μm和50μm聚乙烯微粒(polyethylene,PE)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尺度微塑料对大型溞的急性活动抑制效应。结果表明,3种粒径的微塑料均可被大型溞摄入,并在肠道中积累,造成大型溞的活动抑制,并可能影响其脂类代谢;水中高浓度的PE微粒可粘附在大型溞体表,限制其活动,影响其摄食。在5~80 mg/L浓度范围内,2μm PE微粒对大型溞的抑制率呈现线性增长趋势(96 h的EC50为50.86 mg/L);而20μm和50μm的PE微粒的抑制率随暴露浓度的增加呈现倒"U"形曲线。暴露48 h后,3种PE微粒的LOEC值分别为60、20和5 mg/L,即随粒径增大,毒性效应增加。粒径大小是影响大型溞摄入和积累微塑料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结果为深入理解微塑料对淡水浮游动物的毒性效应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巩宁韩旭李佳璠邵魁双廖秀睿孙野青
关键词:大型溞粒径毒性效应
水蚤分子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水蚤是广泛分布于各类淡水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水生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近年来,分子毒理学的发展为水蚤生态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研究思路。本文分别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表观遗传组学方面,综述了不同环境污染物(重金属、农药和杀菌剂等有机污染物、环境激素类化合物、纳米材料和藻毒素等)对水蚤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及分子机制,为通过水蚤生态毒理学研究进行环境污染生物标志物筛选及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巩宁孟紫强邵魁双孙野青
关键词:水蚤生物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