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33801)

作品数:4 被引量:88H指数:3
相关作者:聂祚仁李伯龙左铁镛文胜平黄晖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铝合金
  • 3篇合金
  • 2篇位错
  • 2篇位错界面
  • 2篇显微组织
  • 1篇断裂韧性
  • 1篇韧化
  • 1篇韧性
  • 1篇时效
  • 1篇强韧化
  • 1篇微合金
  • 1篇微合金化
  • 1篇冷轧
  • 1篇铝合金显微组...
  • 1篇局域
  • 1篇局域化
  • 1篇加载条件
  • 1篇剪切
  • 1篇剪切变形
  • 1篇高锌

机构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航天材料及工...

作者

  • 4篇聂祚仁
  • 3篇李伯龙
  • 1篇黄晖
  • 1篇张绪虎
  • 1篇文胜平
  • 1篇左铁镛
  • 1篇阴中炜
  • 1篇陈子勇
  • 1篇韩鹏
  • 1篇刘桐
  • 1篇张瑞岩
  • 1篇张清华
  • 1篇尹嘉明

传媒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动态加载条件下冷轧5A06铝合金显微组织研究
2020年
以80%冷变形5A06铝合金为试验材料,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加载装置(SHPB)进行动态冲击压缩试验,探讨高速形变响应规律,分析其动态力学行为;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位错界面结构的变化,分析位错界面的高速形变响应。结果表明:预变形5A06铝合金在塑性变形前已发生绝热剪切行为,致使合金强度下降;初始位错界面成为高速形变过程中位错滑移的主要障碍;冲击前后,位错界面结构方向由与轧向平行演变为与轧向呈10°~20°夹角,位错界面间距由0.25μm演变为0.10~0.15μm。
尹嘉明阴中炜张绪虎温涛李伯龙聂祚仁
关键词:SHPB位错界面
铒微合金化铝合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0
2011年
微合金化是提高铝合金性能的重要途径,控制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充分发挥微量元素的作用是当前铝合金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廉价的Er能够起到有效的微合金化作用,Er元素在铝合金中可形成纳米级Al3Er强化相,并可通过与Zr复合作用形成Al3(ZrxEr1-x)复合相,比Al3Sc相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从而可以改善铝合金组织,大幅度提高铝合金的强度或塑性、明显抑制铝合金的再结晶以提高其耐热性,改善其综合性能。本文作者针对微合金化元素Er在铝合金中析出Al3Er相及Al3(ZrxEr1-x)复合相的过程及其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以及Er微合金化在几类工业合金体系中的作用,介绍含铒铝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
聂祚仁文胜平黄晖李伯龙左铁镛
关键词:铝合金ER微合金化AL3ER
动态压缩下5A06铝合金剪切变形局域化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装置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在应变速率为(10~4 000)s-1条件下,对80%冷变形5A06铝合金动态力学行为与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大应变和高应变率是产生剪切带的必要条件;即材料在一定的高应变率下形变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形成剪切带。动态压缩后基体区微观组织LBs与RD平行,空间间距为0.15μm;剪切带内LBs与RD成20°,空间间距0.1μm至0.15μm,剪切带内部微观组织并未发生动态再结晶。
尹嘉明李伯龙韩鹏张清华刘桐聂祚仁
高锌超高强铝合金强韧化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硬度测试、拉伸性能、紧凑型拉伸、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单级时效和双峰时效对高锌Al-Zn-Mg-Cu合金强度、断裂韧性的影响。以及时效过程中合金显微组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合金最佳单级时效工艺为120℃/24 h,此时合金晶内析出细小弥散的GP区和η'相,晶界析出相连续分布。此时合金强度最高,断裂韧性较差。最佳的双峰时效工艺为120℃/24 h+190℃/10 min,双峰时效处理后合金晶内分布着细小的η'相和少量GP区,晶界析出相断续分布。此时合金的强度相比于T6状态略有降低,断裂韧性大大提高。
张瑞岩陈子勇聂祚仁
关键词:时效断裂韧性显微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