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035)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戴秋云刘珠果李力王硕吴传侠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南华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芋螺
  • 6篇芋螺毒素
  • 3篇二硫键
  • 2篇胆碱
  • 2篇胆碱受体
  • 2篇乙酰胆碱
  • 2篇乙酰胆碱受体
  • 2篇受体
  • 2篇克隆
  • 2篇家族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烟碱型乙酰胆...
  • 1篇蜘蛛毒素
  • 1篇突变体
  • 1篇子通道
  • 1篇蝎毒
  • 1篇蝎毒素
  • 1篇离子通道
  • 1篇理学

机构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南华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戴秋云
  • 3篇刘珠果
  • 2篇代琴
  • 2篇李力
  • 2篇郑兴
  • 2篇王菲
  • 2篇丁融
  • 2篇吴传侠
  • 2篇王硕
  • 1篇孙婷
  • 1篇张科军
  • 1篇李斌元
  • 1篇李海鹰
  • 1篇朱翠

传媒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富含二硫键多肽毒素的表达与纯化被引量:1
2013年
富含二硫键的多肽毒素一般分子量小,二硫键密集,体外折叠效率较低,多于40个氨基酸的序列较难用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目标产物。简要综述富含二硫键的多肽毒素(如芋螺毒素、蝎毒和蜘蛛毒素等)基因工程表达研究进展,着重阐述其在大肠杆菌、酵母表达体系中表达及纯化技术特点。
张科军李力戴秋云
关键词:芋螺毒素蝎毒素蜘蛛毒素
新型α-芋螺毒素Di1.1的克隆、合成及功能研究
2013年
目的:从中国南海长距芋螺中克隆出新的芋螺毒素序列并用固相方法合成该毒素,测定其折叠后的二硫键配对方式并初步研究其药理学特性。方法:根据芋螺毒素A超家族保守的信号肽序列设计引物,通过3'-RACE扩增,从芋螺毒腺管中克隆出新的毒素基因;采用Fmoc-固相法合成线性多肽,通过空气氧化折叠获得含二硫键的折叠产物,用两步氧化折叠法测定多肽的二硫键连接方式;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初步研究其药理学特性。结果:发现一种新的α-芋螺毒素Di1.1的cDNA序列,其成熟肽序列为CCVIESCHSNHIDECES;该肽二硫键连接方式以C1-C4、C2-C3为主,以C1-C3、C2-C4连接为辅,对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各亚型活性较弱。结论:Di1.1是一种新的α4/7型芋螺毒素,其折叠方式以C1-C4、C2-C3连接为主。
丁融刘珠果郑兴吴传侠王菲代琴王硕戴秋云
关键词:芋螺毒素克隆二硫键
一种新4/3型α-芋螺毒素突变体的合成及功能研究
2013年
目的:合成难溶的新4/3型α-芋螺毒素Eb1.3突变体Eb1.3[ΔR1,W13M],并初步测定其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型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Fmoc-固相法合成线性肽Eb1.3[ΔR1,W13M],通过空气氧化折叠和磺化产物折叠获得含二硫键的折叠产物,利用两步折叠法测定其二硫键连接方式,双电极电压钳技术检测其药理活性。结果:Eb1.3[ΔR1,W13M]线性肽经折叠生成的主产物Ⅰ的二硫键排列方式为少见的C1-C4、C2-C3,而非典型的C1-C3、C2-C4,线性肽磺化后再经GSH交换可加速折叠,10μmol/L的产物Ⅰ对乙酰胆碱受体α3β2亚型的抑制率为28.97%±8.44%。结论:新4/3型α-芋螺毒素Eb1.3突变体Eb1.3[ΔR1,W13M]形成非典型的二硫键C1-C4、C2-C3,产物Ⅰ对乙酰胆碱受体α3β2亚型具有一定的结合活性。
代琴郑兴刘珠果李海鹰王硕丁融王菲戴秋云
关键词:磺化二硫键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芋螺毒素的毒理学和药理学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芋螺毒素由芋螺毒液管和毒囊内壁的毒腺所分泌,多数由12~40个氨基酸组成,富含二硫键。其多变的一级序列、特异二硫键配对方式和特殊修饰氨基酸与陆生动物分泌的多肽或蛋白质显著不同,作用靶点涵盖钠、钾和钙离子通道等及多种膜受体。根据芋螺毒素保守的信号肽序列及半胱氨酸框架,芋螺毒素分为A,M,O,P,S,T,I,V,Y,J,D,C和L等20多个超家族,根据药理学作用靶点,其进一步可分为α、μ、ω、κ、δ、ψ、σ、ρ、γ、加压素、惊厥剂和睡眠肽等药理家族。本文着重介绍了芋螺毒素的分类与多样性,简要总结了作用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钙、钠离子通道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几类芋螺毒素的毒理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这些毒素有的毒性很高,有的已发展为药物或正在开发中,一些毒素已成为神经药理学的强大研究工具。期望该综述对从事毒素或相关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者有所裨益。
戴秋云
关键词:芋螺毒素毒理学离子通道乙酰胆碱受体
新的J超家族芋螺毒素的克隆与进化分析
2012年
目的:从中国南海芋螺中克隆新的J超家族芋螺毒素,并进行序列和进化分析。方法:以芋螺毒腺管总RNA为模板,采用3′-RACE及巢式PCR的方法扩增J超家族芋螺毒素基因,并将得到的目的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测序比对后,获得新的J超家族毒素,利用软件BioEdit、ClustalX及Mega5.05进行进化分析。结果:获得12个新的J超家族芋螺毒素前体肽序列,其氨基酸组成具有新颖性,在进化树上与已报道的J超家族毒素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支。结论:12个新的J超家族毒素与已报道的毒素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较低,是J超家族新成员。
吴传侠刘珠果孙婷李斌元戴秋云
关键词:芋螺毒素基因克隆进化分析
几类新家族芋螺毒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芋螺毒索由芋螺毒液管和毒囊内壁的毒腺所分泌,每种芋螺的毒液中至少含50-200种活性多肽。根据芋螺毒素高度保守的信号肽序列及二硫键骨架,芋螺毒素分为A、B1、B2、B3、c、D、E、F、G、H、11、12、13、J、K、I。、M、N、01、02、03、P、S、T、V、Y等26个超家族。目前对A、O、M等超家族芋螺毒素研究较多,但新近发现的S、I、J、C、D、B1、B3、V、Y等超家族芋螺毒素的结构及功能报道较少,这些超家族具有复杂的翻译后修饰和独特的半胱氨酸骨架。本文对新近发现的S、I、J、C、D、B1、B3、V、Y等超家族芋螺毒素的序列、结构、作用靶点及功能进行简要综述。
朱翠李力戴秋云
关键词:芋螺毒素靶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