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237)
- 作品数:5 被引量:70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景文鲁楠冯玉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法治建设的成效如何衡量被引量:2
- 2016年
- 建设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我国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立足中国法治建设的实际,体现法治评估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国家法律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的结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结合,法治体系与治理效果的结合。
- 朱景文
- 关键词:指标体系
- 中国法学教育评估探究——基于主客观指标视角被引量:2
- 2017年
- 针对我国法学教育评估面临的诸多问题,业界多缺乏清晰定位与实践驱动,传统上单纯基于入学情况、科研成果发表以及就业比率高低进行的教育评估实效性严重不足。从国际通例来看,主客观指标视角下的法学教育评估是较为有效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工具。一方面,通过学术声誉、雇主声誉、社会声望等主观指标可审视法学教育的声誉评价,进而可用来分析其对教育声誉提升的影响;另一方面,导入以引用率、生师比为主要内容的客观指标体系,使之与主观指标相结合,实现量与质的统一,有助于提高法学教育评估的科学性与推动作用。在当前的中国法学教育评估中,要特别注意考虑法学教育的特殊性,立足中国国情,由综合评估向立体评估延伸,在民主指标方面扩大公众参与,并与"双一流"建设有效融合。
- 冯玉军盖冰冰
- 关键词:主观指标
- 法治与改革关系的协调——以授权规则运用下的地方试验为进路被引量:1
- 2017年
- 法治与改革的冲突并非当前二者关系的主要方面。短期讲,二者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长期看,法治是改革的目标,改革是法治的动力。在此前提下,当前法治与改革间的张力直接反映在如何协调法律本身的稳定性与变动上。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可以选择运用授权规则规范与引导改革的地方试验,将其纳入法治轨道,从而协调法治与改革的关系。
- 彭浩
- 关键词:法治授权规则
- 论法治评估的类型化被引量:45
- 2015年
- 法治评估不是简单地对法治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量化处理,首先要解决的是对有着不同社会结构、处在不同社会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法治评估的可能性问题。法治包含规则之治、平等实施和良法之治几种不同的含义,但每种含义都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条件,需要类型化处理。"规则之治"有赖于社会的稳定程度,对迅速变化的社会没有实质意义。平等实施有赖于法律资源的充分性,在缺乏人力、物力、财力保证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平等实施,而需要寻找成本低、替代性的措施和适合本地特点的方式。良法之治有赖于对什么是良法达成共识,不能以一种模式为基础来评估其他模式法治发展程度。法治评估必须注意各国治理结构的差别,一个国家用法律解决的问题,另一个国家可能用非法律的方法解决。
- 朱景文
- 关键词:类型化良法之治
- 全球化时代比较法的优势与缺陷被引量:20
- 2014年
- 全球化是现代性的延伸,具有脱域属性。在全球化时代,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规则表现,亦具有脱域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在法律全球化过程中,比较法对全球化有特殊敏感性,它所具有的比较方法、多层视角、脱域取向与反思效果等理论优势,有助于形成解释法律全球化现象的新理论。但传统比较法存在的四个缺陷,即西方中心论、国家中心论、功能比较论与私法中心论阻碍了此一理论抱负的实现。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比较法学界正孕育一轮比较法的范式革命,而中国比较法需要从古今与中西、内部与外部、自主与开放、理论与实践、支配与解放五种关系的反思中寻找新的道路。
- 鲁楠
- 关键词:法律全球化比较法范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