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2GXNSFAA053175) 作品数:9 被引量:35 H指数:7 相关作者: 卢文杰 陆国寿 谭晓 陈家源 钟正贤 更多>> 相关机构: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小槐花中的脂溶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2012年 采用硅胶柱层析、甲酯化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小槐花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分离出45个组分,确认了其中的29个成分。这些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其中以十六烷酸、十八碳烯酸、十八碳二烯酸含量最高,含量分别为28.90%、26.49%、17.95%。这些成分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鉴定出。 陆国寿 谭晓 陈家源 卢文杰关键词:脂溶性成分 小槐花醇提物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小槐花醇提物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对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实验;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碳末廓清法和对正常小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实验,以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小槐花醇提物能促进小鼠睡眠并延长其睡眠时间,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能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能有效降低小鼠血清MDA含量,同时提高SOD活性。小鼠最大给药量为128g生药/kg。结论:提示小槐花醇提物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镇痛,免疫增强和抗氧化作用,且毒性较低。 李燕婧 钟正贤 卢文杰关键词:药理作用 小鼠 壮瑶药小槐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研究壮瑶药小槐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和纯化小槐花的化学成分,综合运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三十二烷酸(1)、三十四烷酸(2)、豆甾醇(3)、桦木醇(4)、柠檬酚(5)、异柠檬酚(6)、山柰酚(7)、原儿茶酸(8)、槐果碱(9)、苦参碱(10)、N,N-二甲基色胺(11)、5-羟基-N,N-二甲基色胺(12)。结论:其中,化合物1、2、4、8~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卢文杰 陆国寿 谭晓 陈家源 黄周锋关键词:化学成分 HPLC测定小槐花药材中山柰酚的含量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槐花药材中山柰酚的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醇-25%盐酸(4∶1)混合溶液回流提取1.5 h,用Thermo BDS Hyperl C18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2%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8 nm,进样量10μL,以外标法定量。结果:山奈酚进样量在18.94~189.4 ng与峰面积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5.5%,RSD 1.2%(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可作为控制小槐花药材质量的方法。 成林 刘吉成 卢森华 卢文杰 蒋受军关键词:山柰酚 高效液相色谱 壮瑶药小槐花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壮瑶药小槐花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槐花的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小槐花中鉴定出4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9. 50%,相对含量较高的挥发油成分有薄荷脑(12. 0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 15%)、己酸丁酯(5. 66%)、棕榈酸(24. 40%)、亚油酸(5. 17%)。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为合理利用小槐花植物资源及其深度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甘洋萦 卢森华 梁爽 卢文杰关键词: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壮瑶药小槐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建立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壮瑶药小槐花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5μm,4.6mm×250mm),检测波长为330n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10批次小槐花样品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小槐花HPLC指纹图谱,标定出13个共有峰,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聚类分析将小槐花样品大致分为4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影响药材质量差异是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结论将小槐花指纹图谱采用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进行分析,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稳定性及重现性良好,可作为小槐花质量评价和控制的有效方法。 梁爽 甘洋萦 卢森华 刘吉成 梁路生 蒋永宁关键词:化学计量学 指纹图谱 柠檬酚对人肝癌HepG_2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探讨柠檬酚对人肝癌HepG_2细胞增殖的影响,本文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细胞生长曲线以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了柠檬酚对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的影响,并应用HE、吖啶橙染色、流式细胞术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观察和检测了不同浓度柠檬酚作用后细胞形态、细胞周期和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变化。结果显示,柠檬酚能明显抑制人HepG_2细胞生长,且呈浓度依赖性,其IC50值为79.14μmol/L,柠檬酚给药组细胞克隆率明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的柠檬酚在作用HepG_2细胞24h后,细胞均出现了明显的皱缩、胞浆空泡化和细胞核固缩的形态学改变;同时,70μmol/L和80μmol/L的柠檬酚处理组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2.72±1.07,28.68±1.36 vs 16.34±0.66,P<0.01);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柠檬酚能引起HepG_2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解聚和断裂。综上,推测柠檬酚可能是通过破坏细胞的Actin骨架,阻止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从而抑制人肝癌HepG_2细胞的增殖。 刘瑛 陆国寿 卢文杰 王丽 黄周锋关键词:HEPG2细胞 增殖抑制 细胞周期 细胞骨架蛋白 壮、瑶药小槐花中异柠檬酚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硅胶色谱柱分离纯化的方法从小槐花药材中分离得到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其为异柠檬酚。采用HPLC法对异柠檬酚的含量进行测定,HPLC分析条件如下: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70:3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35℃。实验结果表明异柠檬酚在0.011-0.242μg范围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1.42%(n=6),不同采集地的小槐花药材中异柠檬酚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陆国寿 叶勇 卢文杰 黄周锋 蓝艳妮 曾繁强 黄伟城关键词:分离纯化 HPLC 小槐花水提物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小槐花水提物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对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实验;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碳末廓清法和对正常小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实验,以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小槐花水提物能明显促进小鼠睡眠并延长其睡眠时间,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能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降低小鼠血清MDA含量,同时提高SOD活性。小鼠最大给药量为220.5g生药/kg。结论:提示小槐花水提物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镇痛,免疫增强和抗氧化作用,且毒性较低。 李燕婧 钟正贤 卢文杰关键词:药理作用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