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109)

作品数:3 被引量:115H指数:3
相关作者:安基文聂高众邓砚白仙富徐敬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地震应急
  • 2篇灾情
  • 1篇地震应急救援
  • 1篇地震灾情
  • 1篇应急决策
  • 1篇应急响应
  • 1篇震后
  • 1篇震灾
  • 1篇指标体系
  • 1篇承灾体

机构

  • 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作者

  • 3篇聂高众
  • 3篇安基文
  • 2篇邓砚
  • 1篇徐敬海
  • 1篇白仙富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地震应急评估与决策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6
2011年
地震应急的损失评估与决策工作是地震应急救援的基础,需要在基础数据的支持下,对震害损失和决策目标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预估。然而,灾情评估中存在基础数据精度不够高、内容不足、没有一个成体系的、完整的工作标准可遵循等问题。本文从应急决策的需求出发,构建了地震应急评估与决策指标体系,试图利用数据指标化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聂高众安基文邓砚
关键词:指标体系
高精度承灾体数据支撑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被引量:15
2015年
地震灾情快速评估是震后地震应急响应的核心技术支撑。目前,随着高精度人口社会经济数据的推广,中国地震局下属单位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所采用的承灾体数据大多由原来的县级精度提升到30”×30”(经纬度)的高精度。然而,基础数据精度得到提升的同时,灾情评估的主要算法和技术流程却没有改变。结果是评估准确度得到了一定提高,而县级精度数据支撑下的评估耗时较多(10~20min,大震时可在30min以上),震害损失空间分布不够精细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文中首先介绍了高精度承灾体数据(30”×30”),描述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的原理及县级数据支撑下的实现过程,之后阐述利用高精度承灾体数据改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数据基础的原理,在评估过程中利用栅格代数运算提高计算效率和保持数据精度的原理,以及通过分割和重新组织快速评估技术流程提高评估速度的方法。经试验验证,改进后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的准确度有所提高,能够产出高精度的(30”×30”)的震害分布,并且评估耗时缩减到1min以内(不含出图耗时)。大范围的高精度承灾体数据是一种模拟数据而非调查数据,尽管其基础是普查数据,但准确度与实际情况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研究与优化。
安基文徐敬海聂高众白仙富
关键词:地震应急救援
地震应急灾情服务进展被引量:89
2012年
地震应急的概念早在20世纪60—70年代由国外提出,而在中国正式确立于9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得到长足的进步,并且当前正面临着飞速发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良好机遇。地震应急是一项准军事化行动,其关键点在于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并付诸行动,突显灾情服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地震应急灾情服务面向决策者及其支持者,同时也面向灾区内外、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广大民众,其内容包括灾情数据的快速获取、灾情信息的快速提取以及灾情的上报与发布等。中国地震应急灾情服务面临着急迫的各方需求,然而在机制上、技术手段上,与国外的先进水平有不少差距,尚不能满足当前地震应急的要求。其根本原因是,灾情服务的整体流程、灾情上报与决策支持、灾情的分类分级发布等各方面的机制不够完善;灾情服务中,尤其是灾情数据快速获取中高新技术的利用率非常低;灾情数据与信息的快速处理能力比较弱,相关基础研究落后。因此,建议加强地震应急灾情服务整体架构的建设与优化以及中央机关对它的统筹管理;加强高新技术在灾情服务中的综合应用;加强应急救援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
聂高众安基文邓砚
关键词:应急决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