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l8802)
-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徐莉田雨乔敏张立孟焕新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侵袭性牙周炎核心家系牙槽骨吸收和牙根形态的遗传度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 评价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核心家系中先证者和父母的牙槽骨吸收状况、冠根比和牙根形态异常,探讨牙根形态异常和剩余牙槽骨的关系及牙根形态的遗传度.方法 19个AgP核心家系,先证者19例(男性9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3.6岁,父母38人(父亲19人,母亲19人),平均年龄51.0岁.根据全口根尖片测量剩余牙槽骨占根长的百分比,评价牙根形态异常牙数,测量冠高、根长和冠根比,分别计算牙根形态异常、冠根比和前磨牙锥形根的遗传度.结果 先证者及父母全口牙齿平均剩余牙槽骨百分比分别为(58.9±4.3)%和(62.3±3.7)%;牙根形态异常牙的剩余牙槽骨骨量为(67.5±22.2)%,非牙根形态异常牙剩余牙槽骨百分比为(73.1±18.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牙根形态异常、冠根比和前磨牙锥形根在核心家系中的遗传度分别为30.3%、46.8%和40.1%.结论 核心家系成员中牙根形态异常牙剩余牙槽骨量少于非牙根形态异常牙;牙根形态异常、冠根比和双尖牙锥形根有遗传倾向,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乔敏徐莉孟焕新田雨张立冯向辉
-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牙根遗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