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0Z349)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晨光刘赛王科科高艳丽鞠传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米粒
  • 5篇纳米粒
  • 3篇维生素D3
  • 2篇细胞
  • 2篇CACO-2...
  • 2篇FITC
  • 1篇多糖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载体
  • 1篇英文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标记
  • 1篇鱼藤
  • 1篇鱼藤酮
  • 1篇正常小鼠
  • 1篇人结肠癌
  • 1篇摄入
  • 1篇食品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糖酯

机构

  • 5篇青岛大学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临沂市沂水中...

作者

  • 5篇刘赛
  • 5篇刘晨光
  • 4篇王科科
  • 4篇高艳丽
  • 3篇鞠传霞
  • 2篇黄振华
  • 2篇李倩
  • 1篇李琴琴
  • 1篇刘娜
  • 1篇魏文浩
  • 1篇方玉春
  • 1篇赵士睿
  • 1篇孙福生
  • 1篇于囡
  • 1篇武敬亮
  • 1篇王晓蕾
  • 1篇林维平
  • 1篇张雯静
  • 1篇修梅红
  • 1篇王峰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载维生素D_3的海藻酸纳米粒抗佝偻病作用研究
2009年
目的:观察负载维生素D3海藻酸纳米粒和维生素D3的抗佝偻病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佝偻病模型组、负载VD3的自组装海藻酸钠纳米粒(sSAN-VD3)低剂量组(1.70 mg.kg-1.d-1含VD315.0μg)、sSAN-VD3高剂量组(4.2 mg.kg-.1d-1含VD337.5μg)、VD3低剂量组(15.0μg.kg-.1d-1)、VD3高剂量组(37.5μg.kg-.1d-1)6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在通光条件下用正常饲料饲养,其余各组大鼠置于暗室中,并喂养缺乏维生素D3的饲料,同时各预防给药组按剂量连续灌胃给药35天。观察记录大鼠的体重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活性及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结果佝偻病模型组大鼠喂养5周后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BAP活性明显增高,血清25-(OH)VD3含量及股骨BMD则显著降低(P<0.05);与佝偻病模型组大鼠比较,各预防给药组大鼠体重及股骨BMD均有所增加,sSAN-VD3高、低剂量组和VD3高剂量组大鼠血清BAP活性降低,25-(OH)VD3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与同剂量的VD3低剂量组比较,sSAN-VD3低剂量组大鼠的血清BAP、25-(OH)VD3及股骨BMD等三项指标均显示出更明显的抗佝偻病作用(P<0.05)。结论:负载维生素D3海藻酸纳米粒和维生素D3均具有良好的抗佝偻病作用,以前者作用较强。
王科科刘赛鞠传霞高艳丽
关键词:维生素D3药物载体佝偻病
纳米技术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9年
纳米技术是一门研究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的新学科,已经迅速发展成为21世纪三大支柱科学领域之一。纳米技术具备促进包括食品行业在内的传统工业快速发展的巨大潜力。综述了纳米技术在食品应用领域中的若干研究热点;着重介绍了其在食品包装材料与营养物运送体系方面的应用,前者包括不可降解性、可生物降解性与可食性纳米复合材料等食品包装材料,后者包括纳米乳剂、脂质体与聚合物纳米粒等营养物运送体系;最后提出了该新领域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李倩刘晨光
关键词:食品纳米粒
酶催化的多糖酯化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酯化改性可以赋予多糖诸多新的优异性能,拓宽工业应用前景。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可以在有机溶剂中对多糖进行对映选择性、区域选择性的酯化,具有条件温和、步骤简单、无须基团保护、产物可生物降解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本文从酶催化多糖酯合成的影响因素、多糖酯的酶催化制备方法方面综述了酶催化多糖酯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黄振华刘晨光
关键词:酶催化酯化反应
自组装海藻酸钠纳米粒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自组装海藻酸纳米粒(sSAN)在小鼠的体内分布情况,探讨sSAN作为维生素D3药物载体的可行性。方法:用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标记sSAN和负载维生素D3的海藻酸纳米粒(sSAN-VD3),将两种标记好的纳米粒分别给予小鼠灌胃,在不同的时间将小鼠处死,分别取血清和肝、肺、肾、脾,各脏器经匀浆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荧光强度,计算血清和各组织中sSAN和sSAN-VD3的含量。结果:经灌胃给药后在小鼠血清、肝、肾、肺中均检测到上述药物,而脾中没有检测到。给药后0.5h和1h,sSAN-VD3-FITC及sSAN-FITC在肝、肺和血清中的含量持续增加,以1h时达峰值浓度,给药2h、4h后,两种制剂的浓度逐渐降低。在肾脏中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于2h时达峰值浓度,随后逐渐降低。结论:sSAN及sSAN-VD3经小鼠灌胃给药后均可吸收入血,而且口服吸收后在肝、肺、肾和血清中均有一定的分布。
修梅红张雯静王科科鞠传霞刘娜孙福生刘赛
关键词:荧光标记FITC维生素D3
