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10177)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高石军张军威杨新明杨静张军成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肘关节
  • 5篇关节
  • 4篇韧带
  • 4篇生物力学
  • 4篇生物力学研究
  • 4篇内侧副韧带
  • 4篇副韧带
  • 4篇侧副韧带
  • 3篇前束
  • 2篇外翻
  • 1篇屈伸
  • 1篇屈伸活动
  • 1篇肘关节不稳
  • 1篇肘关节不稳定
  • 1篇肘外翻
  • 1篇关节不稳定
  • 1篇关节囊
  • 1篇尺侧
  • 1篇尺侧副韧带

机构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5篇高石军
  • 4篇杨静
  • 4篇张军威
  • 4篇杨新明
  • 1篇张军成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断裂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测量肘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ligament,MCL)前束完整及断裂后的生物力学指标,探讨前束的生物力学作用及产生实验误差的影响因素,研究肘关节内侧不稳定的发生机制。方法对人体肘关节尸体标本采用生物力学及采用压敏胶片(Press-ure Sensitive Film)测量的方法 ,分别测量MCL前束完整及断裂后肘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的关节松弛度、肱尺关节内压强大小和关节接触面积,并按照前束是否完整将标本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12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间关节松弛度、平均压强及接触面积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0°时与其他角度关节松弛度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平均压强及接触面积在不同角度两两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0°时与其他角度平均压强及接触面积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关节松弛度在不同角度两两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L前束对肘外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其断裂后关节的内侧稳定即遭到破坏,关节松弛度增大、关节内压强增大、关节接触面积减小。肘关节在伸直位时,关节接触面积较大,比屈曲时可承受更大轴向及外翻负荷。
张军威高石军杨新明杨静
关键词: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生物力学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的生物力学研究
2012年
尺侧副韧带(MCL)复合体为关节囊的增厚部分,由前束、后束及斜束构成。前束是肘关节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临床上MCL损伤时应重点修复或重建MCL前束以稳定肘关节。我们采用压敏胶片对肘关节进行应力及受力面积的分析。
张军成高石军杨新明杨静
关键词:内侧副韧带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关节囊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肘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ligament,MCL)前束的生物力学作用,探讨肘关节内侧不稳定的发生机制。[方法]将人体肘关节尸体标本按照前束的完整程度分为3组:完整组、部分切断组、完全切断组,测量肘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及不同程度前束损伤后关节松弛度(关节在极限以内的力或扭矩作用下的活动量或旋转[1])、肱尺关节平均压强和关节接触面积。[结果](1)前束完整组内外翻松弛度及全部切断组内平均压强和关节接触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部分切断组及完全切断组外翻松弛度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束完整组及前束部分切断组平均压强及接触面积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三组在关节松弛度、肱尺关节平均压强和关节接触面积的组间比较均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前束是肘关节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2)关节松弛度与关节内压强呈正相关关系,与关节接触面积呈负相关关系;(3)肘外翻应力试验应在屈肘>30°时进行,如外翻松弛度接近10°考虑MCL前束不完全断裂;如外翻松弛度达15°左右考虑MCL前束完全断裂;(4)前束部分损伤时是治疗肘内侧不稳的关键时期。
张军威高石军杨新明杨静
关键词: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生物力学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与肘外翻不稳定被引量:8
2012年
肘关节不稳是指稳定关节的各种结构遭受破坏.使肘关节在正常的屈伸活动外出现了其他平面上的异常活动。肘关节不稳包括肘关节半脱位和完全脱位.在骨科和运动员损伤中较为多见。依据关节不稳的方向,分为:前方不稳定、后外侧旋转不稳定、外翻不稳定及内翻不稳定。在这几类肘关节不稳定中,最常见的是肘关节外翻不稳定。
张军威高石军
关键词:肘关节不稳定肘外翻屈伸活动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测量肘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前束生物力学指标,探讨前束完整及重建后对肘关节外翻稳定性的影响,评价采用人工肌腱、界面螺钉重建MCL前束疗效。方法成人完整上肢标本12具,男8具,女4具;左、右侧各6具;制成肘关节"骨-韧带"标本。采用生物力学及压敏胶片测量方法,分别测量MCL前束完整(对照组)及使用人工肌腱、界面螺钉重建后(实验组)肘关节屈曲0、30、60、90°时关节外翻松弛度、肱尺关节受力面积及肘关节内压强。结果两组在肘关节不同屈曲角度下,组内及组间关节松弛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肘关节屈曲0°时两组肘关节压强小于其余屈曲角度(P<0.05),及对照组小于实验组(P<0.05)外,两组其余各角度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内肘关节屈曲0°时肱尺关节受力面积大于其余屈曲角度(P<0.05)外,两组其余各角度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L前束对维持肘关节外翻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金属界面螺钉加人工肌腱重建后可即刻恢复内侧稳定。
张军威高石军杨新明杨静
关键词:内侧副韧带前束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