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337)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4
相关作者:龚建平彭勇刘海忠李敬东彭祥玉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寡核苷酸
  • 3篇核苷
  • 3篇核苷酸
  • 3篇分子
  • 3篇KUPFFE...
  • 3篇刺激分子
  • 2篇器官
  • 2篇器官移植
  • 2篇圈套寡核苷酸
  • 2篇协同刺激分子
  • 2篇枯否细胞
  • 2篇家族
  • 2篇核因子
  • 2篇肝移植
  • 2篇T细胞
  • 1篇诱骗寡核苷酸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脂质体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川北医学院

作者

  • 7篇龚建平
  • 6篇彭勇
  • 4篇李敬东
  • 4篇刘海忠
  • 2篇刘作金
  • 2篇彭祥玉
  • 2篇肖江卫
  • 2篇刘鸿翔
  • 1篇刘长安
  • 1篇甘霖
  • 1篇刘虹
  • 1篇李旭红
  • 1篇焉涛
  • 1篇李旭宏
  • 1篇李寿柏

传媒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国外医学(外...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后Kupffer细胞CD14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后 Kupffer 细胞 CD14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后0(对照组)、2、6、12h(IR 组)的Kupffer 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 Kupffer 细胞 CD14 mRNA 的表达,用免疫印迹检测 CD14蛋白合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 TNF-α的分泌量。然后在上述时间点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抗 CD14抗体(anti-CD14组),观察 CD14抗体对 TNF-α分泌的影响。结果再灌注后 Kupffer 细胞 CD14 mRNA、蛋白以及 TNF-α随观察时间点呈逐步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P<0.01)。应用抗 CD14抗体后,TNF-α表达较 IR 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再灌注后Kupffer 细胞 CD14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TNF-α的合成和分泌也明显增强;抗 CD14单抗能明显抑制了 NF-α的产生;CD14在介导 Kupffer 细胞激活和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彭勇龚建平刘长安李旭宏刘海忠李寿柏
关键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CD14KUPFFER细胞
脂质体介导NF-κB圈套寡核苷酸体外转染Kupffer细胞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圈套寡核苷酸(decoy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ODN)体外借助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大鼠Kupffer细胞(KCs)的效率,并观察其对KCs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24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每组8只.(1)对照组:分离培养正常大鼠KCs (2)LPs组:KCs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 ms/L的LPS作为刺激因素 (3)NF-κB圈套寡核苷酸组:先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人工合成的NF-κB圈套寡核苷酸转染KCs(4μg/1×10^5个KCs),观察转染效果,再用1 mg/L LPS刺激,观察其对KCs活化的抑制作用,包括KCs的吞噬功能、NF-κB易位,以及膜表面分子CD4O mRNA的表达.结果 在LPS刺激下,KCs呈高度活化状态,吞噬功能增强,NF-κB向细胞核移位,细胞膜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 mRNA呈高表达状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P〈0.01).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人工合成的NF-κB圈套ODN可以高效转染KCs,有效地抑制NF-κB活化,降低其下游基因的表达,与LP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P〈0.01).结论 在脂质体介导下,NF-κB圈套寡核苷酸可以高效转染KCs,并有效抑制KCs的活化.
彭勇李敬东肖江卫李旭红甘霖龚建平
关键词:枯否细胞NF-ΚB圈套寡核苷酸
TNF-TNFR超家族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与器官移植研究进展
2005年
T细胞协同刺激通路在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发现的T细胞协同刺激通路有:CD28/CTLA-4:B7,ICOS:B7h,PD1:PD-L1/PD-L2,CD40:CD154,CD134:CD134L,4-1BB:4-1BBL,CD27:CD70,LIGHT:HVEM和CD30:CD153等。
刘鸿翔龚建平
关键词: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器官移植
3D腹腔镜技术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传统腹腔镜因其2D图像的局限性,使施术者失去了对空间深度的感知,从而延长了外科医师的腹腔镜学习曲线。具有立体视觉的3D腹腔镜减少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精确度,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简要介绍3D腹腔镜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原理,探讨3D腹腔镜的优势及不足。
苏星彭勇
关键词:肝癌切除术
