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80158)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韦强季权安刘燕鲍国连邵泽香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鸭肝
  • 3篇鸭肝炎
  • 3篇鸭肝炎病毒
  • 2篇鸭病
  • 2篇鸭病毒
  • 2篇鸭病毒性肝炎
  • 2篇鸭病毒性肝炎...
  • 2篇基因
  • 2篇RT-PCR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全基因
  • 1篇全基因组
  • 1篇全基因组测序
  • 1篇抗原
  • 1篇抗原性
  • 1篇克隆
  • 1篇克隆表达
  • 1篇克隆分析
  • 1篇基因组

机构

  • 4篇浙江省农业科...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鲍国连
  • 4篇刘燕
  • 4篇季权安
  • 4篇韦强
  • 3篇崔言顺
  • 3篇邵泽香
  • 1篇王春平
  • 1篇庞安娜
  • 1篇肖琛闻
  • 1篇李建亮

传媒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09年
参考Gen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的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适合DHV-Ⅰ快速检测的RT-PCR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对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DHV强毒株Z10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了预期大小为699 bp的目的片段。将扩增所得的D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DHV-Ⅰ的相应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同源性均达90%以上,表明为DHV-Ⅰ的基因序列,对NDV,IBDV,DPV和GPV等常见病毒扩增结果为阴性。该方法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最低RNA模板检出量为24 pg。表明所建立的RT-PCR检测技术具有特异、快速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快速诊断。
邵泽香韦强鲍国连崔言顺刘燕季权安
关键词:RT-PCR
鸭肝炎病毒浙江分离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其VP1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及RACE方法扩增得到鸭肝炎病毒(DHV)浙江分离株Z10的全基因(5′,3′末端序列用RACE法扩增)及4株DHV分离株的VP1基因。结果表明,分离株Z10的全基因片段长7 689 bp,有1个大的开放读码框(ORF),ORF位于626~7 326位核苷酸,编码2 249个氨基酸。Z10分离株全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6株具有代表性的DHV核苷酸序列比对,同源性94.5%~98.4%;所测得的DHV分离株的VP1基因的序列与目前GenBank上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DHV-ⅠVP1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4株Ⅰ型DHV的VP1基因cDNA长度均为714 bp,编码238个氨基酸。4株DHV-Ⅰ之间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9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0%~100%;与参考毒株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2%~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0%~100%;表明各分离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属于同一基因群。
邵泽香韦强鲍国连崔言顺刘燕王春平季权安李建亮
关键词:VP1基因RT-PCR
Race法扩增4株鸭肝炎病毒3′末端序列及其克隆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3’RACE方法扩增并克隆了4株鸭肝炎病毒(DHV)(ZYM株、Z05株、Z07株和Z10株)的基因组的3’末端真实序列,包括部分非结构蛋白(3D)基因以及紧接着3D基因下游的3’端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和poly(A)尾巴。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特异性片段长度为597nt(不包括polyA尾巴)。各毒株3’UTR均为315nt,位于终止密码子TGA之后,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各毒株间的同源性较高;4株DHV 3’末端核苷酸序列(不包括polyA尾巴)之间的同源性为96.3%~100%,而与参考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3.5%~99.7%。在系统发生进化树上,各毒株亲缘关系较近。
邵泽香韦强崔言顺鲍国连刘燕季权安
关键词:鸭病毒性肝炎病毒POLY(A)
Ⅰ型鸭肝炎病毒VP3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被引量:2
2011年
参考GenBank中的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DHV-ⅠVP3基因,将VP3基因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后,转化宿主BL21(DE3),用0.1 mmol·L-1的IPTG诱导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n-blotting分析蛋白免疫原性。电泳结果表明,VP3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较高,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27 kD。免疫印迹试验表明Ⅰ型鸭肝炎病毒VP3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刘燕庞安娜韦强鲍国连季权安肖琛闻
关键词:VP3基因克隆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