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01429)
- 作品数:14 被引量:171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健张爱勤更多>>
- 相关机构: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显性与隐性知识视野下的高职知识传递模式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文章比较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多元区别,根据隐显知识的配伍组合,提出了由显性到隐性、由隐性到显性、由显性到显性、由隐性到隐性的四种知识传递模式,并结合高职教育的"致能"性特点,论述了高职课程对四种"致知"模式的应然选择。
- 张健
- 关键词:显性知识隐性知识高职知识传递
- 整合:职业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被引量:6
- 2011年
- 逻辑起点是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列举了职业教育对逻辑起点研究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对当下的基于目标维度的逻辑起点、基于能力维度的逻辑起点、基于职业维度的逻辑起点、基于学术维度的逻辑起点进行了归类、分析、审思,提出了整合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最新观点,并从整合与逻辑起点理论的内在一致性,整合作为职业教育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整合作为职业教育实践指导的逻辑起点三个维度对“整合起点说”进行了研探论证。
- 张健
- 关键词:职业教育研究逻辑起点
-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原则与操作要领被引量:1
- 2012年
-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在于,课程理念上,高职之"高"越位,理论教学依然主宰课堂;课程取向上,高职之"职"缺位,实践教学并没有得到突出;课程结构上,高职之"教"错位,还是学科式教学的老套路;课程效能上,教学之"效"低位,知识与技能掌握双向欠佳。这些问题应当遵循就业导向原则,理论适度原则,能力本位原则,实训主导原则进行改革,改革的操作要领是,理念更新:弘扬以技为本课程理念,课程组织:颠覆传统课程的结构序列,实践主导:突出高职课程根本特色,提升效能:整合与创新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
- 张健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设置
- 深基础 宽基础 根基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基础观的审思与选择被引量:5
- 2011年
- 对当下流行的深基础、宽基础、根基础三种高职课程基础观模式进行比较研判,认为"深基础"是错位误导的基础观,应予以解构和否定;宽基础是不当强求的课程观,需深思而慎取;"根基础"是一种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基础观,它具有应需适度、基于发展、与外部环境互动、扎根于生活和职业世界的性质,以及动态生成性、内在整体性、持续共生性、过程开放性的基本特征。
- 张健
- 关键词:高职教育深基础宽基础
- 论高职教育课程整合“三段式”方法论的建构被引量:1
- 2012年
- 高职教育"三段式"方法论,即"隐性化方法——显性化方法——统驭化方法"。文章分析了"三段式"方法论各阶段的特征及其效用,论述了"三段式"方法论建构的要旨和路径。
- 张健
- 高职课程整合视阈:课程项目化与项目课程化被引量:34
- 2011年
- 项目化课程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实质就是课程与项目的双向整合,即课程项目化与项目课程化。课程项目化是把课程转化成项目来学习,需要经历"工作任务分析—课程门类确定—教学设计实施"的结构转换,变理论学习过程为项目完成过程。项目课程化,即把项目转化为课程来学习,选择适合教学的项目,项目转化要遵循典型性、覆盖性、可迁移性、递进性、可行性原则。
- 张健
- 关键词:高职课程
- 略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
- 2012年
- 整合是将分科课程凝聚、融合成一个较大的整体的过程。它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整合的理论支点可以从知识论、学科发展、课程本身、系统理论以及哲学多元视角予以把握。整合的路径包括:课程内容上,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课程结构上,焦点与背景的转换;课程形态上,单项或分科的综合;课程实施上,效率与手段的整合。
- 张健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
- 对高等职业教育深基础课程观的解构
- 2011年
- 文章论述了深基础课程观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分析了深基础课程观对于高职课程错位和误导的负面作用,并对该课程观能力是知识派生、知识增长积累论、技术是科学应用观念的三个逻辑支点进行了解构。
- 张健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解构
- 国际课改经验本土化超越的策略
- 2012年
- 国际课程改革经验是人类课改经历和体验的积淀和凝练,要想在异域他邦落地生根,乃致开花结果,就必须依循正确的策略对国际经验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和超越,使之适应本土的语境。文章论述了自信激励策略——观念上的超越;反思变达策略——批判性超越;调适优化策略——臻善式超越。
- 张爱勤
- 关键词:本土化
- 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审视与抉择被引量:3
- 2011年
- 文章从社会发展需要改,存在问题要求改,课改趋势驱动改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描述了外推式改革与操作品质的缺失,教师边缘化地位与"非主体化"特征,实用功利的态度与无为低效的困境的改革现状,并从教师维度分析了课程改革不利的原因,最后从彰显教师主体地位,更新课程观念,重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倡导"四种基本学习"四方面提示了高职课程改革的出路抉择。
- 张健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