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07T110)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秦玉才宋丽娟王雪峰崔颖马林祥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软骨
  • 3篇软骨分化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分化
  • 3篇分子
  • 3篇分子筛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软骨缺损
  • 2篇酸性
  • 2篇频率响应
  • 2篇频率响应法
  • 2篇缺损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羟基乙酸
  • 2篇吸附脱硫
  • 2篇聚乳酸
  • 2篇聚乳酸-羟基...

机构

  • 4篇辽宁石油化工...
  • 4篇辽宁医学院附...
  • 3篇辽宁医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抚顺师范高等...
  • 2篇济宁医学院
  • 1篇锦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宋丽娟
  • 4篇潘欣宇
  • 4篇马林祥
  • 4篇崔颖
  • 4篇王雪峰
  • 4篇秦玉才
  • 3篇王红
  • 3篇朱丽明
  • 3篇张本
  • 2篇范跃超
  • 2篇张磊
  • 1篇孙兆林
  • 1篇赵华
  • 1篇郑兰歌
  • 1篇远洋
  • 1篇王月田
  • 1篇董世伟
  • 1篇张苏宏

传媒

  • 4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BMSCs与PLGA三维生物支架复合修复喉软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de-co-glycolide,PLGA)三维生物支架在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cartilage-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1,CD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作用下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及体内修复喉软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在体外高密度细胞悬液与PLGA共同构筑的三维立体培养体系下CDMP1和(或)TGF-β1联合诱导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观察诱导后细胞表型的表达;将培养体系移植入动物体内,从大体、组织学方面观察其对喉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诱导后的培养体系可表达特异性软骨基质Ⅱ型胶原和GAG;将培养体系移植入动物体内,可有效地修复喉软骨缺损。结论:BMSCs与PLGA三维生物支架在CDMP1和TGF-β1作用下所得组织工程化软骨可以有效地修复喉软骨缺损。
马林祥崔颖朱丽明潘欣宇王雪峰张本
关键词:软骨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成软骨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后可修复软骨缺损,但目前采用的种子细胞多来源于自体或同种异体。目的:观察同种异体及异种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软骨后修复喉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分别取人胚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刚出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第3代细胞种植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生物支架上,并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软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成软骨细胞。将两种细胞体系植入新西兰白兔体内,并于植入后4,8周取材行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植入后4,8周人胚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有新生组织填充,经组织学观察大部分为软骨细胞,分泌软骨细胞基质糖胺聚糖和Ⅱ型胶原,且两种细胞支架复合物所生成的软骨细胞数大致相同,并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提示异种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在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软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诱导下所得的组织工程化软骨,与同种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获得的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喉软骨缺损具有可比性。
潘欣宇崔颖马林祥王月田远洋王雪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种同种异体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软骨组织工程
