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0807054)

作品数:13 被引量:138H指数:9
相关作者:赵国巍梁新丽廖正根陈绪龙祝婧云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清华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对外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篇超微
  • 11篇超微粉
  • 10篇超微粉碎
  • 5篇粉体
  • 3篇微粉
  • 3篇微粉体
  • 3篇物理特性
  • 3篇超微粉体
  • 2篇饮片
  • 2篇溶出
  • 2篇体外
  • 2篇体外溶出
  • 2篇七厘散
  • 2篇稳定性
  • 2篇理化性
  • 2篇理化性质
  • 2篇红花
  • 2篇超微粉碎技术
  • 2篇超微饮片
  • 1篇当归

机构

  • 7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清华大学
  • 3篇湖南省中医药...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九江学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湖南省教育厅
  • 1篇江苏康缘药业...
  • 1篇中药制药过程...
  • 1篇浙江清华长三...

作者

  • 7篇廖正根
  • 7篇梁新丽
  • 7篇赵国巍
  • 4篇陈绪龙
  • 3篇杨玉芬
  • 3篇曹运朝
  • 3篇冯小燕
  • 3篇盖国胜
  • 3篇张水寒
  • 3篇祝婧云
  • 3篇王光发
  • 2篇王玉蓉
  • 2篇吴清
  • 2篇张南
  • 2篇邵怡
  • 2篇乐大勇
  • 2篇张晓辉
  • 2篇王春柳
  • 2篇王琼
  • 2篇蔡光先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中成药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超微粉碎的影响因素研究概况被引量:14
2011年
本文概述了中药超微粉碎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中药在超微粉碎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中药材在超微粉碎过程中降低能量消耗、提高粉碎程度提出指导。
赵国巍张晓辉廖正根陈绪龙梁新丽王光发张南蒋且英
关键词:中药超微粉碎影响因素
复方贝母散超微粉的制备及粉体表征和物理特性对比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以复方贝母散为研究对象,探讨复方中多种类多质地药物超微粉的制备及其性质。通过对细粉和超微粉的粉体表征及物理性质进行比较研究,为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复方的推广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粒径和细胞破壁率为指标,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药物各级超微粉的粒径,筛选超微粉碎工艺。从外观性状与显微形貌、粉体粒径与比表面积等方面对药物细粉和超微粉进行比较。以吸湿率和休止角为指标,考察超微粉与细粉的吸湿性与流动性变化。结果:平贝母、麻黄、甘草、炒苦杏仁振动磨粉碎60 min,炙百部振动磨粉碎40 min,细胞破壁率>95%。物理性质研究表明,药物经超微粉碎后,外观颜色呈变浅趋势,更均匀细腻,扫描电镜显示,颗粒粒径分布更窄,失去常见的显微鉴别特征。植物药的流动性减小,矿物药的流动性增大。平贝母、麻黄和甘草的吸湿性呈减小趋势。结论:与细粉相比,超微粉的外观、显微特征、流动性与吸湿性均发生改变,为中药超微粉的加工提供参考。
乐大勇王琼安静张隽吴清王玉蓉杨玉芬盖国胜萧伟
关键词:超微粉碎技术物理特性
超微粉碎对七厘散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稳定性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超微粉碎对七厘散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七厘散细粉及微粉分别置于高温、高湿及光照环境中,定期测定两种粉体含水量、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量及其体外溶出度。结果七厘散经微粉化之后,与细粉相比,微粉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高湿、高温及光照条件下溶出速率增加,溶出稳定性均降低。在高湿环境中微粉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量稳定性及溶出总量较细粉差,在高温环境中微粉羟基红花黄色素A稳定性及溶出总量均高于细粉,在光照环境中微粉羟基红花黄色素A稳定性及溶出总量与细粉相当。结论在高温环境下,对含有红花的七厘散进行超微粉碎之后没有加剧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不稳定性,超微粉碎对七厘散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保护作用。
赵国巍王春柳廖正根梁新丽曹运朝朱梦良
关键词:超微粉碎稳定性羟基红花黄色素A七厘散
板蓝根超微粉体二元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13批板蓝根超微粉体水溶性成分和氨基酸柱前衍生化双重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RP-HPLC梯度洗脱,选择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水溶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流速0.5 mL.min-1,柱温20℃,进样量10μL;氨基酸成分HPLC指纹图谱样品经异硫氰酸苯酯试剂柱前衍生化处理后进样,流动相0.1 mol.L-1醋酸钠缓冲溶液(pH 6.5)-乙腈,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均为254nm。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版)"处理分析,建立板蓝根指纹图谱,同时测定了4种主要成分含量,并进行SPSS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板蓝根超微粉体水溶性成分和氨基酸成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确认了腺苷、表告依春和15种氨基酸的特征峰。聚类分析表明,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其主要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结论:建立了板蓝根超微粉体双重指纹图谱,色谱图中各个峰分离度较好、特征明显,为现阶段板蓝根超微粉体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冯小燕张水寒蔡光先黄一科邵怡