CD28/CTLA-4-B7家族T细胞协同刺激通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T淋巴细胞在大多数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都占主导地位。阻断T细胞协同刺激通路有可能为临床治疗移植排斥带来希望。因此,探究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与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使成为一大热点。近年来,新发现的T细胞协同刺激通路包括CD28/CTLA-4:B7家族的ICOS:B7h,PD1:PD-L1/PD-12,TNF:TNFR家旅的CD134:CD134L,4-1BB:4-1BBL,CD27:CD70,LIGHT:HVEM和CD30:CD153等。上述通路和传统协同刺激通路一起构成一张复杂的调节网络,在T细胞激活过程巾起着精细而灵敏的调节作用。现就ICOS:B7h,PDI:PD-L1/PD-12等新发现的CD28/CTLA-4:B7家族的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作一综述。
刘鸿翔刘虹龚建平
关键词: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器官移植免疫耐受
核因子-κB圈套对Kupper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kB(NF-kB)圈套对大鼠Kupper细胞(KCs)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大鼠KCs并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内毒素(LPS)刺激组及NF-kB圈套组。后者KCs在LPS刺激前转染NF-kB圈套。除对照组外,两个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mg/ L的LPS。于LPS刺激6h后,凝胶电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NF-kB蛋白结合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Cs膜表面CD80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情况。结果转染NF-kB圈套可以高效抑制KCs激活,EMSA结果显示NF-kB活性仅为LPS组的0.53,RT-PCR结果显示KCs CD80 mRNA表达仅为LPS组的0.46,ELISA结果显示培养上清TNF-α表达量仅为LPS组的0.37,IL-6仅为LPS组的0.60。结论NF-kB圈套可以高效抑制NF-kB的转录活性,降低KCs膜表面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为活体内应用NF-kB圈套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彭勇李敬东彭祥玉刘海忠刘作金龚建平
关键词:核因子-ΚB细胞因子
核因子κB诱骗寡核苷酸对大鼠肝脏的Kupffer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诱骗寡核苷酸(ODN)对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KC)膜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麻醉后经门静脉插管,以0.5g/LIV型胶原酶体外循环灌注消化肝脏,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KC。以人工合成的NF-κB诱骗ODN转染KC,再以终浓度为img/L的脂多糖(LPS)刺激(NF-κB诱骗组),培养8h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KC膜表面CD80、CD40和CD54mRNA的表达。以不转染NF-xB诱骗ODN、但接受LPS刺激的KC为对照(LPS刺激组),正常大鼠KC为对照组。每组每份标本含KC1×10^5个。结果每个大鼠肝脏可以分离得到KC(3-4)×10^6个,NF-κB诱骗ODN可以在KC内维持12d而不被降解。对照组KC膜表面CD80、CD40、CD54 mRNA呈低表达;LPS刺激组KC表面3种共刺激分子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是对照组的2.53、2.51和2.74倍(P〈0.01);NF-κB诱骗组CD80和CD40mRNA表达明显低于LPS组,仅为LPS组的0.52和0.55倍(P〈0.01),而CD54 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NF-κB诱骗ODN可以高效地抑制K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为活体内应用NF-κB诱骗ODN抑制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李敬东刘海忠刘作金龚建平肖江卫彭勇
关键词:寡核苷酸类抗原CD80抗原
核因子κB圈套寡核苷酸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抑制枯否(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活性对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圈套寡核苷酸组,每组均为8只大鼠。圈套寡核苷酸组于移植术前2d经供者尾静脉注入120μg脂质体包裹的NF-κB圈套寡核苷酸。移植再灌注后2h,取各组受者移植肝分离枯否细胞。凝胶迁移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枯否细胞NF-κB蛋白结合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观察枯否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肝功能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移植肝再灌注后2h,枯否细胞NF-κB活性及TNF-α、IL-6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光镜下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伴有肝血窦明显淤血,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胆红素总量(TBI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相反,圈套寡核苷酸组枯否细胞NF-κB活性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移植肝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改变,肝功能明显改善。结论NF-κB圈套寡核苷酸能高效抑制枯否细胞NF-κB活性,并抑制其下游有害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移植肝的打击和损害。
李敬东彭勇彭祥玉刘海忠焉涛龚建平
关键词:枯否细胞核因子ΚB肝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