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119)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志民马君玲闫巧玲李雪华朱教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沙地
  • 2篇种子
  • 2篇科尔沁沙地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物种
  • 1篇植物种子
  • 1篇沙丘
  • 1篇沙生
  • 1篇沙生植物
  • 1篇生活型
  • 1篇生态类群
  • 1篇种子雨
  • 1篇物种
  • 1篇埋藏
  • 1篇萌发
  • 1篇萌发特性
  • 1篇类群
  • 1篇固定沙丘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刘志民
  • 2篇闫巧玲
  • 2篇马君玲
  • 1篇朱教君
  • 1篇李雪华

传媒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埋藏对65种半干旱草地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07年
比较了半干旱草原科尔沁沙地65种植物新采种子和埋藏1年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埋藏1年后,有38种植物的种子仍具有活力.新采种子萌发率>80%的植物种子埋藏后萌发率下降;而萌发率<80%的植物种子埋藏后萌发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埋藏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因植物生态类群(杂草、草原植物、草甸植物、沙生植物)而异.种子埋藏1年后,多年生植物萌发率没有明显提高,而1年生植物萌发率显著提高(P<0.05).对于新采种子和埋藏1年种子萌发率间相差10%以下的物种,可根据萌发格局将植物种分为3类:埋藏促进型(如差巴嘎蒿)、埋藏抑制型(如大籽蒿)和埋藏不变型(如鹤虱).
闫巧玲刘志民李雪华马君玲
关键词:生活型生态类群埋藏
沙丘区植物植冠储藏种子的活力和萌发特征被引量:15
2008年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10种植物的植冠储藏(成熟后在植冠中保留至翌年5月)种子的活力及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典型沙生植物(流动沙丘及半固定沙丘植物)沙蓬、乌丹蒿和差巴嘎蒿的植冠储藏种子80%以上具有活力,而非典型沙生植物的植冠储藏种子有活力的不足80%,甚至在30%以下;典型沙生植物的植冠储藏种子表现出"速萌型"的萌发特征.植冠种子库使典型沙生植物种子的脱落延迟到风季结束、雨季来临的时候,而且此时的种子活力较高、萌发迅速.植冠种子库是典型沙生植物适应流沙和季节性干旱的主要方式之一.
马君玲刘志民
关键词:沙生植物出苗科尔沁沙地
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时空格局特征被引量:6
2009年
该文研究了种子雨在科尔沁沙地西部的固定沙丘系统(包括固定沙丘、过渡带、丘间低地)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密度达到(4 782±894)粒/m2;沿着主风向的方向(即从丘间低地到固定沙丘的方向),种子雨平均密度呈现偏正态的空间格局,而且种子雨密度与地上植物多度之间负相关,但不显著(P>0.05);种子雨密度在每年的10月底达到最大值(6 064±330)粒/m2,到翌年3、5、7月,种子雨密度逐渐递减,并在7月达到最小值(513±48)粒/m2;种子雨密度的年际变化为1.6倍。可见,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密度大,季节变异大、波动性强,但是种子雨密度不是固定沙丘系统植被更新的限制因子。
闫巧玲刘志民朱教君
关键词:过渡带植被恢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