关键词:板蓝根超微粉体水溶性成分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指纹图谱
不同粒径三七粉体物理特性及体外溶出行为的比较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比较三七细粉和超微粉体物理特性及有效成份体外溶出行为的差异,为三七超微粉体的粒径控制与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测定三七细粉和超微粉体的粒径、吸湿性、粉体的形貌结构、流动性等物理特性和体外溶出行为,研究三七粉体的粒径对其物理特性和体外溶出行为的影响。结果:随三七粉体粒度的减小,其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增加,吸湿性增加,流动性减弱;微粉Ⅰ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和累积溶出量均高于其它粉体。结论:适度的微粉化能促进三七有效成分的充分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三七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陈绪龙赵国巍廖正根梁新丽王光发祝婧云郭立玮张南
关键词:超微粉碎物理特性体外溶出
夏天无饮片超微粉碎前后镇痛作用及其血药浓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考察夏天无饮片超微粉碎前后对小鼠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样品为夏天无超微饮片和普通饮片各1 g.mL-1,以10 mL.kg-1ig给药,1次/天,共7 d,研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镇痛作用及血液中所含生物碱量的相关性。结果:夏天无超微粉碎后,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强于普通饮片(P<0.05),超微粉组镇痛作用强于普通饮片约4%,同时血液中生物碱的含量高于普通饮片约5%。结论:夏天无超微粉碎后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黄一科张水寒冯小燕刘才英
不同粒度红花粉体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粒度红花粉体的理化性质,确定红花超微粉体的粒度。方法分别考察4种不同粒度红花粉体的形态结构、吸湿性、比表面积及孔容,采用HPLC测定红花粉体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液相图谱及体外溶出行为。结果随红花粉体粒度的减小,其细胞破壁率增大,比表面积及孔容增加,吸湿性增加;4种粒度红花粉体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相近,HPLC谱图相似;D90为65.4与29.4μm的红花粉体溶出度相似。结论疏松的细胞间连接而非破壁是增加红花羟基红花黄色素A溶出的必要条件,红花超微粉体D90宜控制在29.4~65.4μm内。
廖正根张晓辉赵国巍杨玉芬梁新丽杨连威杨明盖国胜
关键词:红花超微粉碎理化性质溶出度
林木生物质剪切粉碎特性及其机理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为探索林木生物质的粉碎特性和粉碎机理,以林木木屑为研究对象,利用剪切磨在不同给料速度和含水量条件下进行粉碎试验,测量了木粉产品的粒度、密度、均匀性系数、长径比、形貌和能耗;并分析了林木生物质的剪切粉碎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给料速度从26.17 kg/h增加到49.85 kg/h,均匀性从1.63下降为1.34,平均粒径从716.84μm增加为803.73μm,而长径比和单位能耗先降后升;随着木屑含水量的增加,木粉断裂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最大处理能力逐步下降为19.57 kg/h,产品粒度、长径比和单位能耗逐渐增加。
翁星星盖国胜吴成宝杨玉芬胡小芳
复方贝母散超微粉体、细粉的化学性质与药效学对比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比较复方贝母散细粉和超微粉的化学性质和药效学。方法:通过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TLC鉴别和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探讨平贝母、麻黄、甘草细粉和超微粉的化学性质变化。以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为指标,采用小鼠氨水引咳试验比较超微粉和细粉的止咳效果。结果:化学性质研究表明超微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性质和含量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复方贝母散超微粉形式对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显著抑制作用,与等剂量复方贝母散细粉形式相比,作用更明显。结论:与细粉相比,超微粉主要化学成分未出现明显变化,但药效增加>2倍,可减少服用剂量,为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复方中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乐大勇王琼张隽吴清王玉蓉
关键词:超微粉碎技术化学成分药效学
超微粉碎对七厘散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对七厘散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七厘散细粉及微粉分别置于高湿、高温及光照环境中,定期考察2种粉体的含水量、休止角、血竭素含量及体外溶出度。结果:七厘散细粉及微粉在高湿环境下含水量均升高,流动性和血竭素含量下降,血竭素溶出无显著变化;在高温环境下2种粉体的含水量均下降,流动性增加,血竭素溶出均降低,细粉中血竭素含量下降,微粉中则无显著变化;光照条件下2种粉体含水量均升高,流动性无显著变化,血竭素含量均下降,细粉中血竭素溶出下降,微粉中则无显著变化。结论:微粉在高温环境下血竭素体外溶出稳定性较细粉差,光照条件下微粉较细粉稳定性高,其余条件下二者各指标的变化均不明显。
王春柳赵国巍廖正根梁新丽曹运朝朱梦良
关键词:超微粉碎七厘散高湿高温光照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