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4B09)

作品数:18 被引量:174H指数:8
相关作者:曹承富杜世州乔玉强赵竹丁克坚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省级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小麦
  • 6篇水稻
  • 5篇氮肥
  • 5篇冬小麦
  • 3篇玉米
  • 3篇生育
  • 3篇同播
  • 3篇播期
  • 3篇不同播期
  • 2篇氮肥利用
  • 2篇氮肥利用率
  • 2篇氮肥水平
  • 2篇砂姜
  • 2篇砂姜黑土
  • 2篇施用
  • 2篇水稻黑条矮缩...
  • 2篇全蚀病
  • 2篇小麦全蚀病
  • 2篇胁迫
  • 2篇利用率

机构

  • 15篇安徽省农业科...
  • 9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安徽省农作物...
  • 2篇安徽省气象局
  • 2篇安徽养分循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蒙城县农业技...
  • 1篇白湖监狱管理...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徽省农业机...
  • 1篇安徽省濉溪县...
  • 1篇宁波市农业科...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作者

  • 7篇曹承富
  • 7篇杜世州
  • 6篇赵竹
  • 5篇李玮
  • 5篇乔玉强
  • 4篇吴文革
  • 4篇陈莉
  • 4篇丁克坚
  • 3篇张向前
  • 3篇陈欢
  • 2篇郭熙盛
  • 2篇马晓群
  • 2篇叶舒娅
  • 2篇李敏
  • 2篇肖扬书
  • 2篇齐永霞
  • 2篇王晓东
  • 1篇刘布春
  • 1篇张四华
  • 1篇杨剑波

