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434010)

作品数:8 被引量:188H指数:8
相关作者:王华田王延平姜岳忠杨阳王宗芹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杨树
  • 5篇杨树人工林
  • 5篇人工林
  • 4篇土壤
  • 4篇连作
  • 3篇化感
  • 3篇酚酸
  • 2篇对羟基苯甲酸
  • 2篇羟基
  • 2篇羟基苯
  • 2篇羟基苯甲酸
  • 2篇环境行为
  • 2篇甲酸
  • 2篇根际
  • 2篇根系
  • 2篇根系分泌物
  • 2篇苯甲酸
  • 1篇地力衰退
  • 1篇地力维持
  • 1篇液相

机构

  • 8篇山东农业大学
  • 5篇山东省林业科...
  • 1篇泰山林业科学...

作者

  • 8篇王华田
  • 7篇王延平
  • 5篇姜岳忠
  • 3篇王宗芹
  • 3篇杨阳
  • 2篇谭秀梅
  • 2篇孔令刚
  • 1篇王迎
  • 1篇刘福德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中2种酚酸的吸附与解吸行为被引量:12
2010年
采集不同代人工林林地杨树根际土壤样品,采用等温吸附和解吸试验结合HPLC定量测定,研究杨树根际土壤中2种主要酚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探讨2种酚酸在杨树根际土壤中的累积机制。结果表明:杨树根际土壤对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羟基苯甲酸的平均吸附率63.39%~72.26%,苯甲酸的吸附率较对羟基苯甲酸低,平均吸附率39.53%~47.46%;Frue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能很好地描述这2种酚酸在杨树根际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吸附平衡浓度Ce和吸附量Cs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2种酚酸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吸附,但解吸特性差异较大,对羟基苯甲酸在不同连作代数林地根际土壤吸附平衡液中的解吸能力均较强,平均解吸率46.62%~52.89%;而苯甲酸解吸能力较弱,尤其在高浓度吸附平衡体系中很难进行解吸附,此规律与2种酚酸的吸附常数基本吻合。2种酚酸的吸附和解吸特性一定程度上反映酚酸在杨树根际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学特征,并为进一步揭示其在杨树根际微域的累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王延平杨阳王华田姜岳忠王宗芹
关键词: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环境行为
外源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与滞留动态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采集不同连作代数杨树人工林土壤样品,采用外源添加酚酸的方法结合HPLC定量测定,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动态和滞留规律,探讨了两种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累积机制。结果表明:(1)两种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可大致分为两个过程,即快速吸附阶段和慢吸附阶段,对羟基苯甲酸的快速吸附阶段大约在16h内完成,而苯甲酸约需24h。达到吸附平衡时,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平均吸附率为58.78%,苯甲酸的平均吸附率为37.07%。(2)杨树人工林土壤对两种酚酸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达到吸附平衡时,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平均吸附量为2483.19μg/g,苯甲酸为1377.51μg/g,对羟基苯甲酸的吸附能力强于苯甲酸。(3)Langmuir动力学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是描述两种酚酸在土壤中吸附过程的最优模型。(4)酚酸滞留量检测结果表明,酚酸添加15d后,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4.3%~5.2%,而苯甲酸的残留率仅为1.3%~1.7%。两种酚酸在土壤中的滞留动态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对羟基苯甲酸的消除半衰期平均为4.24d,苯甲酸消除半衰期平均为2.61d,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滞留期长于苯甲酸。(5)两种酚酸的吸附与滞留行为与土壤有机质、金属离子、土壤质地等性质关系密切,微生物数量也是决定酚酸在土壤中滞留能力的重要因素。
王延平王华田杨阳姜岳忠王宗芹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
杨树人工林品种更替连作与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比较被引量:23
2010年
采用空间位移法对杨树人工林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两种经营模式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探明不同连作经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品种更替对杨树人工林地力维持的生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均导致杨树人工林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非更替连作导致的林地土壤衰退现象更为严重。杨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在非更替连作中下降最为显著,土壤有机质的根际效应显著大于更替连作,而土壤速效N、P、K的根际效应在更替连作中显著增大。非更替连作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大幅度的上升;更替连作也导致土壤酶活性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下降(上升)幅度远小于非更替连作,土壤酶活性的根际效应总体呈现非更替连作变化幅度强于品种更替连作的趋势。两种连作模式下土壤中可培养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大致呈现一致趋势,连作将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整体下降,其中土壤细菌比例有所降低,真菌比例上升,土壤呈现从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的特点,非更替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明显大于更替连作。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差异可能由不同杨树品种根系分泌物的差异所导致。
王延平王华田谭秀梅姜岳忠孔令刚
关键词:连作模式杨树人工林根际效应根系分泌物
