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211)

作品数:25 被引量:290H指数:8
相关作者:王俊豪唐要家付金存刘承毅王岭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政府
  • 10篇城市
  • 4篇政府规制
  • 4篇绩效
  • 3篇用事
  • 3篇政府监管
  • 3篇水价
  • 3篇阶梯水价
  • 3篇垃圾
  • 3篇垃圾处理
  • 3篇供水
  • 3篇城市供水
  • 3篇城市公用事业
  • 2篇电价
  • 2篇市场化
  • 2篇市场化改革
  • 2篇垃圾处理行业
  • 2篇绩效评估
  • 2篇公私
  • 2篇公私合作

机构

  • 11篇浙江财经大学
  • 6篇东北财经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浙江财经学院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王俊豪
  • 4篇唐要家
  • 3篇付金存
  • 3篇王岭
  • 3篇刘承毅
  • 2篇周小梅
  • 2篇李乐
  • 2篇李增喜
  • 1篇陈无风
  • 1篇周志忍
  • 1篇张喜杰
  • 1篇王建明
  • 1篇王慧
  • 1篇杨健
  • 1篇张静

传媒

  • 2篇经济与管理研...
  • 2篇价格理论与实...
  • 2篇中国工业经济
  • 2篇产经评论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财贸经济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经济学家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城市问题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电子科技...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陕西行政学院...
  • 1篇产业组织评论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13篇2014
  • 3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声誉激励、社会监督与质量规制——城市垃圾处理行业中的博弈分析被引量:27
2014年
我国实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民营企业通过竞标等方式从政府手中获取特许经营权,凭借其垄断地位和信息优势降低服务标准,导致垃圾处理行业陷入质量规制的困境。本文针对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的问题,先是构建以规制机构与垃圾处理特许经营企业为参与者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声誉激励和社会监督对博弈参与双方损益及其策略的影响;然后构建纳入举报机制的由社会民众、规制机构和特许经营企业三方参与的序列博弈模型。研究得出四点结论:(1)减少规制成本,增加对违规垃圾处理企业的惩罚力度,可减少企业违规概率;(2)声誉激励和社会监督均可减少垃圾处理特许经营企业违规概率;(3)社会监督有助于节约规制成本,减弱规制机构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规制效率;(4)规制机构的检查行为与公众举报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行业质量规制效果的政策建议。
刘承毅王建明
关键词:质量规制社会监督博弈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公用事业的负面效应与监管政策被引量:7
2014年
城市公用事业是为城镇居民生产和生活提供必需的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管道燃气、公共交通等行业。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城市公用事业是典型的市场失灵领域,市场竞争难以发挥作用,
王岭
关键词:城市公用事业城镇化进程负面效应民间资本传统经济理论城市供水
美国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已经多年。自我国开始实践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城市政府就承担着监管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质量的责任。对我国现有城市公用事业的政府监管的总结与评估即将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以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时间长、绩效评估模式相对成熟的美国为例,探讨美国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的绩效评估体系。文章讨论了美国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的历史发展以及绩效评估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它的特色及其启发和借鉴意义。
李乐
关键词:政府监管绩效评估
私人部门进入降低了城市供水行业成本吗?被引量:3
2013年
私人部门进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供水行业的成本,但不同城市、不同私人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私人部门进入对地级市供水行业成本的降低效应比县级市更为显著;与国际资本进入相比,国内民营资本进入对城市供水行业成本的降低效应更为显著;私人部门进入显著降低了中西部城市供水行业的成本,但对东部城市供水行业成本的降低效应并不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应继续坚持产权多元化的改革思路,同时与东部地区、县级市相比,更应该引导国内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进入中西部地区、地级市。
王岭
关键词:城市供水供水成本政府规制
水危机背景下我国城市水务行业改革取向——来自泰晤士水务和斯德哥尔摩水务的经验考察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多年市场化改革,我国城市水务行业在取得显赫成就的同时,也面临水务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部分城市存在缺水的危机。本文通过考察经过私有化改造的泰晤士水务和仍由政府垄断经营的斯德哥尔摩水务发现,不同改革取向主要源于两国自来水的市场容量、淡水资源条件以及国家福利体制的差异。尽管两家水务企业在不同体制下运营,但均摆脱了对财政的依赖,且在不同制度约束下,表现出较好的业绩。基于对两国水务企业的考察,本文提出可供我国城市水务行业改革借鉴的经验。
