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L2010003)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史力斌肖振林张天羡李明标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第一性原理
  • 2篇铁磁
  • 2篇铁磁性
  • 2篇磁性
  • 1篇氮掺杂
  • 1篇半导体
  • 1篇掺杂
  • 1篇磁性质
  • 1篇磁性质研究
  • 1篇ZNO薄膜

机构

  • 2篇渤海大学

作者

  • 2篇史力斌
  • 1篇肖振林
  • 1篇李明标
  • 1篇张天羡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Cu掺杂ZnO铁磁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局域密度近似(LDA)的第一性原理分析了Cu掺杂ZnO的磁性质。计算了6个不同几何结构的铁磁(FM)和反铁磁(AFM)耦合自由能,结果表明FM耦合更稳定。FM性质主要来源于Cu 3d与O2p原子之间的杂化。O空位和N杂质对Cu掺杂ZnO铁磁性的研究表明,O空位和N杂质不利于稳定其铁磁性质。通过研究Cu 3d能级之间的耦合,阐述了Cu掺杂ZnO铁磁性产生的原因。另外,也分析了晶格轴应变和剪切应变对Cu掺杂ZnO FM耦合影响。
肖振林史力斌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铁磁性
氮掺杂(11■0)ZnO薄膜磁性质研究
2011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局域密度近似(LDA)的第一性原理分析了氮掺杂(1120)ZnO薄膜的磁性质.首先,研究了一个N原子掺杂ZnO薄膜的磁性质,结果表明N2p,O2p和Zn3d发生自发自旋极化.其次,研究了二个N原子掺杂ZnO薄膜的磁性质,9个不同几何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N原子之间具有FM耦合稳定性,而且具体分析了N掺杂ZnO铁磁稳定性的产生原因.最后,讨论了氮掺杂ZnO磁交换系数和居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N掺杂(1120)ZnO薄膜具有弱铁磁性.
李明标张天羡史力斌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半导体铁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