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6022)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刘增宏杨小欣吴晓芬许建平孙朝辉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热含量
  • 2篇ARGO资料
  • 1篇盐含量
  • 1篇暖池
  • 1篇全球海洋
  • 1篇卫星高度计
  • 1篇温度观测
  • 1篇西太平洋
  • 1篇西太平洋暖池
  • 1篇海表
  • 1篇海表面温度
  • 1篇海面
  • 1篇海面高
  • 1篇海面高度
  • 1篇海洋上层
  • 1篇高度计
  • 1篇SST
  • 1篇AMSR-E
  • 1篇ARGO
  • 1篇EOF分析

机构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2篇刘增宏
  • 1篇孙朝辉
  • 1篇许建平
  • 1篇吴晓芬
  • 1篇杨小欣

传媒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A comparison of Argo nominal surface and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for validation ofAMSR-E SST被引量:1
2017年
Satellite 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 from the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the Earth Observing System(AMSR-E) is compared with in situ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 from Argo profiling floats over the global oceans to evaluate the advantages of Argo NST(near-surface temperature: water temperature less than 1 m from the surface). By comparing Argo nominal surface temperature(~5 m) with its NST, a diurnal cycle caused by daytime warming and nighttime cooling was found, along with a maximum warming of 0.08±0.36°C during 14:00–15:00 local time. Further comparisons between Argo 5-m temperature/Argo NST and AMSR-E SST retrievals related to wind speed, columnar water vapor, and columnar cloud water indicate warming biases at low wind speed(<5 m/s) and columnar water vapor >28 mm during daytime. The warming tendency is more remarkable for AMSR-E SST/Argo 5-m temperature compared with AMSR-E SST/Argo NST, owing to the effect of diurnal warming. This effect of diurnal warming events should be excluded before validation for microwave SST retrievals. Both AMSR-E nighttime SST/Argo 5-m temperature and nighttime SST/Argo NST show generally good agreement, independent of wind speed and columnar water vapor. From our analysis, Argo NST data demonstrated their advantages for validation of satellite-retrieved SST.
刘增宏陈幸荣孙朝辉吴晓芬卢少磊
关键词:ARGO温度观测SSTAMSR-E海表面温度
利用温度剖面资料结合海面高度估算全球海洋上层热含量异常
2013年
利用全球海洋约200万条温度剖面结合海面高度资料,估算了1993—2009年全球海洋0—750m层的热含量异常。分析表明,仅使用剖面温度资料估算的全球海洋上层热含量可以反映出大部分海区热含量的十年变化信号,除了资料稀疏的海区(如南大洋)。全球0—750m海洋上层在1993—2009年的平均增暖速率约1.17W·m 2,增暖最显著的海区出现在40oS附近。全球海洋热储年际变化中大的信号基本上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相关。热带海洋的热含量变化相对比较稳定。中、高纬海区,特别是南大洋中、高纬海区的热含量增加速度在2001年后超过了热带海区。随着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的建成,其资料量将大大超过过去几十年的总量,结合Jason/TOPEX卫星高度计资料数据,可以用来精确估算全球海洋上层热含量的变化,为全球气候变化系统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刘增宏许建平孙朝辉
关键词:ARGO资料卫星高度计热含量全球海洋
西太平洋暖池海域上层海洋热盐含量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2001年1月—2014年7月期间的Argo温盐剖面资料,利用循环平稳经验正交函数(CSEOF)分解、最大熵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海域上层海洋热盐含量的空间分布、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暖池海域次表层热含量的变化要远远大于表层,盐含量以表层变化为主,次表层变化不大,且热含量受ENSO事件影响较大,而盐含量受ENSO事件的影响并不大,以气候态变化为主;CSEOF分析表明,暖池海域热含量第一模态空间场具有显著的东-西反相位年际振荡,盐含量第一模态则呈正-负-正的三极子变化模态,时间序列显示,热含量在2007年以后伴随ENSO事件经过了3次位相调整,盐含量在2007年以后只经过一次位相调整。进一步分析表明,热含量变化主要受到ENSO、局地风和纬向流的影响,而引起盐含量变化的原因更为复杂,其中纬向流和淡水通量对研究海域盐含量的影响均为正反馈效应。
杨小欣吴晓芬刘增宏
关键词:热含量盐含量ARGO资料西太平洋暖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