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51053)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帅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3篇原乡
  • 1篇大中国
  • 1篇信仰
  • 1篇游荡
  • 1篇原乡情结
  • 1篇台湾现代派
  • 1篇台湾现代派小...
  • 1篇眺望
  • 1篇童年
  • 1篇童年回忆
  • 1篇情结
  • 1篇朱天心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放逐
  • 1篇棕榈
  • 1篇於梨华
  • 1篇现代派
  • 1篇现代派小说
  • 1篇乡愁
  • 1篇乡愁意识

机构

  • 3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山东经济学院

作者

  • 4篇帅震

传媒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被放逐者的悲情——台湾现代派小说中的乡愁意识
2013年
在孤悬海隅和自我放逐的历史背景下,台湾现代派小说中的乡愁意识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乡愁文学所能昭示的意义。孤绝感受和乡愁情结互相绞绕,又互相设定限度,共同呈现着被放逐者的心灵症候。白先勇小说中畸变离散的"纽约客"、"台北人",聂华苓、於梨华笔下孤独无根的人物系列,七等生、马森作品中的游荡者,均在不同向度显示出现代派小说中乡愁意识的脉动,共同塑造着这一时期文学的现代性风貌。
帅震
关键词:现代派小说乡愁意识自我放逐
论朱天心作品中原乡认同的流变
2014年
原乡认同指的是作家对自我精神和生命来源的寻找和构建。随着时代的变迁,朱天心作品中的原乡认同不断发生着变化:从"三三集团"时期对"大中国"信仰的认同,到走出象牙塔后为失落的眷村群体书写历史记忆,直至呈现"漫游者"四处寻觅并无所依归的悲情。朱天心作品中的原乡追寻经历了从认同到不认同的流变,展示了作家重塑自我、构建精神家园的努力。
帅震
关键词:原乡
“眺望原乡”解读——以《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与《边界望乡》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於梨华的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与洛夫的诗歌《边界望乡》中均出现了"眺望原乡"这一经典场景,其中的主人公站在可以远眺大陆原乡却无法跨越的临界点上,时序错置和空间位移是其无法绕开的心灵症结,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悖谬感和孤绝感。这种由于历史归属感的缺失而生发的原乡感受自身具备了高度的精神张力,并构成了当代台湾文学中一种特有的沉重话语。
帅震
关键词:原乡於梨华
林海音小说中的原乡情结
2011年
林海音的小说依托着与原乡的血脉牵连,以童年回忆与两岸情怀为内核展示个人化的原乡情结,进而勾连起大陆与台湾两个原乡的深切情感,成为一种对当时文学极端政治化倾向的反拨和对文学本体的回归。
帅震
关键词:原乡童年回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