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6055)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胡利民石学法乔淑卿杨刚王昆山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沉积环境
  • 3篇沉积物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化学特征
  • 1篇悬浮颗粒物
  • 1篇有机碳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烃类化合物
  • 1篇秋季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元素
  • 1篇重矿物
  • 1篇柱状沉积物
  • 1篇总悬浮颗粒
  • 1篇总悬浮颗粒物
  • 1篇粒度

机构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海洋沉积与环...

作者

  • 4篇石学法
  • 4篇胡利民
  • 3篇乔淑卿
  • 2篇杨刚
  • 1篇朱爱美
  • 1篇高晶晶
  • 1篇马德毅
  • 1篇刘焱光
  • 1篇刘升发
  • 1篇刘季花
  • 1篇白亚之
  • 1篇王昆山
  • 1篇郭志刚
  • 1篇徐涛玉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黄海柱状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被引量:6
2013年
重点探讨了南黄海柱状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结果显示,沉积柱中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无机氮的影响较弱,这可能跟本区受径流输入的陆源物质的影响较弱有关。上层样品(0~10 cm)中长链正构烷烃占优势,奇偶优势显著,反映了陆源高等植物贡献;藿烷、甾烷的组成则显示该段样品中有机质具有较高的热成熟度;且姥鲛烷(Pr)/植烷(Ph)比值大于1.0,指示沉积环境以氧化为主,这相对不利于海洋源有机质的保存,从而凸显了陆源有机质的贡献。在10~20 cm之间,沉积环境由相对偏氧化向偏还原过渡;20 cm以下表现为强还原性的沉积环境,有机质成熟度较低。中、下层样品中正构烷烃多呈现双峰分布,短链烷烃具有一定的偶奇优势,这可能主要跟海洋浮游生物、藻类及微生物的贡献有关。与渤海烃类化合物的沉积记录进行对比,发现渤海沉积柱中烃类化合物主要跟历史时期不同来源物质的输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而南黄海沉积柱中烃类化合物的特征则主要反映了沉积环境和微生物作用对有机质的埋藏保存有重要影响。
胡利民石学法郭志刚刘焱光马德毅
关键词:饱和烃柱状沉积物沉积环境南黄海
2012年秋季黄河口及莱州湾颗粒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6年
根据2012年9月在黄河口及莱州湾取得的悬浮体和水文调查资料,探讨了非调水调沙期间黄河15及莱州湾颗粒有机碳(POC)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2年秋季黄河口及莱州湾POC浓度介于42.25-1018.87gg/L之间,平均为316.35μg/L,底层POC浓度高于表层,这与沉积物再悬浮有直接关系;(2)黄河口POC呈现近岸区高,远岸区低的趋势,高值区出现在新、老两个河口区域,指示了陆源输入对河口区POC的直接控制作用;(3)在盐度为26~28(psu)之间黄河口POC有高值,表明絮凝沉降作用对POC空间分布的影响;底层POC与浊度显著相关,表明海底沉积物再悬浮对研究区POC空间分布的直接影响;悬浮物含量超过20mg/L时,生命态颗粒有机碳对总颗粒有机碳的贡献明显下降;(4)POC/PN值显示黄河15及莱州湾POC来源的复杂性,生物作用、沉积物再悬浮和黄河水沙输入对研究区的POC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
白亚之刘季花胡利民乔淑卿杨刚徐涛玉石学法
关键词:颗粒有机碳总悬浮颗粒物沉积环境黄河口
泰国湾西部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分布特征:对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指示被引量:12
2014年
对泰国湾西部159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碎屑重矿物鉴定分析,其中57站重矿物颗粒数少于300粒,有效数据102站。结果表明,泰国湾西部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含量低,平均为1.628%,变化范围在0.016%~20.755%之间;共鉴定出重矿物29种,包括菱铁矿、褐铁矿、普通角闪石、自生黄铁矿、赤铁矿、绿帘石、磁铁矿、白钛石、锆石、紫苏辉石、石榴子石、黑云母、水黑云母、普通辉石、透闪石、白云母、钛铁矿、白云石、榍石、磷灰石、绢云母、蓝晶石、十字石、阳起石、电气石、金红石、棕闪石、独居石和透辉石,其中优势矿物为菱铁矿、普通角闪石和褐铁矿,平均含量(颗粒百分含量,下同)分别为41.6%,15.6%和13.4%,最高含量分别为99.7%,72%和94%;特征矿物为自生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和锆石,平均含量分别为6.8%,4.1%,3.9%和0.9%,最高含量分别为97.3%,26.0%,91.7%和11.O%。利用数学聚类方法并结合矿物分布,在泰国湾西部划分出6个重矿物分区,基本以从北到南垂直岸线的东西向带状分布,矿物分区与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重矿物来源主要为陆源和白生源:前者以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以及紫苏辉石等为代表性矿物,陆源物质输入较为明显的海区有3处,即曼谷湾的罗勇外部海区、春蓬和敦沙之间的近岸区域以及宋卡和北大年之间近岸区域,其中春蓬和敦沙之间的近岸区域表层沉积物中黑色金属矿物含量高,与附近有铁矿床分布相符合;后者以菱铁矿、自生黄铁矿以及菱铁矿风化形成的褐铁矿为代表性矿物,主要分布在陆架中南部、中东部和中北部。依据自生源矿物分布特征在陆架中部划分出不同的沉积环境,在陆架中南部和中北部为轻度还原环境,局�
王昆山石学法刘升发乔淑卿杨刚胡利民K.NarumolK.Somkiat
关键词:重矿物沉积环境
曼谷湾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应与生物有效性被引量:4
2015年
2010年在曼谷湾(泰国湾北部)及其北部主要河口(湄干河、拉塞河、湄南河和邦巴功河)采集了4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d、Co、Cu、Pb、Zn)的含量水平,并用Al均一化数据,获得消除了粒度效应的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利用1mol/L的HCl对该区沉积物进行了处理,通过分析沉积物重金属在酸溶相和残渣相的分布,揭示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曼谷湾周边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曼谷湾;曼谷湾沉积物中重金属(Co、Cu、Pb、Zn)从北向南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增加,Cd没有明显分布规律;地累积指数显示Cd和Pb存在显著的地球化学富集特征.Cd和Pb在酸溶相中的比例相对较高,表明其生物有效性较高,易引发二次污染.
乔淑卿石学法高晶晶朱爱美Narumol Kornkanitnan胡利民张杨硕
关键词:沉积物粒度重金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