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JY0088-2) 作品数:9 被引量:46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杨林 熊义富 张小明 董国礼 李祖茂 更多>> 相关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郫县人民医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肝细胞癌弥散加权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on二步法检测38例HCC组织VEGF、MVD表达,运用Edmondson-Steiner分级法对细胞分化程度进行分级,并分析VEGF、MVD、细胞分化与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1.VEGF表达1级、2级和3级对应的ADC值分别为1.17±0.49×10-3mm2/s、1.46±0.45×10-3mm2/s和0.91±0.47×10-3mm2/s,HCC组织VEGF表达2级ADC值明显高于VEGF表达3级(p=0.003);VEGF与ADC值呈显著负相关(r=-0.321,p=0.05)。2.HCC组织MVD与ADC值无显著相关(p=0.345)。3.高、中、低分化HCC对应的ADC值分别为0.92±0.51×10-3mm2/s、1.33±0.34×10-3mm2/s、1.52±0.46×10-3mm2/s,高分化组ADC值明显低于中、低分化HCC(p=0.028;p=0.004);病理分级与ADC显著正相关(r=0.530,p=0.001)。结论肝细胞癌ADC值与肿瘤血管生成具有相关性;MRI DWI可以用于评价HCC肿瘤血管生成。 陈红 郭长义 杨林 熊义富 张绍金 徐其显关键词:肝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分化 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2 2013年 归纳几种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的方法,比较各自的优缺点,为适应不同的实验要求而建立合理的兔VX2肝癌模型提供帮助;并对兔VX2肝移植瘤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为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曹雪峰 董国礼关键词:VX2 肝癌模型 影像学特点 肝细胞肝癌多层螺旋CT征象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征象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on法检测41例HCC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HIF-1α、VEGF表达及MVD值在瘤体直径≤5cm组和>5cm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边缘假包膜欠完整或无假包膜组和假包膜完整组、侵袭转移高危组和侵袭转移低危组、以及动脉供血和双重供血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的MSCT征象与HIF-1α、VEGF表达及MVD值密切相关;MSCT征象可以反映HCC病理及生物学特性。 熊义富 张小明 杨林 闵旭立 彭娟 杨科关键词:多层螺旋CT 微血管密度 缺氧诱导因子-1Α CT灌注成像在肝脏结节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脏结节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25例、肝转移瘤(hepatic metastastes,HM)19例和肝血管瘤(hemoangiomas,HA)6例进行灌注扫描,分别计算其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肝门静脉灌注量(hepatic portal perfusion,HPP)、总肝灌注量(totalliver perfusion,TL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index,HAPI),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CC、HM和HA组各CT灌注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灌注成像在肝结节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杨林 缪南东 任勇军 黄小华 翟昭华 董国礼 张小明关键词:灌注 螺旋CT 兔VX2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介绍应用VX2肿瘤组织块制作兔移植性肝癌模型方法。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6只,采用开腹瘤块包埋法接种兔VX2瘤于肝左叶。于移植后2-3周进行CT扫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agnostic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实验完成后处死实验兔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26只兔均接种成功,接种成功率100%。VX2肝癌在CT平扫呈低密度,在肝动脉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环形强化,在门脉期呈低密度,病灶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见肿瘤染色。结论:兔VX2肝癌的表现与人类原发性肝癌类似,是肝癌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杨林 李祖茂 周翔平关键词:动物实验 肝癌 螺旋CT 介入放射学 兔VX2肝癌血流灌注的MDCT灌注成像评价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采用PHILIPS Brilliance64层螺旋CT对10例兔VX2肝癌及8例正常兔(对照组)进行灌注扫描,分别计算其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肝门静脉灌注量(hepatic portal perfusion,HPP)、总肝灌注量(total liver perfusion,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index,HAPI)及门静脉灌注指数(hepatic portal perfusion index,HPPI)。结果兔VX2肝癌HAP和HAPI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HPP、TLP和HPP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灌注成像可以定量反映兔VX2肝癌的血流灌注情况;兔VX2肝癌的血流灌注特点为高动脉血流和低门脉血流,与人类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类似,是PHC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杨林 张小明 周翔平 官泳松 董国礼 翟昭华关键词:灌注 肝癌 血液供给 ADC值结合常规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价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合常规MRI在诊断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中的准确性。方法:49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常规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资料,将恶性肿瘤(28例)作为病例组,其它良性病变(21例)作为对照组。①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学医师盲法分析所有常规MRI图像,评价常规MRI诊断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②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学医师共同测量所有病灶的ADC值。运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比较ADC值与常规MRI之间以及两者结合时对诊断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肝脏恶性肿瘤平均ADC值为(1.29±0.53)×10-3mm2/s,良性病变ADC均值为(1.88±0.79)×10-3 mm2/s。ADC值、常规MRI、ADC值结合常规MRI诊断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2.1%、90.0%、83.7%)、(96.4%、80.0%、89.8%)和(92.9%、95.0%、93.9%)。结论:ADC值结合常规MRI能够提高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准确性。测量肝脏局灶性病变的ADC值可能对病灶的定性诊断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李成东 赵林伟 董国礼 曾南林 杨林关键词:肝脏 局灶性病变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肝细胞癌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肝细胞癌诊断(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HCC进行DWI成像,测量肿瘤及瘤周正常肝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HCC病灶在DWI图像上呈高信号或中高信号;HCC组织ADC值为(1.15±0.51)×10-3 mm2/s,正常肝组织ADC值为(1.61±0.73)×10-3 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ADC值有显著差异;DWI在肝内病灶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陈红 杨林 郭长义 熊义富 张绍金 徐其显关键词: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 HIF-1α/VEGF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HCC组织及16例非肿瘤肝组织的HIF-1α及VEGF表达,采用鼠抗人CD31单克隆抗体标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计数HCC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值。结果:在HCC组织与非肿瘤肝组织中,HIF-1α、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分别为82.9%、80.5%、41.0±20.2与37.5%、25.0%、20.1±9.1,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CC组织中,HIF-1α、VEGF与MVD三者之间均具有相关性,并与病理分级相关(P<0.05)。结论:在HCC组织中,HIF-1α和VEGF呈高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熊义富 李丽 徐浩 刘康 张小明 王琼 李祖茂 杨林关键词:肝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