频率响应法研究苯在NaY分子筛上的吸附和扩散行为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频率响应技术考察了苯在NaY分子筛上的吸附、扩散行为,并与TG/DTG曲线和吡啶红外等技术相结合来分析苯在分子筛上的吸附扩散机理。结果表明,NaY分子筛中存在两种酸性中心,即弱B酸中心和弱L酸中心,且以L酸中心为主;在333、423K时,苯在NaY分子筛上有两个吸附作用力,分别是孔填充物理吸附和π电子相互作用两种吸附形式。逐渐接近加氢催化裂化反应的温度(573K)时,苯在NaY分子筛上的传质仍以吸附过程为主。但是623K时,在NaY分子筛上的传质以扩散过程为主,吸附作用力弱,易脱附,更易于芳烃分子在其上的扩散,从而提高加氢裂化反应性能。
赵华宋丽娟孙兆林秦玉才
关键词:频率响应扩散
CDMP和TGF联合诱导BMSCs修复软骨缺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CD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联合诱导前后成软骨能力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阿新蓝染色的方法,检测BMSCs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构筑的三维立体培养体系在CDMP1和TGF-β1联合诱导前后,产生特异性软骨基质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GAG)能力的差异;将诱导前后的培养体系移植入兔甲状软骨全层缺损处,从大体、组织学方面观察其对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结果 BMSCs在PLGA上生长良好,CDMP1和TGF-β1诱导后的培养体系可表达Ⅱ型胶原和GAG;将诱导前后的培养体系移植入动物体内,可更加有效地修复喉软骨缺损。结论 BMSCs在CDMP1和TGF-β1联合诱导后比单独应用其中一种修复软骨缺损更加有效。
崔颖马林祥朱丽明潘欣宇王雪峰张本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软骨分化
频率响应法研究噻吩在CeY分子筛上的吸附行为被引量:1
2015年
以NaY、液相Ce离子交换改性的Y型分子筛(L-CeY)为研究对象,运用N2吸附、XRD、NH3-TPD和Py-FTIR等实验方法表征两种Y型分子筛的物化性能。采用频率响应技术(FR)和智能重量分析仪(IGA)研究噻吩在两种分子筛上的吸附行为,并考察噻吩在稀土离子改性Y型分子筛上的不同吸附作用模式。结果表明,频率响应技术能够有效识别分子筛孔道内发生的不同传质过程。噻吩在NaY分子筛上的吸附行为较为简单,存在孔道吸附和π电子相互作用两种吸附过程;而在L-CeY分子筛上吸附行为较为复杂,同时存在孔道吸附和"S-M"吸附等多种吸附过程,另外,在高温条件下,还存在复杂的催化反应过程。
张苏宏秦玉才石利飞郑兰歌王红宋丽娟
关键词:噻吩频率响应稀土离子Y型分子筛
CuHY分子筛吸附剂的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及其脱硫性能考察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HY分子筛吸附剂,运用XRD表征了吸附剂的晶体结构,Py-FT-IR技术表征了吸附剂的表面酸性能,利用固定床穿透曲线技术、WK-2D微库仑仪评价了改性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当铜负载量为4%时,其吸附脱硫能力较佳,随着分子筛吸附剂的表面B酸量和表面L酸量比值的减小,其吸附脱硫性能越强。而当铜负载量较大时,因其表面出现氧化铜,而使其表面基本不存在B酸,吸附脱硫能力大大减弱。
王红秦玉才范跃超张磊宋丽娟
关键词:Y型分子筛吸附脱硫表面酸性
BMSCs-PLGA复合物修复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CD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的作用及体内修复软骨组织缺损的能力。方法在体外高密度细胞悬液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构筑的三维立体培养体系下,用CDMP1联合TGF-β1诱导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观察诱导后细胞表型的表达;将培养体系移植入动物体内,从大体、组织学及力学方面观察其对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诱导后的培养体系可表达特异性软骨基质Ⅱ型胶原和糖氨聚糖;将培养体系移植动物体内,可有效修复软骨缺损。结论CDMP1和TGF-β1联合诱导BMSCs所得组织工程化软骨可以有效修复软骨缺损。
马林祥崔颖朱丽明潘欣宇王雪峰张本
关键词:软骨分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CeY分子筛对HDS汽油的吸附脱硫及表面酸性的影响规律被引量:3
2014年
用固相离子交换和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eY分子筛,利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脱附、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等方法表征了吸附剂的物理性质,借助NH3-TPD及吡啶-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Py-FTIR)技术考察了吸附剂表面的酸度分布及酸类型。采用固定床动态吸附实验和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GCSCD)偶联技术系统考查了改性Y分子筛对加氢脱硫燃料油的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4种Y分子筛对加氢脱硫油脱硫能力大小顺序为S-CeY>L-CeY>NaY>HY。表面酸性的差异显著地影响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性能,两种方法制备的CeY分子筛表面酸性与NaY原粉差异较大,分子筛表面B酸中心是噻吩发生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
范跃超董世伟秦玉才于文宇张磊王红宋丽娟
关键词:吸附脱硫表面酸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