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02-7274)

作品数:4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梁颖李加纳谌利姜红林万华方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油菜
  • 3篇甘蓝
  • 3篇甘蓝型
  • 3篇甘蓝型油菜
  • 2篇苯丙氨酸解氨...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调控基因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氧化
  • 1篇多酚氧化酶
  • 1篇油菜黄籽
  • 1篇色素
  • 1篇生物合成
  • 1篇生物合成途径
  • 1篇拟南芥
  • 1篇种皮
  • 1篇相关酶
  • 1篇粒色
  • 1篇结构基因

机构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4篇梁颖
  • 2篇李加纳
  • 1篇万华方
  • 1篇谌利
  • 1篇姜红林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甘蓝型油菜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分离和部分纯化了甘蓝型油菜荚果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亚基分子量约为46KD,推测其全酶分子量为184KD。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8.4;最适温度是60℃,70℃处理10min残存活性仍保持在50%,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底物L-Phe最适反应浓度是0.02mol/L;有两个Km值,即Km1为1.01×10-3mol/L,Km2为0.778×10-3mol/L。
姜红林梁颖
关键词:苯丙氨酸解氨酶甘蓝型油菜纯化
拟南芥种皮色素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5年
类黄酮为拟南芥种皮的主要成色物质,其生物合成过程受到一系列基因的影响.这些基因中,一部分为结构基因(TT4、TT5、TT6、TT7、FLS1TT3,LDOX和BAN)编码一些酶类参与到类黄酮的生物合成;一部分作为调控基因(TT1,TT2,TT8,TTG1,TTG2和TT16)编码一些酶对生物合成途径起调控作用;另外一些基因(TT12,TT19)编码与色素转运、积累相关的蛋白质。这些基因中的一种或几种发生变异就能影响到类黄酮的生物合成,从而引起拟南芥种皮色泽的变异。在此,就拟南芥种皮的色泽变异及类黄酮生物合成机理作一介绍。
万华方梁颖
关键词:拟南芥生物合成途径类黄酮结构基因调控基因
甘蓝型油菜种皮色泽形成与相关酶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被引量:26
2004年
以3对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黄、黑籽近等基因系为试材,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色泽形成与相关酶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遗传背景的黑籽种皮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和多酚氧化酶(PPO)均显著高于黄籽种皮,且黄籽种皮的PAL活性高峰期出现较晚,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黄籽和黑籽种皮中无显著差异。在种子发育期用红光、蓝光、PAL抑制剂对羟基苯甲酸、PPO抑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蛋白质合成促进剂尿素、质体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分别处理植株,发现PAL是黄籽种皮呈色的关键因素;PPO是黑籽种皮呈色的重要因素;氮同化与黄、黑籽种皮蛋白质含量差异无直接关系,而PAL是造成黄、黑籽种皮蛋白质含量差异的重要因素。
梁颖李加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蛋白质含量色素
红光和蓝光对甘蓝型油菜黄籽和黑籽粒色的影响被引量:17
2003年
在甘蓝型黄籽和黑籽油菜种子发育时期用红光和蓝光处理植株 ,待种子成熟后 ,分别测定其种皮中的PAL活性及蛋白质、多酚、花色素和黑色素的含量。结果表明 ,蓝光可降低PAL活性 ,增加蛋白质含量 ,减少多酚、花色素和黑色素的合成。PAL活性对甘蓝型油菜种皮色泽有影响 ,且对黄籽的影响更大。
梁颖李加纳谌利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蓝光粒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