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104)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2
相关作者:刘云华屈春燕单新建张桂芳汪驰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形变
  • 2篇地表形变
  • 2篇亚像素
  • 2篇汶川地震
  • 2篇像素
  • 1篇形变场
  • 1篇形变观测
  • 1篇相位
  • 1篇相位相关
  • 1篇相位相关法
  • 1篇近场
  • 1篇S7
  • 1篇SAR影像
  • 1篇INSAR
  • 1篇M

机构

  • 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深圳大学

作者

  • 3篇单新建
  • 3篇屈春燕
  • 3篇刘云华
  • 2篇张桂芳
  • 1篇宋小刚
  • 1篇汪驰升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芦山M_s7.0级地震InSAR形变观测及震源参数反演被引量:22
2014年
2013年4月20四川省芦山县发生Ms7.0级地震,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南段,但地表未发现明显破裂.本研究利用InSAR技术与Radarsat-2雷达数据,获取了芦山地震同震的部分形变场,结果表明,近场区域的LOS位移发生视线向隆升,量值在7 cm左右.随后利用弹性半空间的位错模型反演了断层面参数,综合反演结果及震源机制解最终确定了发震断层的初始模型,以形变场观测数据为约束,基于梯度下降法反演获得了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反演得到的矩震级为M_W6.45级,断层走向213°,倾角39°-43°,最大滑动位于地表以下约13 km深度位置,最大滑动量0.91 m,平均滑动角71°,整体上仍以逆冲滑动为主,兼具左旋走滑.推测在双石-大川断裂以东12 km处展布一条隐伏断裂,为本次的发震断裂.
刘云华汪驰升单新建张桂芳屈春燕
基于SAR影像偏移量获取汶川地震二维形变场被引量:7
2012年
本文以ALOS卫星PALSAR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强度图像偏移量方法获得的整个汶川地震地表二维形变场显示,整个映秀—北川地表破裂带全长约240km,从西南端的虹口往北东方向一直延伸到青川县附近,在虹口及北川县城所在地为两个形变量最大区域,偏移量可达4~6m,局部更是达到了6~8m.在高川乡附近出现一斜列拉分阶区,宽约8~10km.在映秀—北川断层的地表破裂迹线南侧约12km处还有一条汉旺—白鹿次级破裂带,从漩口镇一直延伸到秀水镇,长度大约100km,在白鹿附近形变量较大,可达3~4m.另外在小鱼洞附近可见一个NW走向、长宽约10×5km、形变幅度达3~4m的连接以上两条破裂带的地表破裂带,性质为逆冲兼具左旋走滑.研究表明,利用SAR影像偏移量法能够获取近场几米量级的大形变量及客观揭示断层破裂迹线的真实形态和分段特征,可以成为野外观测、InSAR等手段的有益补充,综合以上几种观测手段,优势互补,我们可以构建更为真实的断层模型,进而对汶川地震的复杂破裂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刘云华屈春燕单新建
关键词:SAR影像亚像素汶川地震地表形变
亚像素相位相关法在获取汶川地震近场形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震后地表实际破裂带的分布及其近场的形变特征,是理解块体运动学特性、断层破裂特征、地震发生机制等科学问题的十分重要的约束条件。基于InSAR获取的汶川地震同震形变场,由于发震断层附近同震形变梯度巨大,沿断层带出现了非相干条带,以致于无法获得断层附近的形变量。而基于亚像素级的光学影像偏移量法为获取断层附近大形变分布提供了可能。文中以SPOT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光学影像偏移量法获得了什邡及茂县地区的水平位移形变场。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上至少2条断裂同时发生破裂,形成了主要地表破裂带(龙门山镇-高川破裂带)和次级地表破裂带(汉旺破裂带),沿龙门山镇-高川破裂带平均位移量为4~6m,在高川附近伴随的平均右旋水平位移为1~3m;汉旺破裂带因逆冲导致水平缩短,平均位移量一般为1~2m。汶川-茂县断裂带没有明显的地表破裂带。研究表明,利用光学影像相位相关法能够获得近断层位错量,可以成为InSAR手段的重要补充。
刘云华单新建屈春燕宋小刚张桂芳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表形变亚像素相位相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