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3Z320)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学思章培标于婷刘娅景遐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聚丙交酯
  • 5篇聚丙交酯-乙...
  • 5篇丙交酯
  • 4篇PLGA
  • 3篇纳米
  • 3篇活性
  • 3篇成骨
  • 3篇成骨活性
  • 2篇电刺激
  • 2篇电活性
  • 2篇增殖
  • 2篇羟基磷灰石
  • 2篇细胞
  • 2篇脉冲电刺激
  • 2篇纳米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料
  • 2篇HA
  • 2篇复合材
  • 1篇蛋白
  • 1篇导电高分子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吉林大学
  • 4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爵硕大学

作者

  • 7篇章培标
  • 7篇陈学思
  • 5篇于婷
  • 4篇景遐斌
  • 4篇刘娅
  • 3篇邬海涛
  • 2篇李波
  • 2篇崔巍巍
  • 2篇危岩
  • 2篇王宇
  • 2篇吕忠文
  • 1篇宋乐
  • 1篇方芳
  • 1篇黄磊
  • 1篇周延民
  • 1篇崔立国
  • 1篇关树文
  • 1篇焦自学
  • 1篇董树君
  • 1篇金仲慧

传媒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东北三省生物...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调控表达骨形态蛋白的pSTAR-BMP-2质粒的构建
随着生物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及相关物理化学学科的发展,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发展产生了组织工程学。组织工程的目的是直接以活细胞再生正常组织替代受损的组织或器官。本课题组化学合成的聚丙交酯(聚乳酸,PLA)、聚乙交酯(PG...
崔立国景遐斌章培标陈学思
文献传递
生物活性玻璃纳米复合材料在骨修复中的应用
自从生物玻璃在1971年被 Hench 发现以来由于其良好的诱导成骨的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和口腔科领域。生物活性玻璃能通过生物活性磷灰石层的形成而与硬组织甚至是软组织产生牢固的化学结合且这种结合无纤维层包裹。生物活...
董树君景遐斌章培标陈学思
文献传递
医用可吸收高分子纳米人工骨材料的X线影像观察与分析
目的:研究目的:随着生物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陶瓷和生物玻璃作为骨科替代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热点,部分产品已经进入临床。其中,羟基磷灰石(HA)/聚乳酸(PLA)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力学性
吕忠文章陪标
文献传递
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PLG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活性被引量:21
2009年
以低聚乳酸接枝改性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op-H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制备的生物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为研究对象,采用FTIR,TGA,ESEM和EDX分析其接枝反应、接枝率、表面形貌和钙磷沉积情况,通过在材料膜表面接种兔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荧光染色、NIH ImageJ图像分析和Real-time PCR综合评价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形态、黏附面积比、增殖能力和基因表达水平,以此评价新型骨修复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的表面性质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op-HA的表面接枝率为8.3%,掺入至PLGA后可形成富含钙磷的粗糙表面,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扩展和增殖,提高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骨形态蛋白-2(BMP-2)和骨连接蛋白(Osteonectin)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材料的钙磷沉积能力.op-HA/PLG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活性.
于婷刘娅王宇景遐斌章培标陈学思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成骨活性
脉冲电刺激对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丙交酯-乙交酯复合材料表面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背景:目前,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骨细胞特性研究和骨修复材料研制两大领域,而对细胞与细胞外材料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调节和促进两者间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目的:在低聚乳酸接枝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丙交酯-乙交酯(Hydroxyapatite nanocrystals surface-grafted with L-lactic acid oligomer/Poly(lactide-co-glycolide),op-HA/PLGA)复合材料上接种成骨细胞,观察脉冲电场刺激对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5/2009-01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op-HA和PLGA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制备。方法:实验分为PLGA无电刺激组、op-HA/PLGA无电刺激组、PLGA电刺激组和op-HA/PLGA电刺激组。将op-HA/PLGA和PLGA氯仿溶液分别于盖玻片表面铺成薄膜,并接种兔成骨细胞,体外培养7d。电刺激组刺激电压为2V,频率为1Hz,占空比为20%,每天刺激1h。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Ⅰ型胶原蛋白、骨连接蛋白的表达。结果:脉冲电刺激组op-HA/PLGA上生长的成骨细胞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op-HA/PLGA与PLGA比较能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2、Ⅰ型胶原蛋白、骨连接蛋白3种基因表达量,并且施加脉冲电刺激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Ⅰ型胶原蛋白、骨连接蛋白3种基因表达量高于未加电刺激组。结论:op-HA/PLGA复合材料是一种很好的骨修复材料,脉冲电刺激能促进成骨细胞在材料上的增殖能力,提高成骨活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于婷刘娅邬海涛崔巍巍王宇景遐斌章培标陈学思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聚丙交酯-乙交酯脉冲电刺激增殖
