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0104-13)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蔡淑平张晓娟沙爱华邱德珍单志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大连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锈菌
  • 1篇叶片
  • 1篇离体接种
  • 1篇大豆
  • 1篇大豆叶
  • 1篇大豆叶片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单连民
  • 2篇吴学军
  • 2篇周新安
  • 2篇单志慧
  • 2篇邱德珍
  • 2篇沙爱华
  • 2篇张晓娟
  • 2篇蔡淑平
  • 1篇刘志文

传媒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浓度锈菌对大豆叶片的致病反应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观察不同浓度夏孢子悬浮液对大豆叶片的致病反应。结果表明:各个接种浓度均可引起叶片发病,发病率随接种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夏孢子堆密度随接种浓度升高而增加,夏孢子堆破裂时间随接种浓度的增加而缩短,不同品种的致病反应差异主要表现在病斑出现时间、夏孢子堆密度、夏孢子堆破裂时间和发病率等方面。锈菌浓度对孢子堆大小没有显著影响,采用105个夏孢子/mL的接种浓度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品种的抗病性。
单连民单志慧周新安沙爱华刘志文蔡淑平吴学军张晓娟邱德珍
关键词:离体接种
大豆锈菌在不同豆科寄主上的致病反应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了大豆锈菌在大豆、豌豆、绿豆、蚕豆、菜豆和豇豆叶片上的致病反应。接种后锈菌均能在上述植物的叶片上形成侵染病斑,病斑形成时间和形态因物种而异;锈菌在大豆和豌豆叶片上可形成孢子堆,豌豆叶片上的孢子堆能释放出具有交叉侵染能力的夏孢子;锈菌在绿豆上可形成具有突起的病斑,在其它豆科叶片上仅形成过敏型枯死病斑,不形成孢子堆。组织学观察表明:大豆和豌豆叶片上孢子堆周围组织布满菌丝,孢子堆中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夏孢子;其他豆科植物叶片上的病斑中仅含有一些细胞碎片,未见孢子堆和夏孢子形成。
单志慧单连民沙爱华蔡淑平吴学军张晓娟邱德珍周新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