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237)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刘银泉李增梅刘树生杨捷吴慧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菜蛾
  • 3篇多杀菌素
  • 3篇绒茧蜂
  • 3篇杀菌素
  • 3篇小菜蛾
  • 3篇茧蜂
  • 3篇菜蛾绒茧蜂
  • 1篇毒力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比较
  • 1篇亚致死
  • 1篇亚致死效应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幼虫
  • 1篇致死效应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4篇李增梅
  • 4篇刘银泉
  • 3篇刘树生
  • 1篇唐振华
  • 1篇王文丽
  • 1篇杨捷
  • 1篇吴慧明

传媒

  • 2篇农药学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农药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菜蛾抗多杀菌素和敏感品系耐低温能力的比较被引量:13
2004年
通过杂交筛选得到小菜蛾对多杀菌素敏感和高抗的纯合子品系,对二个品系在适温和经低温处理后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比较,以探明其抗性是否伴有适合度的变化以及适合度变化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发现:高抗品系的卵经6℃低温处理14d,孵化出的幼虫仅有7.7%正常化蛹,显著低于敏感品系61.4%的正常化蛹率;经6℃低温处理28d,高抗和敏感品系的卵孵化率分别为27%和75%,二者差异显著;高抗品系的蛹经-5℃低温处理7~14d后,蛹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其子代卵的存活力也显著下降。在适温25℃下,抗性和敏感品系之间多项生物学特性均无显著差异或差异很小。这些结果表明,小菜蛾对多杀菌素的抗性伴随有耐低温能力的适合度代价。
杨捷李增梅刘银泉刘树生
关键词:小菜蛾多杀菌素抗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菜蛾绒茧蜂幼虫体内多杀菌素残留被引量:7
2006年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施用于寄主幼虫的多杀菌素可否传递到在其体内发育的寄生蜂幼虫。以对多杀菌素高抗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作为菜蛾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的寄主,待绒茧蜂发育到1龄幼虫时,将浓度为50mgL的多杀菌素点滴到寄主幼虫背板上,随后让寄主幼虫取食经50mgL多杀菌素处理过的甘蓝叶片,寄主幼虫和其体内的蜂幼虫再发育3天后,将寄主幼虫解剖取出蜂幼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经多杀菌素处理的小菜蛾幼虫体液以及绒茧蜂幼虫匀浆液进行检测,结果多杀菌素的2个活性成分spinosynA和spinosynD均被检测到,两者的多杀菌素残留浓度分别是2.79mgL和0.94mgL。这表明,通过寄主幼虫体壁接触和取食进入其体内的多杀菌素,可通过寄生蜂幼虫体壁浸透、蜂幼虫对寄主血淋巴的取食,或这两种途经一起进入蜂幼虫的体内,对蜂幼虫产生作用。
李增梅王文丽吴慧明刘树生刘银泉唐振华
关键词:菜蛾绒茧蜂小菜蛾寄主多杀菌素
多杀菌素对菜蛾绒茧蜂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被引量:19
2005年
以对多杀菌素高抗的小菜蛾纯合子品系作寄主饲养菜蛾绒茧蜂,用多杀菌素田间推荐使用浓度(25 mg/L)分别处理处于卵期、幼虫期和蛹期的绒茧蜂,其中卵期和幼虫期通过处理寄主幼虫间接处理,并测定该药剂对成虫的毒力,系统观察该杀虫剂对绒茧蜂各虫期的致死和亚致死作用.与对照相比,绒茧蜂卵期或幼虫期其寄主受药后,可导致蜂幼虫死于寄主体内或啮出寄主的过程中,使结茧化蛹率下降43% ~56%,成虫羽化率下降19% ~33%,成蜂雌性比下降11% ~25%,而成虫大小、寿命和寄生力未受显著影响;在蛹期受药使成虫羽化率下降10%,成蜂寿命缩短,但对成虫寄生力无显著影响;对成虫24 h的LC99为4.31 mg/L.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可进入寄主作用于其体内的蜂卵和幼虫,或直接作用于蜂蛹和成虫,从而对绒茧蜂各个虫态产生显著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尤以对成虫高毒.
李增梅刘银泉刘树生
关键词:菜蛾绒茧蜂小菜蛾多杀菌素致死效应亚致死效应
多种杀虫剂对菜蛾绒茧蜂的毒性比较被引量:8
2005年
10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分别作用于菜蛾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的蛹期和成虫期,观察这些杀虫剂对绒茧蜂的影响。试验表明,敌敌畏和杀虫双处理蜂茧后降低了成蜂羽化率,其他杀虫剂处理蜂茧后并未影响成蜂的羽化。在成虫触杀和胃毒试验中,毒死蜱、杀虫双和多杀霉素的毒力最高,在24h内可导致成蜂100%死亡,其他的菊酯类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毒力次之,阿维菌素和甲氧虫酰肼的毒力最低,没有任何影响。胃毒作用存活的雌蜂寄生率降低。在叶片残留试验中,毒死蜱的毒力最高,成虫死亡率达100%;敌敌畏、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杀虫双和多杀霉素的成虫死亡率在22% ̄40%,其他几种杀虫剂均没有死亡。
李增梅刘银泉
关键词:杀虫剂菜蛾绒茧蜂毒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