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71045)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吴庆银刘镇王家庆钟芳锐马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杂多酸
  • 2篇质子
  • 1篇导电
  • 1篇导电性
  • 1篇电池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氧酸盐
  • 1篇衍生物
  • 1篇杂化
  • 1篇杂化材料
  • 1篇质子导电性
  • 1篇质子电导率
  • 1篇质子交换
  • 1篇质子交换膜
  • 1篇质子交换膜燃...
  • 1篇质子交换膜燃...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酸盐
  • 1篇团簇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刑事警察...

作者

  • 6篇吴庆银
  • 2篇刘镇
  • 2篇王家庆
  • 1篇宋小莉
  • 1篇赵李川
  • 1篇马赛
  • 1篇宿媛
  • 1篇钟芳锐

传媒

  • 3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石油化工
  • 1篇Rare M...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杂多酸的固体高质子导体被引量:5
2009年
杂多酸固体高质子导体在燃料电池、传感器和电显色装置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杂多酸的质子导电性,归纳了其质子导电性的一些规律,以表格形式列举了各类杂多酸的电导率。将不同质量分数的杂多酸固载在各类固体基质上,可以对杂多酸质子导电材料改性以便于工业中实际应用。这些杂化材料兼有杂多酸的高质子导电性以及基质的稳定性与机械延展性。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新型杂多酸,杂多酸-无机基质复合材料,杂多酸-有机基质复合材料,杂多酸-多元基质复合材料的质子电导率、稳定性、结构形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杂多酸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并对杂多酸固体高质子导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镇吴庆银宋小莉马赛
关键词:杂多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取代型杂多酸H_5[Ga(H_2O)ZrW_(11)O_(39)]·14H_2O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分步酸化-分步加料及离子交换-冷冻法合成出含镓、锆和钨的取代型杂多酸H5[Ga(H2O)ZrW11O39].14H2O。给出了合成反应的原料配比及pH值。通过元素分析(ICP)、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的导电和催化酯化反应性能。在室温(16℃)下,取代型杂多酸H5[Ga(H2O)ZrW11O39].14H2O的质子电导率为8.76×10-4S.cm-1,是一新型固体高质子导体。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得到H5[Ga(H2O)ZrW11O39].14H2O的活化能是21.20kJ/mol。该取代型杂多酸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效果好且可多次重复使用。
王家庆吴庆银
关键词:质子电导率催化酯化
杂多酸固体膜在变温下的介电弛豫特征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11-钨镓合铟杂多酸H6[In(H2O)GaW11O39].11H2O在40Hz-110MHz频率范围的介电谱,发现这些谱都是由两个弛豫过程表征的,分别是由于材料内部粒子表面对离子电荷移动和粒子间界面极化产生的。通过在介电理论基础上的介电解析得到了反映弛豫行为的介电参数。分析介电参数,得到随着温度的增加,绝缘性能增加,显现出良好的介电特性的结论。
吴庆银赵李川
关键词:介电谱
十钨钼钒锗杂多酸复合二氧化硅凝胶的制备与质子导电性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十钨钼钒锗杂多酸的二氧化硅凝胶,红外光谱证明了凝胶中有Keggin[GeW10MoVO40]5-结构的阴离子存在.在室温(18℃)下,掺十钨钼钒锗酸71%的凝胶的质子电导率为1.97×10-3S·cm-1,它们是好的质子导体.
王家庆吴庆银
关键词:溶胶-凝胶杂多酸
Si_(60)团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在大量文献事实基础上,结合C_(60)的性质、合成等背景知识,着重评述了Si_(60)团簇及其衍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对其结构的计算模拟结果、Si团簇结构稳定化的方法、Si_(60)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及Si团簇的制备方法,并通过与C_(60)进行对比,得出一些规律,为Si_(60)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吴庆银宿媛
关键词:稳定性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8年
概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分类。主要以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杂化材料为例,综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着重阐述了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共混法和自组装法等制备方法。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优良性能及其在力学、电学、光学、催化、生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
刘镇吴庆银钟芳锐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s(dimolybdo-nonatungstogermanate)lanthanates of potassium
2003年
The heteropoly complexes K_(13)[Ln(GeW_9Mo_2O_(39))_2] centre dot nH_2O (Ln =La, Ce, Pr, Nd, and Sm) were prepar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characterized by chemical analysis,infrared (IR) spectrum, ultraviolet (UV) spectrum,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thermal analysis.IR, UV spectra, and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studie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heteropolycomplexes is a square antiprism consisting of eight oxygen atoms of two GeW_9Mo_2O_(39)^(8-)heteropolyanions and a lanthanide ion. The thermostability of heteropoly complexes is lower thanthat of saturated Keggin structure dodecatungstogermanate.
WU QingyinDepartment of Chemistr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关键词:GERMANIU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