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SH033)
- 作品数:9 被引量:74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桂珍秦缘邓晴南黄炜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当今中国流行音乐的困境与突破被引量:9
- 2014年
- 无论从国际范围,还是从音乐受众的反映来看,当今中国社会的流行音乐并不"流行",它既未能充分地显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深刻影响力,又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正向作用。概而言之,当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已陷入困境之中。而从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的本质入手,可以匡正中国流行音乐的种种误区,使之真正地流行起来。
- 刘桂珍要明月
-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
- 以学堂乐歌透视传统音乐之嬗变被引量:1
- 2015年
- 21世纪的今天,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积极倡导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而音乐作为文化的分支也同样如此。本文以"中华民国"时期传统音乐的流向、变迁为视角,旨在理性地分析造成音乐目前现状的根本原因,定位音乐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发展的立足点和着眼点,从而为如何深化我们的文化国际影响力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寻求新的思考模式。
- 黄炜
- 关键词:学堂乐歌传统文化传统音乐
- 试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被引量:2
- 2013年
-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哲学问题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着手,在此认识基础上提出传统音乐教育是以"体用如一"的思维定势为其哲学基础,"文以载道"为其音乐教育目的,兼以"礼乐并重"的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知行相即"的教育过程,"口传心授"的教育形式,同时强调音乐的"和谐"、"意象"之审美,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哲学范畴。
- 邓晴南
- 关键词:哲学
- 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策略被引量:44
- 2012年
- 当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人类社会对待音乐教育的主潮。中国政府亦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提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方向是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在研究领域,许多学者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对于加深认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想不无启迪作用。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中国的具体推行情况不尽如人意,于此,提出以下发展策略:加强基础音乐课程教育;加强对专业音乐教师多元文化能力的培养;打破"二元论",构建"多元论"。
- 刘桂珍
-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 当代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重构被引量:4
- 2011年
-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音乐文化的变迁与中华音乐文化之根发生严重错位,失去了中华民族音乐中的文化传承和音乐的文化主体地位。面对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扩大,重构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尤显必要。重构之策是:把音乐放置于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认识和研究,同时,在音乐中对社会和文化进行再认识,并强调"中华母语文化"的音乐教育方略。
- 刘桂珍
- 关键词:文化音乐文化
- 论中华诗乐中的心声相应被引量:2
- 2018年
- 在中华文化史上,诗与乐相遇之后,两者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独立,既对立矛盾又互为动力,在绵长的历史变迁中共时存在。其实质既是真与美、思想与情感的结合,也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通过情与物相融、心与声相应,其目的是从"艺""技""术"进入"道",这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发掘诗乐文化中的"虚静""和谐"等特质内涵,可以为人类提供世界和平的发展思路,同时也为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不同文明国家"和合共生",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依据。
- 刘桂珍
- 关键词:气韵意境心象
- 音乐中的认同——基于民族民间音乐的视角被引量:6
- 2016年
- 音乐是世界各民族人民重要的交流和表达方式,是一种专注于表演和理念的有效手段,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从民族民间音乐的视角,通过音乐表演、文化语境、象征意义等各类细节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自然传播形态下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更便于实现区域性认同,它对有效地建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因而具有特别的意义。
- 刘桂珍
-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传播音乐符号文化认同
- 音乐理解与表达探究——基于声乐表演学视角的思考被引量:1
- 2016年
- 音乐作品既不是纯客观的,也不是纯主观的,它成立于主客观的互相关涉上。通过对音乐存在方式特殊性的认知,从声乐作品本体入手,表明音乐的理解与表达要在其存在方式的基础上关注音乐的精神境界;就具体某种音乐而言,它的理解与表达,必然受到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自身文化修养和思想追求以及艺术积淀等主体人格特征的影响。只有当三者对音乐精神境界的理解达到相对统一时,我们所期待的理想表达方可实现。这应该是音乐理解与表达的本真之义。
- 刘桂珍
- 关键词:音乐音乐作品音乐精神
- 中国唐诗艺术歌曲中的意境呈现被引量:5
- 2019年
- 意境是我国古代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规定。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以经典诗词为歌词的声乐作品,讲究以准确清晰的语言、优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以及韵味深长的意境去演唱。唐诗艺术歌曲的意境呈现主要通过言不尽意、境生象外,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寓意于物、触物起情等方式进行表达。只有把握住以上意境特质与美学要素,才能对唐诗艺术歌曲进行准确的演绎和表达。
- 秦缘
- 关键词:唐诗艺术歌曲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