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KZCX3-SW-NA09-02)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霍莉莉邹元春吕宪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三江平原
  • 1篇湿地
  • 1篇开垦
  • 1篇开垦年限
  • 1篇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篇吕宪国
  • 1篇邹元春
  • 1篇霍莉莉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三江平原水稻田耕层土壤铁随开垦年限的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以三江平原不同开垦年限水稻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稻田耕层土壤铁随开垦年限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开垦年限增加,水稻田耕层土壤全铁呈指数形式递增;游离态铁以波动形式增加,3和11a时为波谷,5和14 a时为波峰;络合态铁开垦前期逐年增加,8 a后增加到1 562.41 mg/kg,随后逐渐减少;无定形态铁呈指数递减趋势。氧化铁的游离度先升高后降低,开垦8 a时达到最高值0.46;络合度在开垦前8 a逐年上升,5~8 a增速降低,8 a时达到最高值0.18,之后逐年下降;活化度则呈指数形式下降。土壤淹水状况和耕作管理方式的不同造成水稻田和大豆田氧化铁游离度、络合度和活化度随开垦年限变化趋势的差异。水田开发使湿地表土游离态铁、络合态铁和无定形态铁含量增加,氧化铁游离度升高,水稻田耕层土壤氧化铁络合度和活化度低于天然湿地,高于大豆田。
霍莉莉吕宪国邹元春
关键词:开垦年限湿地三江平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