连作人工林化感效应研究综述被引量:16
2008年
人工林地力衰退是国内外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许多树种的连作人工林均出现了地力衰退现象,严重影响到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文中回顾了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研究历史,重点对近年来日渐兴起的人工林化感效应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连作人工林化感效应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为解决长期困扰人工林经营的难题提供研究思路。
王延平王华田
关键词:地力衰退化感效应
杨树人工林连作地力维持技术的探讨被引量:18
2007年
利用田间试验方法,对山东省莒县沭河流域杨树多代经营人工林产区不同林地间作农作物、林地抽沙换土、杨树人工林品种间轮作等措施对杨树人工林多代连作地力维持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抽沙换土有利于胸径和树高生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Cu、Zn、Mn的含量增加,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总量增加,其中真菌、细菌、放线菌分别增长了1.55倍、2.05倍和1.24倍;主伐更新更换不同品种以后,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3年保持增长,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提高,其中真菌、细菌、放线菌分别增长了3.18~23.91倍、3.40~28.71倍和0.71~2.80倍;林地间作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Fe、Mn含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其中真菌、细菌、放线菌分别增长了1.38~3.39倍、1.28~7.73倍和0.79~3.11倍。间作林地的胸径和树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5.25%~37.84%和8.17%~29.12%。
刘福德姜岳忠王华田王迎孔令刚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连作地力维持
外源酚酸对欧美杨‘I-107’水培幼苗硝态氮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连作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可能与土壤中累积的酚酸存在密切的关系。土壤氮素供应是决定杨树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而硝态氮是土壤无机氮化合物的主要形式之一。研究酚酸作用下杨树对硝态氮的吸收利用对于揭示酚酸化感机理、明确林地改良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欧美杨'I-107'(Populus×euramericana'Neva')水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Hoagland营养液培养,以二代杨树连作人工林土壤酚酸的实际含量为参照浓度(X),设置5个酚酸浓度水平(0,0.5X,1.0X,1.5X,2.0X),分析不同浓度酚酸混合物对杨树硝态氮吸收利用的影响。分别在酚酸处理后第1、5、10、20、30和40天测定分析与硝态氮吸收利用密切相关的生理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酚酸处理导致根系伤害度明显提高,根系活力受到酚酸物质的明显抑制,处理后第40天各处理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48h动态测定发现酚酸物质对硝态氮的吸收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处理后第40天,低浓度酚酸(0.5X,1.0X)导致硝态氮在植株体内发生积累,而高浓度酚酸(1.5X,2.0X)导致植株硝态氮含量下降;酚酸物质明显抑制植株硝酸还原酶活性,处理后第40天各处理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酚酸物质处理后期则引起亚硝态氮含量的升高。酚酸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杨树水培苗硝态氮的生理效应关系可以用多元线性模型描述。
王华田杨阳王延平姜岳忠王宗芹
关键词:化感硝态氮酚酸杨树
杨树人工林连作土壤中酚酸积累规律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84
2008年
对大田不同连作类型黑杨人工林根际土壤取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土壤中酚酸物质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第一代、第二代连作I-69杨和I-69更替连作三代林林地土壤中均含有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香草醛、阿魏酸、肉桂酸5种酚酸类物质;第二代和更替三代林土壤中酚酸总含量分别是第一代林的137.87%和64.18%,差异显著;5种酚酸物质中阿魏酸含量逐代降低,苯甲酸和肉桂酸含量则逐代增加,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醛的含量则表现为更替三代林低于二代连作林。外源引入酚酸物质后,5种酚酸对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均有影响。微生物数量随不同酚酸处理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随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对羟基苯甲酸各浓度处理对真菌、放线菌和氨化细菌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唯独对纤维素分解菌为刺激作用;香草醛各浓度对放线菌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阿魏酸和肉桂酸对纤维素分解菌均为抑制作用。
谭秀梅王华田孔令刚王延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杨树人工林连作酚酸土壤微生物
植物根分泌的化感物质及其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被引量:56
2010年
植物根系是化感物质进入土壤的重要通道。根系分泌物中含有大量具有化感活性的物质,其中以小分子的酚、酸最为常见,这些物质对植物自身及植物根际微生物和土壤酶具有广泛影响,一度成为化感研究的重要内容。自然状态下根系分泌化感物质的活性效应与植物根系分泌化感物质的强度和累积、化感物质本身的特性以及土壤对化感物质的吸附和降解能力有关。因此,研究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吸附-解吸附、降解等环境行为是揭示化感物质累积机制的重要工作,应该成为化感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王延平王华田
关键词:根系分泌物化感物质生态效应环境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