周小梅
关键词:水危机
市场化改革下的中国城市供水行业——阶段特征、改革进展与政策取向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在梳理中国城市供水行业三阶段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城市供水行业改革绩效的分析,得出目前城市供水行业市场竞争程度有所提高,政府管制体系愈发完善,行业绩效大幅提升,多元特许经营模式已经初步形成的结论。但同时,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在法规制度、行业主管部门、市场准入机制、融资渠道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深化城市供水行业改革的政策取向:出台更高层次的法规制度;明确市场化改革目标;构建有效的政府管制体制;创新投融资机制,等等。
王岭
关键词: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改革绩效政府管制
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效果与政府规制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我国正处于经济迅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阶段,相伴而生的是日趋严峻的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如何实现垃圾减量化成为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构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与排放行为模型,深入分析垃圾处理费、收入水平以及消费水平等因素对居民生活垃圾回收与排放行为的影响。并利用2001—2011年我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垃圾处理费、消费水平、收入水平、人口规模以及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等变量与垃圾清运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垃圾清运量随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而先减少后增加。
刘承毅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垃圾处理收费政府规制
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及融合——基于规制与竞争互动演进视角的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如何定位和协调政府规制与市场竞争的分工,是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无法回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从历史角度看,自然垄断理论的研究进展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放松规制提供了有效支撑。规制理论经历了"强化规制—放松规制—再规制"的发展阶段,研究主题也由"市场失灵与政府矫正措施"过渡至"政府规制效果检验",并进一步向"规制框架下竞争机制引入"的方向演进。受这一理论演进的影响,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管理逐渐从政府单一主导模式向政府与市场并存的模式转变。相应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由二元对立走向互补融合。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应在保障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塑造规制与竞争互补融合的格局,进而实现规制最小化与竞争最大化的最佳组合。
张静付金存
关键词:政府规制二元对立
内部控制与外部责任:论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定位被引量:9
2015年
绩效评估的功能可从技术和价值两个层面来考察。前者可称为功能定位,后者则属于目标定位。目标定位角度可将绩效评估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责任"两大类。发达国家外部责任型绩效评估具有三个特征:明确的外部责任意识;公民导向的评估指标体系;广泛深入的公民参与。我国内部控制型绩效评估表现在:政府主导和公民参与不足;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特征;绩效评估沦为某种驾驭术。从内部控制向外部责任的转变,是政府绩效评估目标定位的未来方向。
周志忍
关键词:绩效评估内部控制
销售电价隐性补贴及改革的经济影响研究被引量:44
2014年
销售电价补贴是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难题,改革方案设计具有较大的社会敏感性。中国现行居民销售电价补贴是通过政府管制下的低电价和扭曲电价结构来实现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电价隐性交叉补贴政策,是福利性供电体制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中国居民销售电价扭曲程度和电价补贴目标群体受益指数的测算发现,作为一种以公平为目标的补贴政策,现行的销售电价隐性交叉补贴政策既无效率又无公平,在牺牲工商业经济增长和付出较高环境代价的同时,电价补贴存在明显的补贴"漏出",普惠制低电价补贴的最大受益者并不是低收入群体。市场化改革要求取消扭曲电价的隐性交叉补贴,改革总体上并不会恶化居民消费支付能力,电力企业的收益将更为合理,并将显著降低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同时与有效的减排政策协同设计则不会增加工业污染物排放。居民电力消费补贴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分离电价公共政策工具角色,建立效率与公平兼容的针对低收入群体的市场化电力消费补贴机制。
唐要家杨健
关键词:销售电价隐性补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