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182)

作品数:36 被引量:331H指数:13
相关作者:李占斌李鹏徐国策黄萍萍刘晓君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土壤
  • 8篇土地利用
  • 7篇小流域
  • 7篇降雨
  • 6篇鹦鹉
  • 5篇水土
  • 5篇坡面
  • 5篇模拟降雨
  • 4篇流域
  • 4篇模拟降雨条件
  • 4篇降雨条件
  • 3篇养分
  • 3篇水土保持
  • 3篇土地利用方式
  • 3篇汉江流域
  • 3篇不同土地利用
  • 2篇丹江流域
  • 2篇地形
  • 2篇有机碳
  • 2篇有效微量元素

机构

  • 27篇西安理工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绵阳师范学院
  • 3篇山东省水利勘...
  • 2篇陕西省环境科...
  • 1篇江苏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北勘测设计...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长江三峡...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黄河万家寨水...
  • 1篇安徽省环境科...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北京水保生态...

作者

  • 25篇李占斌
  • 20篇李鹏
  • 6篇徐国策
  • 4篇黄萍萍
  • 4篇刘晓君
  • 3篇王星
  • 3篇刘泉
  • 3篇张茂省
  • 3篇郑郁
  • 3篇宋炜
  • 3篇张铁钢
  • 2篇陈磊
  • 2篇于国强
  • 2篇董英
  • 2篇高海东
  • 2篇张晓霞
  • 2篇汤珊珊
  • 2篇薛萐
  • 2篇李斌斌
  • 2篇刘洁

