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853)

作品数:24 被引量:111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希良罗德炎高永辉李鹏王政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疫苗
  • 10篇免疫
  • 9篇杆菌
  • 8篇细胞
  • 6篇布鲁氏菌
  • 6篇布氏杆菌
  • 5篇DNA疫苗
  • 4篇细胞瘤
  • 4篇免疫应答
  • 4篇母细胞
  • 4篇母细胞瘤
  • 3篇蛋白
  • 3篇肾母细胞
  • 3篇肾母细胞瘤
  • 3篇小儿
  • 3篇小儿肾母细胞...
  • 3篇免疫保护
  • 3篇巨噬细胞
  • 3篇菌病
  • 3篇基因

机构

  • 23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空军航空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重庆市动物疫...
  • 1篇武汉市汉口医...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22篇王希良
  • 14篇罗德炎
  • 7篇高永辉
  • 5篇王政
  • 5篇李鹏
  • 4篇曾政
  • 3篇于三科
  • 3篇张松乐
  • 3篇段跃强
  • 3篇赵忠鹏
  • 2篇吴小艳
  • 2篇刘洲禄
  • 2篇张良艳
  • 2篇吴朔
  • 1篇周丽丽
  • 1篇周华
  • 1篇任昶
  • 1篇叶艺
  • 1篇师伟
  • 1篇应天翼

