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2Z204)
- 作品数:6 被引量:411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铮朱永彬马晓哲王丽娟邹秀萍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32
- 2010年
- 本文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通过引入碳税,分高、中、低3种税率以及生产性碳税、消费性碳税两种碳税形式,共6种情景对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宏观经济和各产业部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碳税的征收可以有效地减少CO2排放,在高税率下较不征收碳税可减排1141-2132万吨,总产出及国内产品供给不降反升,进口增加,复合品需求增加,主要用于满足投资需求;企业的投资及资本需求增加,替代了部分劳动需求,生产压缩导致企业收入减少;劳动需求下降引起居民收入下降,而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居民消费下降;政府收入中碳税和进口关税的增加抵消所得税下降部分略有剩余,政府收入增加。碳税的征收有效地降低了高碳含量的能源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也对非能源部门造成一定的影响,玩具体育娱乐用品、针编织及其制品、基础化学原料、皮革羽毛制品、文化办公用机械、日化产品、纺织毛织服装等制造业部门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而通讯设备、电子设备元器件制造、建筑业、仓储业、汽车制造以及林业等部门所受的正面作用较为明显。
- 朱永彬刘晓王铮
- 关键词:碳税CGE气候保护减排效果
- 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被引量:206
- 2009年
- 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而且碳排放在大气中的积累会使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因此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基于EKC曲线的经济计量学方法一般是对经济与排放历史数据的相关关系研究,不能很好地反映二者之间的动力学机制。为此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Moon-Sonn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从理论上得到了最优经济增长率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倒U曲线关系的必要条件,即能源的产出弹性小于0.5;接着将投入产出分析得到的反映技术进步下的能源强度代入模型,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路径进行了预测,同时得到了最优增长路径下的能源消费走势,进而通过对能源消费结构和不同能源品种的碳排放系数的预测和估计,以及对分品种能源碳排放的汇总计算得到了中国未来能源消费所产生的总的碳排放走势。结果显示,在当前技术进步速率下,我国分别在2043年和2040年达到能源消费高峰和碳排放高峰。此外,本文对能源强度不同下降速率对能源消费高峰的影响进行模拟发现,当降速为4.5%~5%时,能源高峰将出现在2040年前,此时的人均GDP为10万元左右,与OECD国家的高峰时收入一致;而且分3种情景模拟了可再生能源替代政策对碳排放高峰的影响,发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可以明显降低碳排放量,但对高峰年份到来的时间影响甚微。
- 朱永彬王铮庞丽王丽娟邹秀萍
- 关键词:内生经济增长EKC曲线能源消费碳排放
- 气候保护及其对社会经济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对国际上气候变化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气候保护经济影响模拟研究状况进行了讨论,认为气候保护研究应该侧重模拟分析;评价了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使用的排放情景专门报告中依赖的6个模型特点,指出IPCC的SRES模型不仅忽视了内生技术进步和国际GDP溢出,而且是缺少反映人类应对行为的被动型模型,现在需要发展主动型模型。还讨论了我国面对气候变化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气候保护模拟研究的不足,认为我国过分依赖适应气候变化分析的统计学模型,而不是适合气候保护研究的动力学模型。建议开展经济动力学模型、非线性CGE模型和基于自主体的模拟模型研究,提出全球气候保护的中国方案。本文介绍了LRICE模型框架,该模型的特点是干中学的技术进步,能反映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进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潜力,更接近真实情况。
- 王铮
- 关键词:气候保护IPCC地理计算
- 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
- 探讨了城市碳排放趋势的研究方法。与朱永彬、王铮(2009)面临的问题不同,城市的人口增长不能用常数增长率,本文提出用逻辑斯蒂曲线逼近城市人口增长率。在这个基础上,预测了上海市2050年前的经济增长率,进而采用朱永彬、王铮...
- 黄蕊朱永彬王铮
- 关键词:能源消费量碳排放能源结构产业结构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