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011012-2)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武海顺贾建峰马丽娟王剑锋靳燕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团簇
  • 1篇预处理
  • 1篇入侵
  • 1篇入侵检测
  • 1篇数据预处理
  • 1篇稳定性
  • 1篇金属
  • 1篇金属掺杂
  • 1篇富勒烯
  • 1篇掺杂
  • 1篇储氢
  • 1篇从头算
  • 1篇12
  • 1篇SC

机构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作者

  • 2篇贾建峰
  • 2篇武海顺
  • 1篇靳燕
  • 1篇王剑锋
  • 1篇马丽娟

传媒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Ⅲ-Ⅴ族多面体团簇的稳定性规律
2012年
本文对Ⅲ-Ⅴ族多面体团簇的几何结构与稳定性规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内容包括富勒烯Cn团簇、CnXn(X=H,F)团簇、BnNn团簇、(HBNH)n团簇、Nn团簇及羰基硼(BCO)n团簇。对于富勒烯,最成熟的稳定性判据为独立五元环规则和五元环共边计数规则,它们都强调Cn团簇由五元环与六元环形成,且五元环应最大程度分离。但氢化或氟化后的CnXn(X=H,F)团簇有不同的稳定性规律,它们的稳定结构为五元环聚集的管状结构。BnNn团簇主要由四元环、六元环这样的偶数元环形成,避免了BB或NN键的出现。其最稳定结构中,四元环呈最大分离。最稳定的(HBNH)n团簇为四元环聚集的针状结构。N原子与CH单元为等电子体,但最稳定的Nn团簇由三元环、五元环与六元环形成,呈管状结构。BCO单元与CH也具有等瓣相似性,但最稳定的(BCO)n结构由三元环和六元环形成。对部分氢化或氟化富勒烯稳定性规律的探索,是Ⅲ-Ⅴ族团簇稳定性研究的下一个难点。
贾建峰武海顺
关键词:稳定性富勒烯
B_(12)Sc_4和B_(12)Ti_4团簇的储氢性质(英文)被引量:3
2012年
提出了两个稳定的团簇B12Sc4和B12Ti4,基于理论计算,研究了它们的结构与储氢性质.结果发现,在这两个稳定的团簇中,过渡金属原子不会聚合在一起而影响它们对氢气的吸附.B12Sc4最多可以吸附12个氢分子,达到7.25%(质量分数)的储氢量,它的平均每氢分子吸附能量为-10.5kJ·mol-1.B12Ti4最多只能吸附8个氢分子,储氢量为4.78%,但其平均每氢分子吸附能量可达-50.2kJ·mol-1.进一步计算表明,即使在77K,也需要很高的氢气压力才能使12个氢分子都吸附到B12Sc4上.电子结构分析表明,B12Ti4-nH2吸附结构中的Kubas作用要大于相应B12Sc4-nH2结构中的Kubas作用.
马丽娟王剑锋贾建峰武海顺
检测未知攻击的数据预处理算法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提出数据预处理AnoG算法,对训练数据集进行稀疏拓展,产生出未知攻击实例,并冠以类标anomaly.过滤实验表明AnoG算法拓展出的未知攻击实例与原实例造成数据冲突的可能性非常小.将拓展出的训练实例作为训练数据集,采用RIPPER算法训练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分类模型对未知攻击具有良好的检测率,数据预处理AnoG算法的使用明显提高了分类模型对未知攻击的检测能力.
靳燕
关键词:入侵检测数据预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