Caco-2细胞对负载维生素D_3的纳米粒的摄入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Caco-2细胞对负载维生素D3的、FITC标记的自组装海藻酸钠纳米粒(sSAN-VD3-FITC)的摄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其通过Caco-2细胞吸收模型的跨膜转运特点。方法①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sSAN-VD3-FITC的摄取,分析作用时间的影响;②采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其跨膜转运,检测接受液的荧光强度,观察其转运特点。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析作用时间对转运的影响。结果①sSAN-VD3-FITC作用1 h后细胞质内出现荧光颗粒,4 h后荧光强度增强。②转运接受液的荧光强度、累积转运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均存在时间依赖性(P<0.05)。Papp较稳定,但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结论 sSAN-VD3可被Caco-2细胞摄取,并受作用时间的影响;可通过Caco-2细胞模型进行跨膜转运,并存在时间依赖性,表明其可经胃肠道给药吸收入血。
高艳丽刘赛
关键词:CACO-2细胞维生素D3FITC跨膜转运
响应面法优化油酰海藻酸酯的合成工艺(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不同因素对油酰海藻酸酯合成工艺的影响。选择甲酸用量、油酰氯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4个因素,采用响应面分析法,根据Box-Behnken组合设计原理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最适条件为海藻酸量0.5g、4.95mL甲酸、11.27mL油酰氯、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取代度可达4.93%、产率可达92.27%,与方程的预测值相符。
李倩刘晨光
关键词:响应面法合成工艺
自组装海藻酸钠纳米粒的制备及作为鱼藤酮载体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EDC)为偶联剂,将由N’N-二甲基甲酰胺(DMF)活化的脱氧胆酸接枝到海藻酸钠主链的羧基上,得到疏水改性的双亲性海藻酸钠(DSA),DSA在水相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利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动态激光光散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结构性质进行表征,平均粒径为208.7nm,粒径尺寸比较均一且分布较窄,具有较低的临界聚集浓度(critical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CAC),而且随着取代度的不断提高,临界聚集浓度不断降低,并将其作为鱼藤酮载体实验发现载药效果良好。
赵士睿刘晨光方玉春李琴琴石冠超
关键词:海藻酸钠纳米粒鱼藤酮
人结肠癌Caco-2细胞对自组装海藻酸钠纳米粒摄取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人结肠癌Caco-2细胞对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标记的自组装海藻酸钠纳米粒(sSAN-FITC)的摄取及影响因素。方法:Caco-2细胞加入sSAN-FITC孵育后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对sSAN-FITC的摄取情况;通过采用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FITC的荧光强度,观察sSAN浓度、作用时间、环境pH值对细胞摄入sSAN的影响,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sSAN可以被Caco-2细胞摄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种影响因素中,随着sSAN浓度升高及作用时间延长,荧光强度增强(P<0.01),当pH值低于或高于7.0时,荧光强度均增强(P<0.01或P<0.05)。结论:sSAN可被Caco-2细胞摄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并受pH值的影响。
高艳丽刘赛王科科于囡
关键词:CACO-2细胞
纳米粒载体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介绍纳米粒载体的制备、优点和应用进展,为纳米粒在新的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纳米粒制备方法和基质材料的不断发展以及各个领域的应用为线索来综述。结果: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有离子交换法、乳化法和自组装法,基质材料有蛋白质和多糖等,纳米粒本身无毒性,能增加所载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提高靶向性及效率,在抗肿瘤治疗、神经系统治疗和药物检测等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结论:纳米粒作为一种载体,在药物临床研究、药理研究和生物分析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有可能开发为其他领域的运送体系,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艳丽刘赛王科科鞠传霞王峰
关键词:纳米粒载体
pH值响应性透明质酸纳米粒的制备及作为阿霉素载体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化学交联法合成组氨酸修饰透明质酸耦合物(His-HA),制备载阿霉素纳米粒,分析其pH值响应性和抗肿瘤特征。研究显示,随着pH值的降低(7.4~5.5),纳米粒的粒径增大(230~780nm),zeta电位升高,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量增加。细胞毒性实验显示粒径<300nm的载药纳米粒具更高的毒性。细胞摄入实验表明,阿霉素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和载药纳米粒的胞外释放两种途径被细胞摄入。以上研究显示组氨酸修饰透明质酸纳米粒具有显著的pH值响应性,具备作为阿霉素药物载体的应用前景。
武敬亮刘晨光黄振华林维平王晓蕾魏文浩
关键词:透明质酸组氨酸纳米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