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2-007)
- 作品数:37 被引量:155H指数:8
- 相关作者:谢青王晖俞红赖菁龚邦东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38MAPK信号通路与乙型肝炎的关系
- 2011年
- HBV的感染不仅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38MAPK是MAPK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细胞外多种应激原如放射线、紫外光、热休克等都可以激活P38MAVK引起细胞内蛋白激酶的连锁反应,从而影响细胞的转录、蛋白合成和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等生物效应。P38MAPK被认为与炎症、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的调控密切相关,而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此文对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乙型肝炎的关系进行综述。
- 薛继华陈峰
- 关键词:MAP激酶信号系统信号转导肝炎乙型
- 微小RNA-1187对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8介导的肝细胞凋亡调控的作用
- 2011年
- 目的 通过微小RNA-1187(miR-1187)靶向调节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mRNA的表达,观察miR-1187对肝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构建BALB/c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取肝组织进行锁核酸(LNA)-miRNA微阵列分析和miRNA靶基因功能分析.体外培养胚胎小鼠肝细胞株2(BNL-CL2细胞),予以TNFα联合D-氨基半乳糖分别诱导转染miR-1187模拟物组及未转染组,以正常生长细胞为对照,应用实时(RT)-PCR、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各组细胞miR-1187、caspase-8 mRNA及caspase-8蛋白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miR-1187的信号值随急性肝功能衰竭进展明显下降.miR-1187与caspase-8 mRNA的3'非编码端(3'UTR)有直接的结合位点关系;miR-1187在未转染组表现为显著下调,在转染组下调减缓(t=6.371,P〈0.01);caspase-8 mRNA 在未转染组表达显著增高.在转染组上升明显减少(t=4.539,P〈0.01);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t=3.365,P〈0.05).结论 miR-1187为肝细胞凋亡的抑制因子之一;高表达miR-1187通过靶向调节caspase-8 mRNA的表达,阻抑肝细胞凋亡的发生.
- 余东山安方梅龚邦东赵钢德项晓刚林兰意俞红王晖谢青
- 关键词:细胞凋亡
- 乙型肝炎病毒特性对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我国HBV感染率高,由HBV感染导致的重型肝炎预后差。目前重型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尚未得到系统、完整的阐述,主要影响因素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宿主免疫功能状态及应答。在这两方面的研究中尚存在不少争议,关于它们所起的作用亦未得出统一的结论。笔者就HBV特性在重型肝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主要包括病毒微结构和复制特点、病毒的基因分型(包括型和亚型)和地区分布、病毒基因组中热点变异及准种变化对重型乙型肝炎发病的影响等进行综述。
- 黄素园张欣欣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基因型突变
-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血清HBV全长基因组的准种特性及其与慢性乙型肝炎(CHB)重症化的关系.方法 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CHB、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各4例患者,扩增外周血清中HBV全长基因组并克隆、测序,每个标本选取14~16个克隆进行D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CHB组和CSHB组8例患者共获得120个HBV全长基因组序列.每例患者均为单一基因B型或C型感染.两组全长克隆序列中均发现G1896A突变、A1762T/G1764A、T1753C/G突变,以及前S2区、前S1区起始密码子缺失,CSHB组1例患者还发现A1762T/G1764A/C1766T突变,CSHB组发生一个或多个突变的克隆数占100.0%(60/60),明显多于CHB组的76.7%(46/60)(x2=15.85,P〈0.01).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CSHB组的全长基因组、S基因、X基因、P基因和反转录酶编码序列区的准种复杂度和平均遗传距离均比CHB组大,C基因的则比CHB组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的各种突变率及准种异质性差异均大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与CHB重症化有关,值得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意义.
- 黄素园于德敏刘峰陈立韩悦李新华张欣欣
- 关键词:遗传异质性准种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比率变化及与e抗原消失的关系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与Th17细胞的比率(Treg/Th17)与血清中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消失的关系。方法在应用ETV治疗的不同时间点抽取HBV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者静脉血,分离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HBV-DNA)、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特异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以及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与Th17细胞的频数。结果与HBV-DNA及Treg细胞频数的下降相对应,所有患者表现为Th17细胞频数的快速增加,以及HBcAg特异性刺激条件下IL-17分泌的下降。治疗引起的HBV复制抑制能够导致Treg/Th17比率的明显下降。第4周时的Treg/Th17比率下降和其后血清HBeAg的消失关系密切。结论病毒复制的抑制不仅减轻Th17细胞的活动而且能够快速降低Treg/Th17比率。第4周时的Treg/Th17比率有望成为预测ETV治疗慢性HBV感染患者有效性的标志。
- 宋春辉杨斌陈黎明张纪元
-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E抗原调节性T淋巴细胞TH17细胞
- 乙肝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eAg与HBVDNA载量和终末期肝病模型分值关系的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临终前HBeAg状态与HBVDNA载量和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分值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20例乙型肝炎ACLF患者临终前0~14d,15~28d和29~90d时段血清HBeAg状态、HBVDNA载量和MELD值。结果51例HBeAg阳性患者上述三时段的HBVDNA载量依次是(5.25±1.99),(5.45±1.47)和(6.06±1.77)log10拷贝/ml,MELD值分别为(30.33±5.25),(26.36±6.43)和(20.13±6.47)。而69例HBeAg阴性患者上述三时段的HBVDNA载量顺次是(5.14±1.84),(5.49±1.75)和(4.62±1.65)logl0拷贝/ml,MELD值按序为(32.38±9.95),(28.17±6.82)和(26.19.4-5.56)。同一时间段比较,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间HBVDNA载量和MELD值均仅在临终前29~90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时段间比较,不论HBeAg阳/阴性,HBVDNA载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ELD值随着病情进展呈持续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启动乙型肝炎ACLF,HBeAg阳性患者的HBVDNA水平高于HBeAg阴性者。一旦ACLF启动,无论HBeAg状态如何,持续高HBVDNA载量可促进病情向终末期发展。
- 赖菁李学俊张绍全徐启桓朱建芸柯伟民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病毒载量终末期肝病模型
- Th17细胞亚群与病毒感染性疾病被引量:1
- 2009年
- 近年来,新的独立的细胞亚群——Th17细胞的发现,打破了传统的Th1/Th2细胞分化模式。Th17细胞亚群因其在多种人类炎症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而Th17细胞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仍存争议。此文就目前Th17细胞亚群与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李婕陈智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TH17细胞病毒性疾病
- HBx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0年
-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肝癌的最主要原因。作为乙肝病毒X基因的表达产物HBx蛋白具有广泛的反式激活功能,其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参与感染肝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鉴于HBx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在感染肝细胞中的重要作用,HBx蛋白在肝癌发生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一直是HBV和肝癌研究的热点内容。
- 项文清刘伟
- 关键词:肝肿瘤
-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目前抗病毒药物是治疗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使用可产生耐药,阻碍其临床应用,所以探究抗HBV药物的耐药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文就抗HBV药物的耐药机制、耐药定义、耐药模式以及防止出现耐药的策略作了综述。
- 汤伟亮谢青
- 关键词:耐药机制
-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回顾性调查212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构成情况,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212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医疗费平均36 045元,其中药品费所占比例最高,达65.896%,其次为化验检查费(10.024%),血库血(浆)费(7.357%)。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包括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性质(P<0.05)。结论药品费是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费用的注意组成部分。应提高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费用及门诊长期应用抗病毒药费用的报销比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尤其是农民患者。
- 路德艳杨慧玲杜鹃刘锦锋陈天艳
- 关键词: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费用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