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10ZY034)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1
相关作者:谢丽娴陈溅星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政治
  • 2篇政治理论
  • 2篇政治理论课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 2篇小班
  • 2篇小班化
  • 2篇理论课
  • 2篇教学
  • 1篇主体间
  • 1篇主体间性
  • 1篇小班化教学
  • 1篇交互性
  • 1篇教学方法
  • 1篇高校
  • 1篇高校思想
  • 1篇高校思想政治
  • 1篇高校思想政治...

机构

  • 1篇广东轻工职业...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作者

  • 1篇陈溅星
  • 1篇谢丽娴

传媒

  • 1篇高教探索
  • 1篇广东教育(职...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方法合理性浅析
2011年
本文分析了思想政治课课堂空间格局的现状,指出了大班授课制的局限性,并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课堂管理、教学互动等方面阐述了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陈溅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方法探析被引量:16
2013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是相对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级授课制提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小班化"教学为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级授课因学生人数多带来的困境和局限性,为师生交流互动、平等对话创设了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的研究也为实现主体间性或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在遵循主体性—主体间性等原则基础上实行"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谢丽娴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性交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