传媒

  • 6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母细胞瘤免疫治疗中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效应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用肾母细胞瘤WT1基因一段序列(WT1y)构建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通过小鼠和体外细胞模型初步研究所激发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效应。方法WT1基因一段序列,含HLA-A*2402锚定残基的9个氨基酸。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WT1y。免疫Balb/c小鼠,ELISA方法检测体液免疫反应;分离脾淋巴细胞,FCM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4/CD8。结果重组质粒测序鉴定,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完全一致;免疫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及CTL活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体外具有较强溶解靶细胞的功能。结论WT1基因的DNA疫苗具有很强的CTL效应,为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滨王政
关键词:WT1小儿肾母细胞瘤DNA疫苗细胞毒T淋巴细胞
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突变活菌苗株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构建自杀性质粒载体,对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进行精确突变,并对得到的pgm基因突变活菌苗株进行鉴定.方法 在puc19质粒载体上构建正向筛选标记--蔗糖敏感基因和反向筛选标记--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融合序列;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融合序列对布鲁杆菌pgm基因进行修饰(插入突变),完成pucS1.6K自杀性质粒载体的构建;通过电转化获得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突变菌株;应用PCR方法对pgm基因突变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鉴定结果显示,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插入后失活,突变后的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DNA片段长度约为3525 bp,与预期的相符,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突变菌株构建成功.结论 构建的自杀性质粒载体能成功对布鲁杆菌进行精确毒力基因突变,为获得布鲁杆菌突变株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平台,也为新型减毒活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李鹏朱嘉婧罗德炎王希良
关键词:基因融合诱变
布鲁氏菌的感染免疫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布鲁氏菌 (简称布氏菌 )是一类兼性胞内寄生菌 ,其毒力因子相当复杂 ,导致其致病机制也非常复杂。在抗布氏菌感染过程中 ,天然免疫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获得性免疫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高永辉王希良
关键词:布氏菌免疫研究布鲁氏菌获得性免疫寄生菌
布氏杆菌PBP_(39)蛋白抗原表达及免疫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获得纯化的布氏杆菌PBP3 9重组蛋白抗原,观察PBP3 9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 扩增不同种布氏杆菌PBP3 9基因,测序、连接表达载体PET3 2a ,诱导表达,柱纯化PBP3 9重组蛋白抗原,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抗体及抗体亚型。结果 我国牛、羊、猪布氏杆菌PBP3 9基因与国外已报道的PBP3 9编码基因不完全相同。在蛋白N端5 8位碱基后多一G ,造成移码突变。故在85、86、87位编码终止子TCA。而在13 4、13 5、13 6位的ATG又编码了新的起始密码。布氏杆菌PBP3 9蛋白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表达量达40 % ,纯化重组蛋白抗原免疫BALB/c小鼠,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应答,抗体亚型主要是IgG1。结论 我国牛、羊、猪布氏杆菌PBP3 9编码抗原蛋白同国外已报道的不完全相同,纯化的PBP3 9重组蛋白抗原可诱导高水平的抗体反应,为筛选布氏杆菌病新型疫苗保护性抗原分子奠定了基础。
罗德炎曾政李非高永辉李鹏王希良何凤田
关键词:免疫原性
巨噬细胞—布鲁氏菌感染的靶点
2005年
布鲁氏菌是兼性胞内寄生菌,它们主要定居在巨噬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这两类宿主细胞,。在巨噬细胞内,布鲁氏菌在长期的胞内微生态环境的定居中经历重重考验,使自己成为适合生存和复制的胞内部分,即包含布鲁氏菌的早期吞噬体通过与内质网适当融合而获得内质网的部分膜成分而发展为有利于布鲁氏菌胞内生存和复制的布氏小体。
高永辉王希良
关键词:巨噬细胞布鲁氏菌内质网
感染布氏杆菌后的THP-1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在布氏杆菌(Brucella)的感染免疫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的应答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毒力不同的布氏杆菌引起的宿主反应截然不同。用双向电泳技术对THP-1单核细胞受毒力不同的布氏杆菌株侵袭后的全细胞蛋白谱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共发现了3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这些点经过胶内酶切后进行MALDI-TOF质谱鉴定,每个蛋白质点的肽质量指纹图谱都在人类的蛋白质组数据库中用Mascot进行检索后,发现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主要集中在结构蛋白,信号传导途径和物质代谢等领域,还有一些功能未知的蛋白。这一结果为研究布氏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提供了方向,对深入探讨病原菌-宿主的相互作用模式具有参考价值。
高永辉任昶应天翼王希良
关键词:布氏杆菌THP-1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质谱
布氏杆菌BCSP_(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效果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构建布氏杆菌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克隆BCSP31基因,构建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其BCSP31蛋白抗原的表达。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观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进一步用1.25×104布氏杆菌A544强毒株腹腔攻毒,观察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扩增的BCSP31保护性抗原基因片断在牛、羊和猪布氏杆菌株中具有高度保守性,构建的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在COS7细胞有目的蛋白抗原的表达。制备的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肌肉免疫BALB/c小鼠4次,ELISA检测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并随免疫次数增加抗体的滴度也递增,且抗体亚型以IgG2a为主,表明主要引起Th1型的免疫应答。FCM检测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的CD4+/CD8+比值明显下降,说明激发了显著的CTL效应。MTT测定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布氏杆菌A544强毒株攻毒后,动物存活及脾组织细菌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能够产生有效的保护效果。结论研制的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免疫BALB/c小鼠能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并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效果,为布氏杆菌病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鹏罗德炎高永辉张松乐宋艳王希良
关键词:重组表达质粒免疫应答免疫保护
以病毒样颗粒为载体的小儿肾母细胞瘤新型疫苗的研制
2008年
目的对小儿肾母细胞瘤以病毒样颗粒为载体的新型疫苗进行初步研究,为该肿瘤的治疗以及替代手术后放疗和化疗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克隆编码小儿肾母细胞瘤WT1表位肽HLA-A*2402、HLA-A*2402x,将其融合到乙型肝炎核蛋白基因片段上,运用棒状杆菌表达系统对融合蛋白进行表达。结果细胞病变显示病毒重组,SDS-PAGE显示目的蛋白的表达,电镜下可观察到目的蛋白。结论小儿肾母细胞瘤WT1表位肽HLA-A*2402、HLA-A*2402x融合到乙型肝炎核蛋白基因片段上可以产生融合病毒样颗粒,该融合蛋白的制备将为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王政段跃强罗德炎王希良刘洲禄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
布鲁氏菌pcDNA3.1-omp17.3基因疫苗的研制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PCR方法扩增了布鲁氏菌17.3 ku外膜蛋白编码基因,并将该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omp17.3。pcDNA3.1-omp17.3转染COS-7细胞后,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到了17.3 ku蛋白的瞬时表达。将pcDNA3.1-omp17.3免疫小鼠,三免后经ELISA、流式细胞仪以及ELISPOT技术检测到pcDNA3.1-omp17.3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了以Th1型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结果表明,构建的基因疫苗可作为潜在的布鲁氏菌新型疫苗,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邓小红曾政王希良
关键词:布鲁氏菌KU蛋白基因疫苗免疫应答
布鲁菌免疫分子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布鲁菌病是布鲁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包括7种21型,其中感染人的主要有牛、羊、猪布鲁菌3种,其免疫涉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布鲁菌的免疫过程中,先天性免疫应答主要通过补体、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等的参与。获得性免疫应答中,CD4+、CD8+、γβT细胞起重要作用。布鲁菌重组亚单位疫苗是近年研究的热点,而且发现的免疫分子也很多。文章围绕布鲁菌免疫机理、免疫相关分子进行探讨,为筛选疫苗候选分子奠定基础。
吴朔赵忠鹏于三科王希良
关键词:布鲁菌免疫分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