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74198)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于廷和张骄丁雅明丁炎贺雪梅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卵巢癌高转移细胞株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被引量:3
- 2010年
- 卵巢癌仍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方法的探索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肿瘤原位模型因具有相对较高的仿真性而成为动物实验研究的首选。本研究选用人卵巢癌高转移细胞株HO-8910PM作为成瘤细胞,拟建立裸鼠卵巢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对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将HO-8910PM细胞(细胞数约2×106)注射到雌性裸鼠皮下。待皮下成瘤后再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将瘤体小块转移到其他裸鼠卵巢内,追踪观察原位肿瘤的生长和体内的转移情况,在荷瘤鼠处于濒死状态时将其处死,取原位和转移病灶处的肿瘤组织做光镜及电镜的病理检查。共14只裸鼠接受了原位移植手术,经追踪观察,有8只原位成瘤,成功率为57.14%。通过尸检发现有5只荷瘤鼠出现了远处器官的转移(转移率为83.33%),转移器官为肺、肝脏、膈肌、胃表面、肠管表面、胰脏、后腹膜、对侧卵巢、髂窝淋巴结等处,以膈肌和肝脏较为普遍。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其生物学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类卵巢癌更为相似,为卵巢肿瘤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 张骄于廷和
- 关键词:卵巢癌原位移植裸鼠
- 利用超声造影示踪兔VX2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通过与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示踪法比较,探讨超声造影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前景。方法:建立兔VX2乳腺癌模型24只,皮下注射SonoVue,超声造影显像SLN,观察其造影增强情况;再经皮下注射MB示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切除SLN并行AE1/AE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4只瘤兔超声造影检出回声均匀性增强的SLN 12个,回声不均匀性增强和部分充盈缺损的SLN 22个;MB示踪法检出SLN 32个;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SLN 38个。以手术切除为标准,超声造影的检出率(89.47%)与MB示踪法检出率(84.2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以免疫组化结果为标准,超声造影的敏感性(95.24%)与MB示踪法敏感性(91.3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特异性(84.62%)和准确性(91.18%)均明显高于MB示踪法特异性(26.67%)和准确性(65.79%)(P<0.05)。结论: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显像乳腺癌SLN有较高的检出率、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性,与MB示踪法比较有一定优势,有望成为检测SLN的常用方法。
- 丁炎夏纪筑丁雅明贺雪梅白晋
- 关键词:超声造影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亚甲蓝示踪AE1/A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