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2011ZA56001)

作品数:33 被引量:138H指数:8
相关作者:董彦非阴小晖彭世冲李继广岳源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航空大学西安航空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军事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航空宇航科学...
  • 17篇军事
  • 16篇兵器科学与技...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主题

  • 15篇无人机
  • 4篇着陆
  • 4篇雷达
  • 4篇仿真
  • 3篇对地攻击
  • 3篇自主着陆
  • 3篇无人机自主着...
  • 3篇空战
  • 3篇雷达引导
  • 3篇后掠翼
  • 3篇减阻
  • 3篇变后掠翼
  • 2篇遗传算法
  • 2篇翼身
  • 2篇翼身组合体
  • 2篇侦察
  • 2篇智能化
  • 2篇特征结构
  • 2篇特征结构配置
  • 2篇作战

机构

  • 30篇南昌航空大学
  • 9篇西安航空学院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0篇董彦非
  • 6篇彭世冲
  • 6篇阴小晖
  • 5篇李继广
  • 4篇岳源
  • 4篇徐冠华
  • 4篇张旺
  • 4篇王超
  • 3篇陈晓飞
  • 2篇崔巍
  • 2篇陈伟
  • 1篇谭钊胜
  • 1篇郭基联
  • 1篇刘长秀
  • 1篇李隆
  • 1篇张国喜
  • 1篇申洋
  • 1篇王钊

传媒

  • 10篇火力与指挥控...
  • 5篇飞行力学
  • 4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电光与控制
  • 2篇弹箭与制导学...
  • 1篇计算机系统应...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航空科学技术
  • 1篇航天控制
  • 1篇飞机设计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指挥控制与仿...
  • 1篇西安航空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变后掠翼技术发展与展望被引量:17
2014年
阐述了可变后掠翼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变后掠翼技术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国内外变后掠翼的研究现状和前沿,指出变后掠翼技术在相关研究的推动下,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最后总结了对我国变后掠翼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展望,介绍了可变后掠翼驱动机构设计的新思路。
董彦非陈元恺彭金京
关键词:变体飞行器自适应机翼
飞控系统的鲁棒特征结构配置研究
2015年
对当前飞控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改善飞行性能和提高鲁棒性集两者与一体的鲁棒特征结构配置设计的思路,建立了特征值灵敏度指标,给出了可行的特征向量配置方案。
刘长秀李继广董彦非
关键词:鲁棒性特征结构配置
基于直接力控制的无人机抗侧风着陆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无人机侧风着陆时的翼尖融地问题,分析了无人机采用大展弦比、短机身、小垂尾的气动布局对着陆和操纵性的影响。建立了侧风存在时的无人机横向着陆模型;依据主动控制思想,提出了前垂直鸭翼和方向舵组合的直接力控制无人机抗侧风着陆的方案,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李继广董彦非
关键词:无人机气动特性
中低空高度下变后掠翼的最佳变后掠规律被引量:8
2016年
为寻找到可变后掠翼飞机的最佳变后掠规律,利用CATIA生成不同后掠角模型,使用Fluent模拟不同高度的环境并利用遗传算法得出最佳的变后掠规律,最后将计算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高度下,最佳变后掠规律大体趋势相似,但5 000 m时优势略明显。这个结论为今后可变机翼无人机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吕吉婵董彦非陈元恺
变后掠翼身组合体阻力特性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自适应弹性变后掠翼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变后掠翼重量大、结构复杂的问题,而阻力特性分析是该技术的基础。建立了5个不同后掠角的翼身组合体模型,经过fluent计算,分析了迎角、马赫数、后掠角对翼身组合体阻力的影响,验证了空气动力驱动变后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亚声速范围,阻力的变化趋势与最佳后掠角所需驱动力基本一致;激波产生后,阻力的变化趋势大于最佳后掠角所需驱动力。合理设计弹性驱动机构,可以实现利用飞行阻力驱动机翼变后掠的目标。
陈元恺董彦非彭金京
关键词:翼身组合体FLUENT
空中作战智能决策与无人战斗机智能化被引量:4
2015年
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无人战斗机的发展及其对智能化的需求,指出实现无人战斗机智能化的关键就是空中作战智能决策技术。然后在空中作战智能决策概念辨析和级别划分的基础上,阐述了空中作战智能决策的研究范畴。最后介绍了无人战斗机智能化设计的智能决策模型体系和智能化无人战斗机的信息流程。
董彦非
关键词:无人战斗机智能化设计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无人机自主着陆过程仿真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研究无人机自主着陆过程中高度、速度和飞行轨迹角的变化特性,以提高无人机自主着陆的安全性和精确性,需要对无人机着陆过程进行数学建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根据无人机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无人机着陆仿真系统及其分系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该模型能够比较真实地描述无人机着陆过程的特性,为更深入地无人机仿真研究打下基础。
陈晓飞董彦非
关键词:无人机MATLAB/SIMULINK自主着陆仿真
空气中不同间隔凹坑面的减阻性能仿真被引量:1
2013年
仿生非光滑凹坑面减阻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但目前相关理论不完善。凹坑面减阻效果与其结构形态、来流速度、流体介质等有关,为了进一步分析凹坑面的减阻效果及减阻机理,对具有凹坑变间隔排列非光滑面在空气介质不同速度下的流场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模型9(r=0.5s=h=0.25mm,a=5mm)达到局部最优减阻效果,在来流速度为6m/s时,总减阻量为25.927%。最后分析了间隔对凹坑面减阻影响。间隔长度相对于凹坑面尺寸有个合适数值。
彭世冲董彦非阴小晖
关键词:减阻凹坑数值模拟
空气中非光滑凸包面减阻性能的数值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在表面减阻性能的研究中,凸包面减阻技术源于仿生动物表面的微观结构,可以运用到大型飞机表面减阻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问题在于微观结构形状尺寸、不同介质、不同来流速度等多种因素与减阻效果有关。为研究凸包面在空气介质中速度对减阻能力的影响,采用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凸包面在空气中速度1m/s^10m/s范围内的流场用Fluent6.3软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选用了N-S方程,RNGK-ε湍流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研究的模型在来流速度6m/s时减阻效果明显,总减阻率为24.512%。数值模拟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比较,保证结果值的可靠性,分析发现凸包单元使凸包附近流场发生改变,凸包面具有较好减阻能力,并优化得到较好减阻方案。
彭世冲董彦非阴小晖
关键词:减阻凸包
基于最小代价流算法的多机空战目标分配被引量:1
2013年
目标分配是多机空战协同战术决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属于资源分配以及最优指派问题,符合最小代价流算法的求解范畴.在空战态势评估和综合威胁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最小代价流空战目标分配模型.该模型根据威胁评估结果,用最小代价流算法进行处理,找出带代价的网络流图中从起点到终点的一条最短路,经反复迭代,直至找到所求的最小代价流,实现对多个空战目标进行合理分配.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阴小晖董彦非彭世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