传媒

  • 8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Asian ...
  • 1篇Intern...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12篇2012
  • 9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气东输二线西段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动态监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中重点地段、重点对象的水土流失状况,为后续长输管线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方法]定位观测与遥感监测方法相结合,在天山山地区,吐哈盆地及河西走廊戈壁沙漠区这3处重点地段进行监测。[结果]工程建设造成了大量新增水土流失,建设过程中新增加的水土流失量为1.61×106 t;在新增加的土壤流失量中,管道作业带流失量占总流失量的93.68%,是施工过程中重点防治区域。[结论]工程建设加剧了项目区水土流失。
李斌斌李占斌李智广秦百顺周玉喜陈康
关键词:西气东输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量及其活性分异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以四川宁南县金沙江下游的河谷地带为研究区域,选择相同海拔下的合欢林地、玉米地、桑地、甘蔗地、水桐树林、天然草地以及花椒地等7种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测试分析,并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干湿交替下的土壤微生物量及其活性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天然水桐树林破坏改为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后,土壤微生物量和呼吸强度变化显著,其中微生物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天然草地和合欢林地降幅较小,玉米地、桑地、甘蔗地和花椒地降幅较大;土壤基础呼吸强度除天然草地外均显著降低,降幅从小到大依次为合欢林地、玉米地、桑地、甘蔗地和花椒地;诱导呼吸强度变化规律与基础呼吸总体相似,但合欢林地要高于天然草地;湿季下的微生物量和呼吸强度要高于干季.代谢熵(qCO2)变化规律不同,天然草地显著升高,合欢林地、玉米地、桑地和天然水桐树林无显著差异,甘蔗地、花椒地则显著低于水桐树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qCO2对干湿季的响应不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由于特殊的耕作环境、物种构成等因素导致了土壤微生物量的差异性,为了实现干热河谷地带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从土壤生物学角度出发,应尽可能减少人为活动对土地的干扰程度以提高土壤质量.
李鹏李占斌薛萐郑郁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量
陕西省丹汉江流域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被引量:14
2011年
面源污染是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的主要威胁。为了探寻陕西省丹汉江流域面源污染的总量及其组成,采用统计调查、参数计算、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目前陕西省丹汉江流域主要面源污染物的入河量及其贡献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丹汉江流域CODcr、氨氮、总氮、总磷的年入河量分别为103 053,19 851,213 453和39 838t。生活污水及人粪尿是产生CODcr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水土流失是产生氮磷污染的最主要来源。面源污染物入河量与污染源的基数、污染物含量、污染物分散程度等因素有关。建议在治理面源污染过程中采取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开展新农村建设和推广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等措施。
王星李占斌李鹏张林红
关键词:面源污染水土保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不同海拔对干热河谷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以四川省宁南县金沙江下游的河谷地带为研究区域,选择不同海拔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测试分析,并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海拔下的土壤可蚀性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在干热河谷区,海拔对土壤理化性质、机械组成、可蚀性影响显著。在低海拔干热风影响较大的区域,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理化性质逐步改善;海拔1 005 m以上地区,干热风影响减弱,土壤理化性质和可蚀性出现转折点,其中理化性质有所降低并趋于稳定,可蚀性显著降低,抗蚀性能显著增强;海拔1 235-1 400 m之间可以作为干热风影响的过渡区,海拔1 500 m以上干热风影响基本消失,植被类型发生变化,土壤可蚀性明显降低,抗蚀性能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干热风是影响土壤可蚀性的主要因子之一,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在该地区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干热风的影响,以提高土地抵抗侵蚀的能力。
李鹏李占斌郑郁
关键词:海拔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可蚀性
陕西省丹汉江流域退耕地恢复过程中的植被演替被引量:14
2012年
以陕西省丹汉江流域退耕地南坡和北坡不同退耕年限的自然恢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开展群落物种组成调查,并进行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和群落极点排序,对该区退耕地恢复过程中的植被演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退耕地植被演替的阶段依次为:一年生草本群落→多年生草本群落→灌草群落→乔灌草群落.形成多年生草本群落需2~5a,形成灌草群落需7~10a,形成乔灌草群落需30a以上.南坡和北坡不同类型退耕地的植被演替阶段相同,物种多样性指数略有差异.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南坡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北坡物种多样性指数呈先波动上升,而后在退耕30a时略有下降.
王星李占斌李鹏
关键词:退耕地植被演替
地面沉降预测及其风险防控对策——以大西安西咸新区为例被引量:16
2013年
西咸新区是"西咸一体化大西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西安已建成区具有相近的地质环境条件,西咸新区建设是否同样会引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已成为西咸新区规划和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分析西咸新区建设中可能引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五个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开采、城市建设附加荷载和黄土湿陷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数学模型,并分别进行了预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中地下水开采的风险最大,黄土湿陷次之,附加荷载最小,西咸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如不周密规划,有效防控,势必引起新的地面沉降,甚至产生新的地裂缝,控制地下水位是防止地面沉降与地裂缝产生的根本措施。
张茂省董英张新社刘洁曾庆铭
关键词:地面沉降防控技术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vailable trace elements in soil from a reclaimed land in a mining area of north Shaanxi,China
2013年
Through field and laboratory tests we studi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soil content of four available trace elements:copper(Cu),iron(Fe),manganese(Mn)and zinc(Zn),to analyze thei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reclaimed mining land under different reclamation conditions.The available trace elements content varied considerably with different land reclamation patterns.Extended reclamation time was helpful for the recovery of the available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 the soil,and after more than eight years of soil reclamation,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trace elements was closer to or greater than that in soil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Various treatment measur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of available trace elements in the soil,and reasonable artificial treatments,including covering the soil and growing shrubs and herbaceous plants,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trace elements.
Li ZhanbinZhang QinlingLi Peng
模拟降雨条件下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面径流磷素流失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基于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径流流失过程和壤中流产流特征,阐明不同土地利用对坡面径流磷素流失的调控机理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坡面地表径流产流量表现为大雨强>中雨强>小雨强,套种小区较玉米小区能平缓地表径流过程,且能够减小中小雨强下的地表径流量。玉米小区和裸地小区在小雨强下的坡面径流磷素浓度均值相对高于大中雨强下的径流磷素浓度均值,径流磷素浓度均值在小雨强时表现为裸地小区>玉米小区>套种小区,套种小区能降低小雨强下的径流磷素浓度。玉米小区和裸地小区的壤中流磷素浓度均值在小雨强时均大于大中雨强下的壤中流磷素浓度均值;在不同雨强下,地表径流中磷素的流失量远大于壤中流磷素的流失量。玉米小区和裸地小区的磷素流失总量均随降雨强度的减小而降低,在相同雨强下,玉米小区的磷素流失总量总体大于裸地小区的磷素流失总量。
徐国策李鹏成玉婷靳宇蓉王琦
关键词:模拟降雨磷素坡面
丹江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总氮的空间分布被引量:41
2012年
在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利用网格状取样和典型样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样采集,共计采样点268个,测定土壤0~40cm的总氮含量。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对不同深度下土壤总氮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氮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土层间土壤总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0~10cm(A1)、10~20cm(A2)和20~40cm(A3)土壤总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85、0.47和0.30g/kg。3个土层下,总氮的最优模型均为线性模型,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经Kriging插值分析,不同土层下土壤总氮的空间分布呈带状格局。ANOVA分析表明A1和A2层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总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土层下土壤总氮在不同坡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农地不同土层下土壤总氮含量与海拔、坡度和坡向均呈显著相关性(P<0.01)。研究区0~40cm土壤总氮储量为562.37t,不同土地利用下0~40cm每平方米土壤总氮含量表现为林地>农地>草地,分别为0.343、0.299和0.289kg/m2。
徐国策李占斌李鹏黄萍萍龙菲菲
关键词:地形土地利用丹江流域
丹江鹦鹉沟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粒径特征及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被引量:24
2013年
选取丹江鹦鹉沟流域78个不同土壤剖面,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和空间变异性以及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土壤粒径分布中,粉粒含量占主导地位,粉粒含量百分比在45.41%~66.19%之间,粘粒含量和极粗砂粒含量相对较低。(2)小流域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不能用半方差模型和Kriging插值来模拟。表层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受土壤侵蚀影响较大。(3)陡坡以下,土层较厚且质量较好的地块往往被用作农地,致使相同坡度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表现为农地>林草地。(4)分形维数与不同粒级含量的相关性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分形维数与粉粘粒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细砂粒、中粗砂粒和极粗砂粒含量呈线性负相关。(5)农地和草地0-10cm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随坡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坡度对林地的分形维数影响很小。(6)分形维数在4个土层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在0-10cm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张秦岭李占斌徐国策张铁钢黄萍萍张洋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分形维数小流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