传媒

  • 5篇中国作物学会...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气象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全国第十七届...
  • 2篇Agricu...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农学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美洲星和6-BA对低温胁迫下稻茬小麦光合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叶面肥6-BA和对稻茬小麦低温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以半冬性小麦品种烟农19和弱春性小麦品种淮麦30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喷施6-BA和新美洲星对分蘖期-10℃和拔节期0℃低温胁迫下小麦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喷施蒸馏水的对照相比,喷施6-BA和新美洲星处理显著降低了两个小麦品种的叶片初始荧光,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PSⅡ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增加了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说明喷施6-BA和新美洲星能有效缓解分蘖期和拔节期低温胁迫对小麦功能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
汪强黄正来张文静刘明超周晓楠刘亮
关键词:小麦低温胁迫6-BA光合性能
不同播期条件下高产冬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及转运效率分析(英文)被引量:3
2016年
探讨和分析不同播期条件下高产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转运和高效利用特征,确定不同高产小麦品种的适宜播期。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系统分析早播(10月3日)、适播(10月12日)和晚播(10月30日)3个水平对不同品种高产小麦主要生育期植株含氮率、氮素积累量、花前和花后植株营养器官氮素积累和分配、氮素再分配等特征及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影响生育期小麦植株的含氮率、氮的吸收和积累。小麦地上部营养器官氮积累量、氮再分配量、转运氮素对籽粒氮的贡献率花前高于花后。晚播条件下籽粒氮素的积累量主要依赖于花前氮吸收;适播和早播条件下花后吸收的氮素对籽粒氮素的积累占有较大比例。高产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氮素吸收强度和相对累积速率不同,花前氮素积累量、花前吸收氮素向籽粒的再分配以及转运率、花后氮素同化量以及花后吸收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等在不同小麦品种间差异显著。早播和适播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均获得比晚播较高的籽粒产量。氮素收获指数和籽粒吸氮量适播条件下较高,随播期的延迟籽粒吸氮量显著降低,相反,氮素利用效率晚播条件下最高。综合考虑,在农业生产中,3个高产小麦品种均适宜早播和适播;在晚播条件下应优先选择‘周麦22’。
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陈欢
关键词:播期氮素利用效率冬小麦
低温冷害条件下不同播期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研究.
2013年4~5月安徽省淮北地区遭遇两次自1990年以来同期最低的低温冷害极端天气,使淮北地区小麦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冷害。应用Richards方程对不同播期、不同密度种植模式下小麦的灌浆过程进行了拟合,定量化描述和分解有...
杜世州乔玉强李玮陈欢赵竹张向前曹承富
安徽省水稻高温热害保险天气指数模型设计被引量:36
2015年
利用安徽省南陵县1991-2011年逐日气象数据,通过调查区域水稻生长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类型,选择易对授粉产生影响并导致减产的中稻孕穗-灌浆期高温热害作为保险设计的气象灾害类型;定义7月21日-8月15日连续3d日最高气温在35℃(含35℃)以上为一个高温过程,计算日有效高温差累计值,作为水稻高温热害保险天气指数(ST);以10℃作为赔付触发值,并按照灾害程度越大赔付标准越高的思路确定不同灾害程度下的具体赔付标准(即启动赔付系数);通过对南陵县1991-2011年水稻产量的分离和去趋势化处理,计算历年由于气象条件变化造成的产量和货币损失,对比历史天气指数发生概率与历史产量损失率,确定指数保险赔付的触发值及赔付标准,建立高温热害天气指数模型;与实际灾害情况相结合,通过设定参数值详细给出了模型在安徽省南陵县应用的计算过程。该天气指数保险产品操作性强,可为同类地区高温热害保险提供参考,以便在灾害发生后客观、快捷地为保户提供经济补偿。
杨太明孙喜波刘布春荀尚培
关键词:水稻高温热害农业保险
淮北砂姜黑土酶活性对长期施肥的响应研究
系统地研究土壤酶活性不仅可以衡量土壤质量的变化,还可以此作为土壤健康的生物指标来指导土壤生态系统管理。本研究以安徽省濉溪县杨柳长期定位培肥试验(1981-)为研究平台,通过研究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
陈欢李玮张存岭乔玉强杜世州赵竹曹承富
不同淹水时间对分蘖期中稻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通过盆裁定植试验,研究了中稻(徽两优6号、两优1128)在分蘖末期受不同淹水时间胁迫后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并同时考察了其产撬结构。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两个品种水稻生育期推迟,始穗到齐穗历时增加,且随淹水时间的...
王斌周永进许有尊陈刚胡琪峰吴文革瞿贤梅
关键词:淹水胁迫分蘖期生理特性
文献传递
安徽省冬小麦春霜冻害气象指标的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本文根据安徽省12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冬小麦春霜冻害观测调查数据,针对不同品种(春性和半冬性)冬小麦,全面分析了拔节期前15 d至拔节后20 d的最低气温变化规律,以日最低气温为指标,将春霜冻害等级划分为轻度和重度2个级别,并分时段确定等级。验证结果表明,虽然春霜冻害的发生受地形、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低气温指标基本能够反映出冬小麦拔节前后不同品种春霜冻害的发生规律,可以在霜冻监测预警业务中应用。用该指标进行霜冻发生风险分析的结果表明,安徽省冬小麦主产区为轻度霜冻频发区、重度霜冻基本不发区,冬小麦春性品种春霜冻高发区比半冬性品种明显偏南,可用于指导冬小麦品种合理布局,减轻春霜冻危害风险。
许莹马晓群王晓东杜世州
关键词:冬小麦春霜冻害气象指标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倒伏与产量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水稻倒伏、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施6、9、12、15kg的氮肥,秧苗移栽后,对每处理水稻各生长期内生物学性状及水稻倒伏后生物和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氮肥15kg的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增加有明显促进作用,植株生长量明显增大;与对照(氮肥6kg)相比,氮肥9、12、15kg这3个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50.74%、89.11%和94.48%,抗倒伏机械强度分别为对照的103.97%、132.01%和89.83%;氮肥12kg处理的稻谷抗倒伏能力最强,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水稻生产合理施肥提供了参考数据和技术支撑。
杨和川武立权韩新峰邵辉柯健王荣富
关键词:FERTILIZERFRESHWEIGHTLODGING
安徽省主栽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及水稻感病生育期研究
利用分期播种和田间自然接种的方法,研究了安徽省44个主栽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和水稻的易感生育期,结果表明:籼稻发病较粳稻重,同一类型的品种之间也存在抗病性差异,同一品种不同播期的发病率也存在差异,但品种间对黑条矮缩...
陆银萍聂胜兵陈莉江彤丁克坚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性生育期
文献传递
安徽省夏玉米干旱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及应用被引量:20
2016年
利用安徽省夏玉米种植区1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点1971—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并结合区域夏玉米抽雄-乳熟期(产量形成关键期)的降水距平与夏玉米干旱减产率进行分析,建立了干旱天气指数模型。提出夏玉米干旱的保险赔付标准,并利用各市(县)的干旱风险评估结果修订干旱天气指数保险费率,最终得到各地区的夏玉米干旱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将设计的保险产品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试验应用,该产品可以基本反映实际夏玉米干旱风险状况,有助于农业保险公司客观、快捷地提供农业灾害的经济补偿。
杨太明许莹孙喜波张建军
关键词:夏玉米干旱保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