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1A72121174)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周红升张钰吴梅青黄芬刘灿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细胞
  • 1篇性疾病
  • 1篇异基因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干
  • 1篇造血干细胞
  • 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性
  • 1篇增殖性疾病
  • 1篇神经系统疾病
  • 1篇中枢神经系统...
  • 1篇疱疹
  • 1篇疱疹病毒4型
  • 1篇系统疾病
  • 1篇细胞增殖

机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孙竞
  • 2篇刘启发
  • 2篇刘灿
  • 2篇黄芬
  • 2篇吴梅青
  • 2篇张钰
  • 2篇周红升
  • 1篇郭绪涛
  • 1篇冯茹
  • 1篇许娜
  • 1篇韦祁
  • 1篇张贤
  • 1篇范志平
  • 1篇宣丽
  • 1篇戴敏

传媒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脑脊液病毒载荷对评估异基因HSCT后EB病毒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巾EB病毒(EBV)DNA载荷检测对异基刚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EBV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及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2008年7月至2012年8月接受异基因HSCT的患者272例,其中38例诊断为EBV相关性疾病的患者和8例不明原因CNS表现的患者纳入前瞻性研究(实验组);另以移植后10例血液EBVDNA阳性但无EBV相关性疾病的患者和5例血液EBV DNA阴性的患者(血小板〉50×10^9/L)作为阴性对照。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液和脑脊液中EBV DNA。确诊为EBV相关性CNS疾病者予利妥昔单抗或者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结果38例EBV相关性疾病患者中有13例(34.2%)诊断为EBV相关性CNS疾病,8例不明原因CNS表现的患者中有1例(12.5%)确诊,而在阴性对照组中无一例确诊。确诊的14例中包括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10例和脑或脊髓炎4例,其中除1例外,其他13例的血液EBV DNA均为阳性,而患者脑脊液中EBV DNA载荷高于血液中(P〈0.05)。5例治疗有效者的血液和脑脊液中EBV DNA载荷随着疾病控制而下降;9例初始治疗无效者脑脊液中EBVDNA载荷随疾病发展而上升,但血液中EBV DNA载荷变化不一,其中2例静脉应用利妥昔单抗为基础治疗的患者其外周血EBV DNA载荷下降,但CNS表现进一步恶化,脑脊液中EBV DNA载荷上升,鞘内应用利妥昔单抗后疾病获得缓解,脑脊液EBV DNA载荷下降。结论脑脊液EBV DNA的检测对诊断发生于CNS中EBV相关性疾病十分重要,其载荷水平可用于EBV相关性CNS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疗效的评估。
张钰吴梅青宣丽黄芬周红升范志平刘灿郭绪涛张贤孙竞刘启发
关键词:EB病毒脑脊液中枢神经系统造血干细胞移植
鞘内注射利妥昔单抗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估鞘内注射利妥昔单抗治疗EB病毒(EBV)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CNS—PTL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12年5月以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为基础治疗无效的4例CNS—PTLD患者纳入评估,采用剂量递增法鞘内注射利妥昔单抗。结果对4例在初始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为基础治疗7~11d后疾病进展的患者加用鞘内注射利妥昔单抗治疗,经3~6次治疗后,4例患者均获得缓解。4例患者共接受21次鞘内注射利妥昔单抗,其中2例患者分别在第3次(30mg利妥昔单抗)和第4次(40mg利妥昔单抗)鞘内注射后出现短暂头痛、双下肢麻木,这些表现在24h内能自行缓解。结论采用剂量递增方式鞘内注射利妥昔单抗治疗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为基础治疗无效的CNS—PTLD是安全有效的。
张钰吴梅青黄芬周红升戴敏许娜韦祁刘灿孙竞冯茹刘启发
关键词: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疱疹病毒4型中枢神经系统异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