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A01070003)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唐新宜朱冬生陈宏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导流片对椭圆肋片通道传热与流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引入椭圆型的肋片作为扰流器,利用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对椭圆肋片通道以及设置导流片后通道内的传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传统凹槽通道内的传热特性作比较.结果表明:椭圆肋片通道内的传热系数比传统凹槽提高了2~3倍;随着椭圆肋片高度的增加,通道内的传热系数越来越大,同时压降也越来越大;引入导流片能提高椭圆肋片通道内的传热系数;在椭圆肋片最高点的下游位置引入圆弧型导流片后,传热系数比无导流片通道的传热系数提高了33%;导流片从肋片的最高点沿着肋片往下游移动,传热系数呈现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而压降则不断下降.综合比较发现,圆弧导流片在椭圆肋片下游段的0.9倍弧长位置时,通道的综合性能最好,而传热系数最大的位置是0.7倍弧长位置,导流片位置靠近椭圆肋片通道的流动分离点有利于强化传热.
- 唐新宜朱冬生陈宏
- 关键词:强化传热导流片数值模拟
- 内插梯形扰流片的矩形通道内涡流和传热特性被引量:7
- 2012年
- 利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带缺口的梯形扰流片进行流动和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梯形扰流片的缺口位置及流动方式对矩形通道内流场以及传热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涡量、流线、流速分布、压力变化、湍流强度等的分析,揭示了扰流片强化传热的机理。结果表明,逆流时Nusselt数比顺流时提高了21.7%,同时摩擦因子也提高了25%。顺流时内侧缺口绕流片提高了传热系数的同时也增加了摩擦阻力,而外侧缺口的绕流片降低了传热系数同时也降低了形状阻力。研究发现较低Reynolds数下(10000
- 唐新宜朱冬生陈宏
- 关键词:涡流发生器纵向涡强化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