电活性可生物降解纳米复合材料PAP/op-HA/PLGA的制备及成骨活性被引量:7
2011年
以苯胺五聚体(AP)与聚乳酸(PLA)的三嵌段共聚物(PAP)与表面接枝低聚乳酸的纳米羟基磷灰石(op-H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的复合物共混,制备了电活性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PAP/op-HA/PLGA,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扫描和标准四探针法分析其电化学特性及电导率.采用ESEM观察其膜表面形貌,用接触角评价其亲水性.通过在材料膜表面接种兔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荧光染色、NIH ImageJ图像分析和Real-time PCR综合评价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扩展(细胞面积比)和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此评价新型电活性纳米复合骨修复材料PAP/op-HA/PLGA的表面性质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PAP/op-HA/PLGA的电导率较低(5×10-6 S/cm),但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能,PAP质量分数为0.1%时,材料的亲水性明显改善,成骨细胞的黏附和扩展明显增强.培养7 d时骨形态蛋白-2(BMP-2)和骨连接蛋白(Osteonectin)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而对Ⅰ型胶原蛋白的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表明PAP/op-HA/PLG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活性.
邬海涛于婷朱庆三焦自学危岩章培标陈学思
关键词:聚丙交酯-乙交酯导电高分子成骨活性
脉冲电刺激对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op-HA)/PLGA复合材料表面成骨细胞粘附、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脉冲电场刺激对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op-HA)/PLGA复合材料上培养的成骨细胞的粘附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组织块法原代培养的兔成骨细胞与材料体外培养,在2 V,1Hz的脉冲电刺激下,用FITC荧光染色和NIH Image J软件对图像进行数据分析观察1 d,3 d和7 d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的形态、单个细胞面积比;MTT法检测各组吸光度(A)值。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细胞形态由三角形、梭形转变为多角形,单个细胞面积比逐渐增大。op-HA/PLGA表面的单个细胞面积比高于PLGA的;电刺激组的单个细胞面积比高于未加电刺激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测得细胞A值逐渐增大。op-HA/PLGA表面细胞的A值高于PLGA的;电刺激组A值高于未加电刺激组。结论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op-HA)/PLGA复合材料利于成骨细胞的粘附和增殖;施加脉冲电刺激对成骨细胞的粘附和增殖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于婷章培标邬海涛崔巍巍李波陈学思刘娅
关键词:脉冲电刺激粘附增殖
亚血红素六肽在秀丽线虫体内抗衰老作用及机理的研究
衰老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界重要的生命现象。现今阶段关于衰老形成了多种理论和学说,其中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学说之一。该学说认为衰老是由自由基的持续损伤累积产
黄磊关树文李鹏飞李惟王丽萍
文献传递
苯胺四聚体-PEG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自组装行为被引量:5
2011年
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缩合剂,使聚乙二醇单甲基醚(mPEG)与苯胺四聚体(AT)反应,得到两嵌段共聚物.用核磁共振(1H NMR)和红外光谱(FTIR)方法确认了共聚物的结构,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循环伏安(CV)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电活性特征.用扫描电镜与光散射的方法对粒径大小进行了测量,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可形成直径125 nm的均匀球形组装体,通过透射电镜确定了组装体的实心结构.当嵌段共聚物处于中间氧化态时,组装体的尺寸会随着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对组装体的形成及pH敏感性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郎乐庄秀丽刘亚栋章培标陈学思危岩
关键词:嵌段聚合物电活性自组装
以延迟相葡萄糖负荷的FDGPET/CT扫描方法预测高血糖对多药耐药蛋白和P-糖蛋白活性影响的可行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PET/CT延迟相葡萄糖负荷观察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排出细胞的关键酶——多药耐药蛋白(MRP)和P-糖蛋白(P-gp)的活性是否与血糖水平有关,初步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2例恶性肿瘤患者序贯进入实验组,并在病历库中随机选取同期30例常规双时相扫描患者为对照组。2组患者早期相均为常规空腹18F-FDG PET/CT扫描,延迟相实验组患者口服葡萄糖后扫描,对照组患者则不口服葡萄糖。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早期相和延迟显像中肿瘤组织和健康组织标准化摄取比值(SUV)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延迟相各感兴趣区(ROI)的平均SUV(SUVmean)和最大SUV(SUVmax)变化,与早期相比较,对照组患者肿瘤延迟相SUVmax明显升高(P<0.01),竖脊肌延迟相SUVmean变化不明显(P>0.05),肝脏、主动脉延迟相SUVmean明显减低(P<0.01);与早期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竖脊肌延迟相SUVmean明显升高(P<0.05),而肿瘤延迟相SUVmax变化不明显(P>0.05),肝脏和主动脉延迟相SUVmean明显减低(P<0.01)。结论:葡萄糖负荷后肿瘤组织SUV未出现明显升高,提示18F-FDG排出与进入细胞的速度取得了新的平衡,预示高血糖可能导致MRP和P-gp功能的上调或激活。
金仲慧吕忠文朱慧慈刘君何平李欣欣宋乐刘玉良
关键词:18F-氟代脱氧葡萄糖葡萄糖负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