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15163)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孙刚房岩都兴莉胡子祎刘倩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底栖动物
  • 4篇生物扰动
  • 3篇水体
  • 3篇扰动效应
  • 3篇沉积物
  • 2篇稻田
  • 2篇盐碱化草地
  • 2篇生态修复
  • 2篇水丝蚓
  • 2篇稳定性
  • 2篇污染
  • 2篇南湖水体
  • 2篇碱化草地
  • 2篇草地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浓度
  • 1篇稻田土
  • 1篇稻田土壤
  • 1篇稻田土壤微生...
  • 1篇地貌

机构

  • 9篇长春师范学院
  • 6篇长春师范大学
  • 2篇吉林省经济管...
  • 2篇长春教育学院

作者

  • 15篇房岩
  • 15篇孙刚
  • 6篇都兴莉
  • 5篇胡子祎
  • 4篇刘倩
  • 2篇周世玲
  • 2篇徐涛
  • 2篇韩德复

传媒

  • 6篇农业与技术
  • 5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底栖动物对沉积物地形地貌的扰动效应被引量:1
2015年
底栖动物是底质微地貌的组成部分,其活动与其它环境因子共同造就了底质地貌形态,维持了底质景观的异质性。底栖动物的扰动行为使沉积物结构疏松,含水率增加。生物洞穴使沉积物下部的强度增大。底栖动物对沉积物地形地貌的演化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孙刚房岩毕雨涵
关键词:底栖动物沉积物地形地貌生物扰动稳定性
水丝蚓对稻田上覆水氮素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控制实验,初步研究了水丝蚓对稻田上覆水氮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扰动增加了上覆水中的溶解性无机氮浓度。在3种形式的溶解态无机氮(NO3--N、NO2--N、NH4+-N)中,水丝蚓对NO3--N浓度的升高作用最为显著。利用底生动物的扰动作用,可开发稻田养分调控的生物-生态技术,为稻田复合种养的深化、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提供支持。
房岩孙刚刘倩
关键词:水丝蚓稻田上覆水氮素浓度生物扰动
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最新进展Ⅱ生物技术被引量:2
2012年
盐碱化土地的恢复和治理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解决草地盐碱化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恢复植被,改善土壤结构。生物改良技术具有物理、化学和水利改良技术所不具有的优势,如实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羊草、星星草、野大麦是目前进行植被重建时重点选择的品种。基因工程可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房岩孙刚胡子祎都兴莉
关键词:盐碱化草地植被重建
长春南湖水体生物能量的垂直分布格局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发现长春南湖水体的生物能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生物能量在水下0~1.5m层最为集中,达394kj·m^-2(包括植物性能量30810·m^-2,动物性能量86kJ·m12);其次是水上层(150kJ·m^-2)和底质层(144kJ·m^-2);水面层(51kJ·m^-2)和水下1.5~3.0m层(45kJ·m^-2)的生物能量相近。水体生物能量的垂直分布可为水质监测、渔业生产和水华控制提供依据。
房岩韩德复刘倩孙刚
关键词:生物能量水体
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最新进展Ⅰ物理化学和水利技术被引量:1
2012年
盐碱化是全球性的土壤退化问题。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包括物理改良技术、化学改良技术、水利改良技术和生物改良技术,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素。物理改良技术的成本较高,大面积治理时存在困难,往往只是临时性措施。化学改良技术见效快,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水利改良技术在内陆缺水地区难以使用。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不同的改良方法结合使用。
徐涛房岩孙刚胡子祎都兴莉
关键词:盐碱化草地
浮床水稻对水中N、P的去除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有孔洞的泡沫板为栽培定植板,研究水稻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N、P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TN去除率分别为54.5%、71.0%、66.3%,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NH4+-N去除率分别为67.2%、75.6%、72.7%,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TP去除率分别为69.4%、72.3%、55.1%。水稻对中浓度污水中TN、NH4+-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均超过了70%。水稻可用于受损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
周世玲房岩孙刚都兴莉胡子祎
关键词:水稻NP生态修复
长春南湖水生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在作者多年对长春南湖水体进行能量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水平进行了能流分析。到达南湖湖面的太阳总辐射为4 969 635.4kJ.m-2.a-1,植物光合作用固定了30 244kJ.m-2.a-1的能量,其效率相当于入射太阳总辐射的0.6%。净初级生产力的15%被植食动物同化。植食动物同化的2 391kJ.m-2.a-1能量,用于呼吸1 467kJ.m-2.a-1,被食肉动物同化445kJ.m-2.a-1,被分解或未利用479kJ.m-2.a-1。食肉动物的总生产力为445kJ.m-2.a-1,呼吸消耗270kJ.m-2.a-1,被分解或未利用175kJ.m-2.a-1。与Cedar Bog湖、银泉(Silver Springs)相比,南湖植食动物对初级生产者的利用效率最低(15.0%),反映了富营养化湖泊的重要特点。应定量研究南湖中被分解和未被利用的部分,进一步揭示某些能流过程的强度与方向。
房岩韩德复刘倩孙刚
关键词:水生生态系统
水丝蚓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控制试验,初步研究了底栖动物水丝蚓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物量、生理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组稻田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极显著。水丝蚓组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BC)和生物量氮(BN)高于对照组,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水丝蚓促进了稻田土壤硫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的增殖,抑制了反硫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和活性,有利于增加土壤硫、氮、磷等生源要素的有效性,提高稻田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利用底栖动物的生物扰动效应,根据农业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生物的生态特性,可开发多级物质循环、多层次利用、多物种共生的现代农业技术,为可持续农业提供支持。
孙刚房岩毕雨涵
关键词:底栖动物土壤微生物稻田生物扰动绿色农业
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1年
环境激素是一类外源性化合物,其种类繁多、来源广泛、途径复杂、状态多样,作用于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肝脏肾脏等,对人类的健康、生长发育和繁衍具有严重危害。由于环境激素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很多方面尚属未知。环境激素的筛选和检测方法、环境激素对生物和人体的作用机制、环境激素的环境行为、环境激素的容量、环境激素的防治措施等,是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我国应加强环境激素研究,组织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家协同攻关。
徐涛孙刚房岩胡子祎
关键词:环境激素生物富集
菖蒲对污水中氮及磷的净化效应被引量:7
2013年
使用打有孔洞的泡沫板作为栽培定植板,研究了菖蒲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氮、磷的净化效应。结果表明:试验进行30d后,菖蒲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60.3%、67.9%、73.9%,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铵态氮(NH4+-N)去除率分别为65.1%、68.2%、75.6%,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52.8%、60.0%、62.6%。菖蒲对高浓度污水中总氮、铵态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最高,可用于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
周世玲房岩孙刚都兴莉胡子祎
关键词:生态修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