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6037)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敏张磊杨伟锋黄奕普邱雨生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渚碧礁表层水中210Po和210Pb的潮汐变化
- 天然放射性核素210Po(T1/2=138.4 d)和210Pb(T1/2=22.3 a)是研究海洋颗粒动力学及生源要素(C、N)循环的重要核素。一方面,藉助210Po和210Pb的特征半衰期可以对C、N循环进行时间尺度...
- 杨伟锋黄奕普陈敏邱雨生李鸿宾
- 文献传递
- 基于^(210)Po/^(210)Pb不平衡的南大洋与南海颗粒有机物的输出与再矿化被引量:3
- 2009年
- 对南大洋及南海上层水体210Po/210Pb不平衡进行了研究,发现表层水体210Po亏损,次表层或中层水体210Po过剩,且颗粒态210Po比活度与颗粒有机碳(POC)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证实210Po相对于其母体210Pb的亏损与过剩可示踪颗粒有机物的输出与再矿化.次表层水体中δ13C的减小及δ15N的增大等证据均支持210Po的过剩缘自颗粒有机物的再矿化.根据箱式模型计算得南大洋和南海表层水体POC输出通量分别为1.2和2.3mmolC·m-2·d-1,次表层或中层水体210Po再矿化通量分别为0.062和0.566Bq·m-2·d-1,相应的再循环效率分别为52%±26%和119%±52%,由此得到次表层或中层水体POC的再矿化通量分别为0.6和2.7mmolC·m-2·d-1.本研究的结果表明210Po/210Pb不平衡不仅可示踪颗粒有机物的输出,亦可示踪其再矿化.
- 杨伟锋黄奕普陈敏邱雨生彭安国张磊
- 关键词:再矿化南大洋
- 南沙海域表层水中^(210)Po/^(210)Pb不平衡及其海洋学意义被引量:4
- 2006年
- 对南沙海域表层水中溶解态(<0.45μm)和颗粒态(>0.45μm)210Po和210Pb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沙海域表层水中溶解态和颗粒态210Po平均比活度分别为0.61Bq/m3(n=24)和0.43Bq/m3(n=23).溶解态和颗粒态210Pb平均比活度分别为1.66Bq/m3(n=24)和0.23Bq/m3(n=23).颗粒态210Pb比活度约占总210Pb比活度的12%,与开阔大洋相应值吻合;而颗粒态210Po占总210Po的比例约40%,明显高于开阔大洋和富营养海域.根据稳态不可逆模型得到总210Po和210Pb的停留时间分别为0.82和1.16a.清除过程中210Po和210Pb的平均分馏因子由清除速率常数法和固-液分配系数法计算分别为5.42和6.69,揭示了210Po和210Pb从溶解相清除至颗粒相的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分馏.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了南沙海域210Po和210Pb的分馏主要由微生物控制,与富营养海域的分馏机制不同:在富营养海域,浮游植物颗粒和粪粒充当210Po和210Pb清除和迁出过程的主要载体,210Po和210Pb的分馏主要发生于浮游植物颗粒和粪粒对两核素的清除过程;在寡营养南沙海域,由于浮游植物颗粒和粪粒的相对贫乏,使微生物对210Po的清除作用相对突出,并在此过程中使210Po和210Pb产生明显的分馏效应.这与寡营养的马尾藻海的研究结果极为相似,进一步证实寡营养海域和富营养海域210Po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循环路径的差异.这表明210Po可能是研究与微生物有关的海洋学过程,尤其是研究硫族元素(S,Se,Te和Po)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有用示踪剂.
- 杨伟锋黄奕普陈敏张磊李鸿宾刘广山邱雨生
- 关键词:南沙海域^210PO^210PB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